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千名幸存者的加入,原本略显空旷的山谷基地仿佛一夜之间被注入了沸腾的活力。空气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机油的金属味和发电厂的嗡鸣,更添了人声鼎沸、尘土飞扬的喧嚣,一种充满希望的忙碌感充盈着每个角落。
安置与选择结束后,真正的挑战——整合与建设——才刚刚开始。林峰深知,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不稳定的因素。必须让这上千人迅速找到位置、投入生产、产生价值,才能将负担转化为力量,维持基地的稳定与发展。
指挥中心的灯光彻夜通明。林峰与核心团队连夜制定了详细的《基地新成员安置与生产整合纲要》。
首要任务是扩建生存空间。上千人的涌入,使得原有的营房和仓库捉襟见肘。在工程师林坚的主持下,一场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序幕。
“规划c区、d区生活营房,采用预制板结构,优先保证遮风避雨和基本卫生设施!”
“开辟东侧山坡,建设梯田式种植园,必须尽快实现部分蔬菜自给!”
“加固并扩展现有围墙,将新开垦的农田和未来规划区纳入保护范围!”
命令下达,基地的工程力量倾巢而出。二十名工程师作为技术骨干,带领着从新成员中筛选出的三百名有建筑经验或体魄强健的劳动力,组成了数个建筑大队。山谷中回荡着打桩机的声音、锯木头的嘶鸣和劳工们整齐的号子声。新的营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虽然简陋,但坚固耐用。围墙向外延伸,圈定了更大的安全区域。
资源采集是生命线。人口暴增意味着资源消耗的指数级上升。矿石精炼厂和发电厂必须满负荷运转。
“新成员中,所有身体条件允许、无明显技能的青壮年,抽调四百人,经培训后补充进采矿和运输队伍!”林峰下令。原有的八辆采矿车增加到了二十辆,在新开辟的矿脉和原有矿点之间轰鸣穿梭。矿工们三班倒,确保矿石源源不断送入精炼厂,转化为宝贵的黄金和能源。发电厂也增加了维护班次,确保电力供应稳定。
农业是未来的希望。单纯依靠储存粮食和系统兑换非长久之计。苏婉的母亲李秀兰有丰富的农事经验,被任命为农业组组长。
“山谷南坡,日照充足,土质尚可,开垦为一级农田,优先种植生长周期短的块茎作物和蔬菜!”李秀兰带着一百五十名被分配务农的成员,其中不少是以前镇上的农民,挥舞着锄头,清理碎石,平整土地。基地库存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播下,引水灌溉系统也在同步铺设。虽然远未到收获的季节,但这片新绿象征着自给自足的希望。
秩序与分工是关键。近一千五百人的社区,没有管理必将陷入混乱。林峰深知自己无法事必躬亲,必须授权和建立层级。
他正式任命自己的父亲林建国为后勤总调度,负责统筹所有生产小组(采矿、建筑、农业)的物资配给、工具发放、工时统计和积分记录。林建国为人严谨,以前又是会计,对数字敏感,能确保资源分配相对公平,避免浪费和矛盾。
苏婉的父亲苏明远则被任命为民事协调长,负责新成员的日常管理、思想疏导、纠纷调解以及基础规章的宣讲。苏明远性格沉稳,有耐心,曾是老师,善于沟通,能有效安抚新成员的不安情绪,帮助他们融入集体。他还组织识字的成员,开办了扫盲班和基础技能夜校,提升整体素质。
军事防御不容松懈。林天负责的军事力量依旧是基地的基石。新加入的成员中,筛选出一百名身体素质好、背景清白的青年,编入预备役巡逻队,由老兵带领,负责基地内部巡逻、围墙哨戒辅助工作,并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这既增强了防御力量,也让新成员产生了归属感和责任感。
整个基地如同一个上紧了发条的精密机器,每个齿轮都在高速运转。
采矿区内,矿车轰鸣,矿工们汗流浃背,但每运回一车矿石,就意味着基地的资源池又丰厚一分。
建筑工地上,号子震天,一砖一瓦地建设着他们的新家园。
农田里,人们弯腰耕作,期盼着收获的季节。
营房间,民事协调员耐心解答问题,宣传着“按劳分配、积分兑换”的制度。
训练场上,预备役队员在老兵带领下练习队列和射击要领。
指挥中心内,林峰和苏婉等人则不断调整着计划,处理各种突发问题,比如工具损坏、小的口角纠纷、或者有人因不适应劳作而病倒等。
苏婉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医疗需求大增,她带领扩编的医疗小组,不仅要处理训练和劳作中的跌打损伤,还要应对一些陈年旧疾和因体质虚弱引发的病症。药房的储备消耗很快,她开始组织人手,跟随巡逻队外出搜寻药房和医院遗址,并尝试辨认山谷中的草药。
忙碌、疲惫,但充满希望。这就是基地现在的写照。新成员们从最初的惶恐不安,到逐渐适应,再到为了积分(可以兑换更好的食物、衣物、甚至未来的独立房间)而主动卖力工作,心态发生了显着变化。他们看到高墙、坦克和训练有素的士兵,内心充满了安全感;看到每天都在变化、扩大的家园,对未来的期盼也愈发真切。
林峰站在加高的指挥塔上,俯瞰着这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山谷里,灯火通明,人声、机器声、训练声交织成一首充满生机的交响曲。与一个月前的死寂相比,恍如隔世。
挑战依然巨大,粮食压力、物资短缺、外部威胁……但看着眼前这片由自己一手缔造、并不断壮大的幸存者乐土,一股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
“报告指挥官,第三生活区营房地基已全部完成,预计一周后可入住!”
“报告,东区梯田第一期灌溉渠已通水!”
“报告,今日矿石精炼量超额完成百分之十五!”
好消息不断传来。林峰深吸一口带着泥土和汗水气息的空气,目光坚定。
基地,这台强大的战争机器兼生存方舟,正在朝着更强大、更自给自足的方向,全速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