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重在处世原则,品性重在性情修养,品格重在行事风范。
殿内寂静无声,众臣皆知此事已非寻常震怒可解。
有人暗自窃喜:柴髙平日威风,如今竟犯此糊涂?皇帝赐婚却寻拙劣借口推拒,岂非自寻死路?
李斯亦感困惑。
从柴髙言谈可知,陛下早知其有妻室,为何仍强逼应婚?
丞相可知柴大人府上那位如夫人名讳?
萧何似有所悟。
他们常往柴府,虽不知柴髙究竟几位妻室,但确知至少有二。
只是那位如夫人之名,众人皆不知晓,故萧何低声询问李斯。
李斯蓦然警醒。
那位如夫人总觉面善,但因是内眷不便深究,平日少见也未在意。
此刻目睹陛下逼婚,顿悟那必是公主——若非如此,身为人父的嬴政岂会如此反常?
看来父母为子女计深远,柴髙确是良配,陛下不过想为爱女谋得更稳妥的保障。
柴髙!尔当朕不敢斩汝?这道圣旨专为尔备,接是不接!
此乃嬴政底线:公主既许便无收回之理,若柴髙尚有良知自当接旨,余事容后再议。
他深知柴髙机敏,断不会当场令君难堪。
如此,巴氏女子亦当明白与公主的云泥之别。
即便她是正妻,也绝不敢苛待我女儿,这样女儿的终身幸福就有保障了。
虽说朕是君王,但也不想为此事与最倚重的臣子生出嫌隙。
从这件事便能看出柴髙的为人。
能在这种关头守住底线的人,绝不会背弃信义。
倘若朕真有不测,只要柴髙在,大秦基业就在;有他辅佐,扶苏的江山便能稳固,更不必说朕的孙辈了。
到那时,柴髙必是太孙的太傅。
这老顽固如今尚且如此执拗,将来定会拼死护佑朕的子孙。
三代之后,若这老家伙还在,必是 ** 的太傅。
有这般恪守原则的老臣坐镇,大秦绝不会偏离正道。
说来倒有些羡慕那大宋皇帝,麾下尽是忠臣良将,只可惜君主太过庸懦。
陛下,臣领旨......
嬴政神色稍霁。
这柴髙总算没蠢到家,终究是懂朕心意的,这番心思没白费。
公主温婉贤淑,臣求之不得,岂会不动心?只是陛下知晓臣当初的心意,恳请陛下再下一道旨意,允臣双喜临门。
** ,好大的胆子!娶一位公主还不够,竟还想再添一房?这柴髙简直贪得无......
陛下!此贼大逆不道,当立即处斩!冯去疾急红了眼——自家儿子年轻有为,陛下怎就视而不见?偏将这恩典给了这厮!
冯相,陛下既已下旨招驸马,若此刻杀他,公主当如何自处?莫非要让陛下失信于天下?李斯慌忙跪谏。
横竖都是嫁,断不可 ** !若柴髙死了,女儿岂非成了寡妇?虽说帝女不愁嫁,可终究有损声名。
柴髙,你信不信朕今日便诛巴家满门?
始皇帝神色微妙。
李斯却瞧出端倪——陛下分明是惊喜交加,只是不解其中缘由。
莫非是因觅得佳婿?
臣信。
但臣更信陛下乃千古明君,比臣更懂中州男儿的血性。
故斗胆请陛下恩准。
哗——满朝哗然。
这中丞大人当真胆大包天,竟要来个双喜临门!
好一个柴髙,朕可不愿当那昏聩之君。
不过你这小子也别指望其他赏赐了,朕准了你的请求,拿着圣旨去筹备婚事吧!
始皇帝展颜一笑,今日不仅目的达成,更有意外之喜。
这来自后世的青年,骨子里竟流淌着如此炽热的中原男儿血性。
如此看来,他所言非虚。
若多几个这般能振兴大秦的才俊该多好,横竖膝下公主众多,再许配几个也无妨。
柴大人,接旨吧。
大人呐,可叫咱家提心吊胆了好一阵。
中丞大人的脊梁当真硬得很,咱家差点就要跪拜了!
赢磊作为皇帝近亲,这中车府令当得比赵高更得圣心。
即便如此,他也不敢如柴髙这般顶撞陛下。
方才拟旨时,他还提醒过陛下。
谁知始皇帝竟与他打赌,断言柴髙必会接旨,但定有条件。
果不其然,全被陛下料中。
臣遵旨。
这场婚事定当办得风风光光,绝不让公主后悔下嫁。
陛下放心,微臣必令所有人引以为荣。
哪个少年不憧憬婚礼?柴髙也不例外。
至少他清楚,前世设计的那些婚礼构想,如今都能实现了。
那个世纪未完成的婚礼梦,这一世定要圆满。
或许这就是天意,连前世的新娘也穿越时空而来,成就双喜临门的美事。
柴髙,朕还以为你不愿娶公主呢。
若真如此,朕可不答应。
始皇帝满面春风。
他明白,所求皆已如愿。
女儿不会受委屈,柴髙又是个可靠之人,自己总算能安心了。
陛下误会了。
能尚公主,微臣欢喜都来不及,岂会不愿?此乃臣毕生之幸,断无推辞之理。
二人相视而笑,却忘了一桩要紧事——殿外候着的各家仆从。
以柴髙如今的身份,随行护卫仆役自然不少。
里头刚起争执时,就有人飞奔报信,吓得外头众人魂飞魄散。
若龙颜震怒,岂不是要血流成河?
家仆们惊慌失措,这般大事谁能转圜?唯有请家中公主出面求情了。
报信人匆忙回府禀报,偏生没听全后续,结果闹出个啼笑皆非的误会。
家中众人今日虽心情低落,但终究喜事连连。
最令人欣喜的是,大夫人经大夫诊断已怀有身孕,中丞大人喜上眉梢。
既然夫人有喜,婚事自然要加紧筹备,大夫人与小夫人的婚礼将一并举行。
这可谓是三喜临门。
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虞姬和吕雉便是其中最郁闷的两位。
虞姬好不容易等来机会,正精心准备着。
大夫人向来持家有道,对夫君的 ** 韵事并不计较。
这个时代的男子在外有些花边新闻实属平常,而自家夫君品行端正,连陛下将公主许配给他时,也再三思量,并与公主约定大夫人地位不可动摇。
公主对此毫无怨言,毕竟如此德行的男子实在难得。
如今大夫人已心满意足,既然虞姬妹妹钟情于自家夫君,不如成全她。
况且自己有孕在身,诸多不便,夫君又有些古板,有虞姬照看倒也放心。
可突如其来的噩耗却搅得家中天翻地覆,若非需要主持大局,大夫人恐怕早已昏厥。
今日早朝老爷与陛下当庭争执,陛下要处死老爷!报信人气喘吁吁地喊道。
如此凶讯必须及早告知,否则全家难逃一劫。
这消息令全家人震惊不已,实在想不通夫君为何会与陛下冲突。
但此刻不是哭泣的时候,巴嫱作为女中豪杰,立即派人请公主前来商议。
公主赢英同样雷厉风行,既已嫁入柴家,父亲怎能不顾及她的感受?若柴髙真被处死,她的处境将极为尴尬。
两位女子见面后迅速达成一致:赢英立刻回宫打探虚实,若能劝住父王最好,免得闹得不可收拾。
赢英深知始皇帝的性情,若无充分理由难以劝阻,这令他颇为困扰。
关键在于报信的家仆也说不清具体缘由!
两位夫人,小人听闻大人因拒接陛下赐婚旨意触怒龙颜。
老爷当场立誓,若此生辜负大夫人,情愿以死明志。
第二名信使汗如雨下,战战兢兢禀报完毕时,后院众女眷皆震惊失色。
巴嫱怔在原地,未料平日闺阁中巧舌如簧的夫君竟有这般骨气,敢为妻室抗旨拒婚。
妾身定将柴家血脉抚养成人!公主抚腹垂泪。
她素知夫君待己如寻常妻子,从无贵贱之分,这般情深义重令她死而无憾。
虞姬与吕雉相视慨叹:宁违皇命不负糟糠,方是真豪杰。
只是暗自焦急——何不先虚与委蛇,日后再设法迎娶?
我这就面见父皇!赢英急道,姐姐身怀六甲万不可激动。
纵使刀斧加身,妹妹誓与夫君同生共死!未尽之言是她担忧 ** 震怒会株连九族,恐怕连封地都难逃清算。
二女突然转动地球仪,指尖不约而同落在一处。
要抵达那处避难所需徐福相助——当年夫君虽断其指,却也予其 ** 厚禄。
吕雉果断 ** :妾身愿持丞相手令周旋,只要骗得船只出海便可脱险。
她将伪造的文书攥在掌心,眼底闪过决然之色。
这道手谕只需加盖中丞府印信即可生效。
此刻中丞府正门早已在首批信使抵达时,由贾雨村大人亲自下令封闭。
府内弥漫着肃杀之气,众人虽知大祸临头,但在皇城禁军抄家前尚有转圜余地。
前院有曹参镇守,后院由周勃坐镇,此刻若有人胆敢违抗,立斩不赦。
危难之际,反倒彰显出中丞平日待人之道——
府中上下竟无一人退缩,明知赴死仍前赴后继。
连城外韩信都暗中遣人递来消息:已在城外备好车马,若夫人决意离开,可即刻随密使动身,府门处自有韩信亲信接应。
未几,李戡部众亦火速赶来,禀告已调遣禁军精锐护送夫人前往安全之所。
夫君素日积德,方得诸位生死相随,妾身在此拜谢!
曹参与周勃闻言双目赤红。
此二人皆由柴髙一手提拔,深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之理,岂肯背负背信弃义之骂名?
请二位夫人放心,属下誓死护卫夫人与未来少主周全。
此二人胆识过人,史上既敢追随刘邦起事,自然不将皇权放在眼里。
正当诸事安排妥当,第三批信使疾驰而至,几乎嘶吼着传来喜讯:两位夫人勿忧!大人当廷抗旨,陛下特准双喜临门,此乃天大喜事!
传令者话音未落已虚脱倒地,足见始皇威压之盛。
两位夫人怔立当场——她们的夫君竟敢直面 ** 威严!
满朝文武同样震惊不已。
柴髙此举可谓开千古先河,换作旁人早身首异处。
陛下非但未加怪罪,反将公主下嫁,更允其同时迎娶两位夫人,莫非是要给天下人一个意外之喜?
朕这道旨意有何不妥?赢磊,即刻昭告天下:中丞大婚,举国同庆。
陛下,这...这规制是否...赢磊声音发颤。
此等皇家仪制竟赐予臣子,实属旷古未有的恩宠。
速去办理。
始皇目光深远,这江山虽是朕的,但中丞在民间的声望...届时咸阳城怕是要万人空巷了。
果然不出所料,婚讯如春雷震动四海。
在那个男子弱冠即婚的年代,成家方为完人,这桩婚事注定载入史册。
柴髙在大秦的声望可谓如日中天。
当初他废除连坐制、取消徭役时,就有百姓要为他立生祠,却被他派人劝阻——活人不该受香火供奉。
这般为民着想的官员,古今能有几人?
后来天下遭灾,又是这位中丞大人筹措商贾粮米,开仓放赈,救活了无数百姓。
这份恩情,民众至今铭记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