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十的天刚蒙蒙亮,陈家院就被唢呐声吹得热闹起来。红色的灯笼挂在门框两侧,映着地上没扫尽的鞭炮碎屑,空气里飘着硝烟和甜丝丝的糖味,可这喜庆劲儿,却没怎么传到秀梅心里。
宋茜站在秀梅身后,轻轻地将嫁衣的最后一颗盘扣系好。她的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秀梅那冰凉的手,心中不禁一紧。
“别慌,我会跟着送亲队伍一起去的。”宋茜温柔地说道,同时紧紧地握了一下秀梅的手,仿佛想传递给她一些温暖和力量。
秀梅微微点头,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炕角那鲜艳的红盖头。那方红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夺目,仿佛它承载着秀梅所有的梦想和期待。
秀梅的眼神有些空洞,似乎在害怕一旦那红盖头盖在头上,她心中的念想就会被完全掩盖,从此消失不见。
“我的梅梅哟!”门帘猛地被掀开,张仙凤攥着块蓝布帕子跑进来,帕子往眼角按了按,声音里带着刻意憋出来的哭腔,“这就要嫁去刘家了,娘心里舍不得啊!你从小就乖,到了那边可咋好?”她说着,伸手去拉秀梅的手,指腹蹭过秀梅的手背,却没半分真真切切的疼惜。
秀梅被这阵仗弄得眼眶一红,真的掉了眼泪:“娘,我会常回来的。”
“哎,好闺女!”张仙凤赶紧用帕子擦秀梅的泪,又把帕子塞到她手里,“这帕子娘给你绣了平安符,带着,保你在刘家顺顺利利的,早点给娘抱外孙!”宋茜站在旁边看着,心里泛着酸——那帕子是前几天秀红熬夜绣的,张仙凤不过是拆了自己旧帕子的边,重新缝了道线,现在倒成了她的“心意”。
院外迎亲的人高喊一声:“吉时到!”这三个字如同晨钟暮鼓一般,在空气中回荡,宣告着婚礼的正式开始。
张仙凤紧紧地搀扶着秀梅,缓缓地朝着院外走去。她的脚步故意放得很慢,仿佛每一步都承载着千钧之重。秀梅的红色嫁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而张仙凤则身着一袭素色衣裳,朴素却不失庄重。
“慢点走,别摔着!”张仙凤轻声念叨着,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关切。她的目光始终落在秀梅身上,生怕她有一丝一毫的闪失。
“到了刘家要是受了委屈,就跟娘说,娘去给你做主!”张仙凤的声音突然提高了八度,如同洪钟一般,在院子里回响。这声音不仅是说给秀梅听的,更是说给在场的所有人听的。
秀梅的脸上露出一丝感动,她微微点头,表示明白母亲的心意。然而,这一幕却被站在一旁的宋茜看在眼里,她的指尖不由得微微一凉。
宋茜默默地看着张仙凤和秀梅,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她知道张仙凤是真心疼爱秀梅,但这样的疼爱却让她感到有些刺眼。宋茜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母亲,那个总是对她冷言冷语的女人。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嘈杂的声音,原来是看热闹的邻居们在议论纷纷。
“仙凤真是疼闺女啊!”
“是啊,这当娘的,可真是不容易!”
“秀梅嫁过去肯定会幸福的!”
这些话语如同一把把利剑,直刺宋茜的心脏。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而,那股凉意却始终萦绕在指尖,挥之不去。
秀梅被刘损云扶着上花轿时,张仙凤终于挤出了两滴泪,站在轿旁拍着轿帘:“梅梅啊,娘在家等着你回来!”可轿帘刚落下,她的哭声就戛然而止,转身拽着刘婶往旁边的柴房走,刚才的脆弱半点不见,语气里满是算计:“他婶子,我家梅梅年纪小,不懂事,到了刘家你可得多让她干活,别惯着!洗衣做饭、喂猪喂鸡,她都会,你尽管使唤,闲下来容易生懒病!”
刘婶笑得眼睛眯成了缝,拍着张仙凤的手:“仙凤妹子你放心,我知道咋教她!咱们当婆婆的,不都是这么过来的?”
“就是这个理!”张仙凤往花轿那边瞥了眼,声音压得更低,“还有啊,让她早点生个大胖小子,刘家就这一个独苗,可不能断了根!要是生不出儿子,你该说就说,别客气,女人家就得有女人家的本分,不然在婆家站不住脚!”
宋茜跟在送亲队伍后面,把这话听得清清楚楚,心里像被针扎了下,又凉又刺。刚才还喊着“舍不得”“受委屈就回来”,转脸就把秀梅的“本分”卖给了刘家,这哪是疼闺女,分明是把秀梅当成了讨好亲家、盼着日后能沾光的工具。
她想起秀梅昨晚还跟她说“娘其实也疼我”,想起秀梅攥着那方帕子掉泪的样子,心里满是讽刺——秀梅大概到现在还信着张仙凤的“舍不得”,却不知道,自己还没踏进刘家的门,就已经被亲娘安排好了“干活、生儿子”的路。
送亲队伍往刘家走时,张仙凤没再跟,站在村口跟邻居们闲聊,声音又扬了起来:“我家梅梅嫁得好,刘家有三亩地,还有两间大瓦房,以后肯定能帮衬家里!等小伟明年相看对象,还得靠梅梅从刘家多拿点彩礼呢!”邻居们跟着附和,夸她会算计,她笑得满脸褶子,刚才的“舍不得”早被抛到了脑后。
宋茜走在队伍末尾,回头看了眼村口的张仙凤,又往前看了眼晃晃悠悠的花轿,心里堵得慌。她摸了摸怀里藏着的一小包红糖——是偷偷从自己口粮里省出来的,怕秀梅到了刘家第一天吃不惯饭,能冲杯糖水暖暖胃。她想,要是秀梅知道张仙凤跟刘婶说的话,不知道会多难过,可她不能说,只能盼着秀梅到了刘家,真能少受点委屈。
花轿到刘家门口时,鞭炮声炸得震天响,宋茜跟着人群往里走,看见刘婶拉着秀梅的手,笑着说“以后就是一家人了”,眼里却藏着跟张仙凤一样的打量。她悄悄凑到秀梅身边,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记得我说的话,别太忍,有事找我。”
秀梅点了点头,红盖头下的脸看不见表情,可宋茜能感觉到她攥着自己的手在发抖。送亲的人要走时,宋茜又往院里看了眼,没看见秀梅的身影,只听见刘婶喊“秀梅,来帮着端菜”的声音。她攥紧了手里的布包,转身往回走,心里的讽刺更重了——张仙凤的叮嘱,刘婶倒是学得快,这才刚进门,就已经开始“使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