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里又露宿了一晚,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曹山林和倪丽华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返程。收获实在太丰盛了,光是那张破损的熊皮、四条熊腿、里脊肉和熊掌就堆得像座小山,更别提曹山林怀里那颗价值连城的熊胆了。
曹山林砍了些粗壮的树枝,用绳索做了个简易的大拖架。即使这样,把所有东西装上去后,拖起来也异常沉重,在深雪中行进更是艰难。倪丽华咬着牙,在后面用力推着,小脸憋得通红,汗水很快湿透了棉袄。
走走停停,直到日头偏西,两人才终于拖着这座“肉山”,筋疲力尽地回到了棒子沟屯。
当他们拖着沉重的拖架,出现在屯口时,立刻引起了轰动!留守的屯民们看到那巨大的熊皮和堆积如山的熊肉,都惊得目瞪口呆!
“俺的老天爷!熊瞎子!”
“山林!你…你真把这大家伙给撂倒了?!”
“还有丽华丫头?她也去了?这…这…”
人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又是震惊又是羡慕。熊可不是寻常猎物,能独自猎熊的,都是屯子里公认的顶尖好手!更何况还带着个姑娘家!
消息像风一样传开。倪丽珍正在家心神不宁地纳鞋底,听到外面的喧哗和邻居大婶的惊呼,心里一紧,扔下活计就跑了出去。当她看到院门口那巨大的熊尸(虽然已分解)和浑身血迹、疲惫不堪却眼神明亮的丈夫与小妹时,腿一软,差点坐倒在地。
“山林!丽华!你们…你们…”她冲过去,上下摸着两人,眼泪唰地就下来了,“吓死俺了!呜呜…”
“姐,没事,俺们好着呢!”倪丽华虽然累得快散架,却抢先开口,脸上带着前所未有的兴奋和自豪,“俺跟姐夫猎的!是俺点的火叫的仓子!”
曹山林也笑着安慰倪丽珍:“没事了,虚惊一场。收获不错。”
在众人的帮助下,熊货被搬进了院子。曹山林小心地将怀里用油纸包裹了好几层的熊胆拿出来,放在炕头暖和处。那沉甸甸、软乎乎的东西,预示着巨大的财富。
晚上,曹山林割下最好的熊肉,让倪丽珍炖了满满一大锅,又请了王队长、赵老蔫等几家帮过忙的屯邻过来吃饭,既是感谢,也是分享喜悦。熊肉粗韧,但炖烂后别有一番风味,油水十足,吃得众人满嘴流油,赞不绝口,对曹山林的本事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等送走客人,收拾停当,夜已经深了。曹山林把倪丽华叫到跟前,从怀里掏出那个装着卖猞猁皮剩下的钱和这次准备卖熊胆的钱的布包。
他仔细数出十张崭新的大团结(一百元),塞到倪丽华手里。
“丽华,这趟你立了大功,胆大心细,没掉链子。这是你应得的一份,拿着。”
倪丽华看着手里那厚厚一沓钱,吓得像烫手一样连忙往回推:“不不不!姐夫!太多了!俺不能要!俺就是跟着去了,没干啥…”
一百块!她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那得买多少东西啊!
“拿着!”曹山林语气坚决,不容置疑,“说好的规矩。你冒了险,出了力,这就是你该得的。自己攒着,以后嫁人也好,干点啥也好,是个倚仗。”
倪丽珍在一旁看着,也劝道:“丽华,你姐夫给你,你就拿着吧。这次多险啊…是你该得的。”
倪丽华看着姐姐和姐夫真诚的眼神,鼻子一酸,眼泪掉了下来。她不再推辞,紧紧攥着那沉甸甸的一百块钱,仿佛攥着自己崭新的命运和尊严。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对她勇气和付出的认可。
“谢谢姐夫…谢谢姐…”她哽咽着,泣不成声。
第二天,曹山林要去县里卖熊胆和其他熊货。倪丽华拿出那一百块钱,抽出一张十元的,把剩下的九十块郑重地交给倪丽珍:“姐,你帮俺收着。俺…俺想跟姐夫去县里看看,用这十块钱,给姐和没出世的小外甥买点东西。”
曹山林和倪丽珍对视一眼,都笑了。倪丽珍接过钱,小心收好:“成,姐给你收着。你去吧,见见世面。”
于是,曹山林带着倪丽华,搭车去了县城。一路上,倪丽华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对未来的憧憬。她不再是那个躲在姐姐身后瑟瑟发抖的小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