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阳光带着柔和的金,落在市中级法院的台阶上。顾景明穿着囚服,双手戴着手铐,在法警的护送下走进终审法庭 —— 这一次,他没有了之前的从容,也没有了庭审时的狡辩,眼底只剩一片沉寂的灰。旁听席上,没有他的律师,也没有亲友,只有周晓桐抱着七叔的遗像坐在第一排,遗像前摆着那本泛黄的鉴定札记,封面上 “守真” 两个字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被告人顾景明,犯伪造文物罪、诈骗罪、诬告陷害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八年,罚金人民币五百万元,追缴全部非法所得,用于文物保护事业。” 审判长的声音在法庭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钉在顾景明的心上。
当法警问他是否上诉时,顾景明缓缓摇头,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见:“不上诉。” 他的目光扫过周晓桐怀里的遗像,七叔温和的笑容像一面镜子,照出他这些年的荒唐 —— 为了收藏的虚名,为了金钱的诱惑,他伪造古画,陷害忠良,最终却连一幅真正属于自己的 “作品” 都没有留下。“我…… 对不起周培安(七叔),也对不起江寻、沈墨心。” 这是他第一次在法庭上道歉,语气里没有伪装,只有迟来的悔意。
庭审结束后,周晓桐抱着遗像走出法院,江寻和沈墨心迎了上去,手里拿着一卷宣纸 —— 那是《秋江待渡图》的复制品,渡船斜泊在秋江边,朱砂栏杆闪着温润的光。“七叔的平反通知书下来了,” 周晓桐的声音带着哽咽,却难掩激动,“文物局今天上午举行了平反仪式,还把七叔的名字重新刻在了‘文物守护者名录’上。”
沈墨心轻轻抚摸着复制品上的渡船:“我们把这幅复制品送给七叔,告诉他,他守护的传统,我们会一直守下去。” 三人走到法院旁的公园,在一棵老槐树下摆上遗像和复制品,周晓桐点燃一炷香,烟雾袅袅中,她轻声说:“爸,您看,坏人得到了惩罚,您的冤屈洗清了,以后再也没人会说您监守自盗了。”
江寻看着老槐树上的阳光,突然想起第一次见七叔的场景 —— 七叔坐在工作室的画案前,手里拿着放大镜看一幅残扇,说 “古画就像老人,得好好疼”。现在,七叔的心愿终于实现,而他们,正沿着七叔的路,一步步往前走。
下午的文物局办公大楼里,陆明轩穿着崭新的制服,站在局长办公室里。李局长把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封面上写着 “关于建立‘文物局 - 未来遗产实验室’合作机制的方案”:“明轩,你复职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推动这个合作 —— 实验室需要文物局的资源支持,文物局也需要实验室的技术助力,这是双赢的事。”
陆明轩拿起文件,指尖划过 “合作修复全国残损古画” 的条款,心里满是感慨。几个月前,他还在为苏琳的医药费发愁,被顾景明的律师威胁,差点放弃了初心;现在,他不仅回到了热爱的岗位,还能为传统文物的保护出一份力,这一切,都离不开江寻他们的支持,更离不开苏琳的鼓励。
“您放心,我一定做好。” 陆明轩的声音坚定,“我已经跟实验室对接过,他们下个月要在故宫展出《秋江待渡图》,我们可以借这个机会,召开全国文物修复研讨会,邀请各地博物馆的人来交流。”
走出局长办公室,陆明轩掏出手机,给苏琳发了条消息:“忙完了,晚上带你去吃你最爱的江南菜。” 没过几秒,苏琳的回复就来了,还附带一张照片 —— 照片里,苏琳站在实验室的画案前,手里拿着一支狼毫笔,正在临摹《秋江待渡图》的水波纹,配文是 “等你回来,看我画的‘有烟火气的波纹’”。
陆明轩看着照片,嘴角忍不住上扬。他想起苏琳刚住院时,连呼吸都困难,现在却能站着画画,还能跟他开玩笑 —— 这几个月的辛苦,都值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质的小船吊坠,船身上刻着 “渡” 字,是他特意定制的,准备晚上送给苏琳。
傍晚的湖边公园,夕阳把湖水染成了金红色。苏琳穿着浅紫色的连衣裙,牵着陆明轩的手,慢慢走在湖边的小路上 —— 她已经能正常走路了,只是偶尔还需要扶一下,但比起之前坐在轮椅上的样子,已经好了太多。
“你看,那边的晚霞,像不像《秋江待渡图》里的天色?” 苏琳指着天边的晚霞,眼里闪着光,“等故宫的展览结束,我们去富春江好不好?看看真正的秋江,看看马远画里的景色是不是跟现实一样美。”
陆明轩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掏出那个小盒子,递给苏琳:“打开看看。” 苏琳打开盒子,看到银质小船吊坠时,眼睛瞬间亮了:“这是……”
“船身上刻着‘渡’字,” 陆明轩轻声说,“既代表《秋江待渡图》的渡船,也代表我们一起渡过了最难的日子。苏琳,以前我总想着工作,忽略了你,以后我会平衡好工作和生活,我们一起去看富春江,一起看敦煌的壁画,一起…… 把以后的日子过好。”
苏琳把吊坠戴在脖子上,银链贴着皮肤,带着暖暖的温度。她踮起脚尖,轻轻抱了抱陆明轩:“我相信你。其实我早就想好了,等我完全康复,就去实验室当志愿者,帮你们整理资料,也跟沈老师学古画修复 —— 我想跟你一起,守护这些美好的东西。”
湖边的风吹过,带着桂花的香气。陆明轩握着苏琳的手,两人并肩看着晚霞,远处的城市渐渐亮起灯光,像一片星星的海洋。他们知道,最难的日子已经过去,未来的路上,有彼此的陪伴,有共同的热爱,还有无数值得期待的美好 —— 比如富春江的秋景,比如实验室里的墨香,比如那些等着被修复的古画,等着被守护的传统。
晚上的 “墨香斋” 实验室里,江寻和沈墨心还在整理《秋江待渡图》的修复档案。桌上的台灯亮着,照在摊开的札记上,七叔的字迹清晰可见:“修复古画,修的是画,守的是心。”
“明天我们去文物局,把七叔的平反通知书和《秋江待渡图》的复制品放在一起,” 沈墨心说,“让所有来文物局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位守护者,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着古画,也有这么多人,在延续他的守护。”
江寻点点头,打开电脑,调出故宫展览的布局图:“故宫那边已经把《秋江待渡图》放在了‘古画新生’特展的 c 位,旁边还会放我们的修复过程视频,让观众知道这幅画是怎么从残卷变成完整作品的。” 他顿了顿,看向沈墨心,“等展览结束,我们就开始修复上海博物馆的元代残扇,还有敦煌研究院的壁画残片 —— 以后的路还很长,但只要我们一起走,就不怕。”
沈墨心笑着点头,目光落在墙上的 “未来遗产” 木牌上。木牌在灯光下泛着暖光,旁边挂着孩子们画的水波纹明信片,还有顾问团老工匠们的聘书 —— 这里不只是一个实验室,更是一个家,一个装满了真心和热爱的家。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落在画案上的 “守真” 砚台里,砚台里还留着一点残墨,像一颗沉睡的星。江寻和沈墨心知道,尘埃已经落定,正义已经到来,而属于他们的 “未来”,才刚刚开始 —— 带着七叔的初心,带着众人的真心,带着传统的温度,他们会在守护文化遗产的路上,一直走下去,走向更远、更明亮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