方一凡拉着乔英子,带着促狭的笑意,很快就把林磊儿和王一笛甩在了后面。
两人并肩走在通往学校的路上,清晨的微风吹拂,暂时驱散了考前的凝重。
方一凡插科打诨地,说着些不着边际的笑话,逗得乔英子咯咯直笑,那点因一模而起的紧张感,似乎也消散了不少。
刚走到春风中学气派的大门附近,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
李萌老师穿着一身干练的职业装,手里拿着纸笔,神情严肃地站在校门一侧。
旁边站着的是潘帅老师,他看起来随意一些,但也带着几分关切。
“李老师早!潘老师早!”方一凡和乔英子立刻收敛了笑容,规规矩矩地打招呼。
李萌老师锐利的目光扫过两人,在签到表上快速记录下他们的名字,和到校时间,语气一如既往地透着严厉:“嗯,早。方一凡,英子,记住考试节奏,尤其是下午的数学,别掉以轻心。进去吧。”
在她看来,一模不仅是题目难度模拟高考,更是对考试流程、时间把控和心理素质的全面预演,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
“知道了,李老师!”两人齐声应道,然后快步走进了校园。潘帅老师则是对他们温和地笑了笑,点点头。
一进校门,那种无形的、属于高三一模的紧绷感瞬间又包裹上来。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学生,或捧着书最后瞄几眼,或三三两两低声讨论着可能的考点。
“我们先去平行班,看看季杨杨来了没有?”方一凡提议。
他知道季杨杨今天背负的压力有多大,考前看一眼,哪怕只是简单打个气也好。
“好啊!”乔英子立刻同意。她心里也惦记着季杨杨,而且猜测道,“如果季杨杨来了,那陶子肯定也在那儿。”
两人熟门熟路地拐到平行班教室门口。
果然,透过窗户,就看到季杨杨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正埋头看着一本错题集,眉头紧锁。
而黄芷陶就坐在他旁边的空位上,微微侧身,手指点着桌上的试卷,正低声而清晰地跟季杨杨讲解着什么,神情专注而耐心。
方一凡和乔英子轻轻推门进去。
听到动静,季杨杨和黄芷陶抬起头。
“嘿,杨杨!陶子!”方一凡走过去,拍了拍季杨杨的肩膀,“状态怎么样?准备得差不多了吧?”
乔英子也笑着鼓励:“季杨杨,加油!我们相信你肯定没问题!”
季杨杨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但真诚的笑容。
他看着眼前这两位顶尖的学霸朋友,还有身边一直帮助自己的黄芷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谢谢你们,
”他的声音带着点沙哑,但很坚定,“这段时间,你们几个轮番帮我,真的……太感谢了。不管这次能不能进冲刺班,这份情谊,我都记心里了。”
“说这些干嘛!咱们是朋友!”方一凡捶了他肩膀一下。
乔英子想起更重要的事,关切地问道:“对了,季杨杨,刘静阿姨……她身体还好吧?”
她脸上的笑容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真切的忧虑。自从得知刘静阿姨生病,乔英子心里一直很难过,她和刘静之间那份超越邻居的亲近感,让她格外牵挂。
提到母亲,季杨杨的眼神暗了暗,但随即又努力挤出一点轻松:“嗯,医生说化疗的效果……还不错,没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就是……人看着很憔悴,头发也掉了很多,药物反应挺大的,没什么力气。”
虽然他在陈述一个“还不错”的结果,但那语气里无法掩饰的心疼和无力感,让周围的空气都沉静了几分。
方一凡、乔英子和黄芷陶都沉默了。他们能想象到刘静阿姨承受的痛苦,也理解季杨杨此刻心中的沉重。
所有的安慰话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只能默默地传递着无声的支持和祝福。他们只能在心里一遍遍祈祷:刘静阿姨,一定要好起来!
……
铃声如同战斗的号角,尖锐而急促地划破校园的宁静。一模考试,正式拉开帷幕。
整个教学楼瞬间陷入一种极致的寂静,只剩下监考老师拆封试卷的窸窣声、考生们翻阅试卷的哗啦声,以及笔尖划过答题卡时沙沙的、如同蚕食桑叶般的声响。空气仿佛凝固了,弥漫着油墨味和浓重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感。
一切都严格按照高考的流程和标准执行。第一天上午,语文;下午,数学。第二天上午,英语;下午,理科综合(或文科综合)。
试卷的难度、题量、题型设置都力求贴近高考真题,每一场考试都像是高考的预演,沉重而真实。
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一模的成绩和排名,几乎就是未来高考结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预判。
上午的语文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紧绷的弦暂时松弛。
方一凡、乔英子、黄芷陶和林磊儿几乎是同时从冲刺班走出来,在走廊汇合。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几分考后的疲惫和深思。
“啊——”黄芷陶率先叹了口气,秀气的眉毛拧着,“我感觉我作文好像有点跑题了……那个材料作文,立意是不是抓偏了?”她的语气里充满了不确定和自我怀疑。
“我也是!”乔英子立刻感同身受地接口,脸上带着懊恼,“那题目看起来简单,其实陷阱挺多的!我写到后面都有点不确定了……作文真是大意不得!”即使是她这样的顶尖选手,面对决定性的作文,也难免忐忑。
林磊儿推了推眼镜,表情相对平静,但眼神里也带着一丝审慎:“我的语文……应该问题不大,基础题和阅读都答得还可以。”他的“可以”在别人听来,基本就是“稳了”的意思。
方一凡看着伙伴们还在纠结语文,赶紧出声打断:“好了好了,都考完了就别多想了!下午还有数学呢,那才是硬仗!赶紧去吃饭,休息一下,养足精神准备下午的‘头脑风暴’!”他深知,沉浸在上一个科目的得失中,对下一个科目有害无益。
几人收拾心情,往饭厅走去。
路上,方一凡下意识地环顾四周:“咦,季杨杨呢?他应该也考完了啊。”
“他肯定回家去了。”乔英子笃定地说,“他现在每天中午都回去陪刘静阿姨吃饭,风雨无阻。”
黄芷陶点点头,脸上流露出理解和敬佩:“嗯,他真的很辛苦。中午来回跑,下午还要考这么重要的数学……”
想到季杨杨既要面对母亲病情的压力,又要承担如此繁重的学业,还要坚持这份孝心,几人心中都涌起一阵复杂的滋味,既有对季杨杨的佩服,也有对刘静阿姨的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