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光翼的话音还在书拾内回荡。
我们坚信,这小小的馒头蒸腾的,不仅仅是人间的烟火气,更可能蕴含着——
宇宙中最基础、最本质的能量!
李冰奇突然接过话题,眼睛发亮,显得特别兴奋。
他面前烟斗青烟,聚成了旋转星系图案。
你们这研究方向,找的点子太巧了!直指核心啊!
李冰奇的语气带着点神秘,按照我这么多年的积累的经验,宇宙里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是真实存在的,它们能通过特定的介质、仪式,甚至就是人的念头来引导和储存。
做馒头这过程——和面、发酵、蒸制,其实暗地里符合一套古老的能量炼金术。
比如说,和面时揉捏的力道和转的方向,如果能对上银河系旋臂转动的节奏;
发酵时选在地脉能量交汇的点,或者特定的星象时辰;
就连蒸的时候火候的掌控,如果能对应天上日月星星的运行轨迹……这里的门道,深了去了。
正说着,窗外隐隐约约传来铮铮的琵琶声,调子里带着金戈铁马的杀气,跟书房温馨雅致的气氛完全不搭。
王宝藏侧耳听了听,皱起眉:这大半夜的,谁在弹《十面埋伏》?还偏偏是中元节...
李冰奇却不在意地摆摆手:坊茨镇的月圆夜听到这琵琶声不奇怪……
他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了然于心的平静,你们看看窗外——
大家顺着看出去,只见玻璃窗外不知什么时候聚起了一些幽绿的光点,像夏夜的萤火虫,但又透着一股子野性的窥探味道。
没事,
李冰奇淡淡一笑,都是被酒香和菜味引来的。
这地方人少,那些流浪猫狗之类的小家伙都有点灵性,闻着味儿过来凑个热闹。
李冰奇返回正题,目光落在那个馒头盒上:
“你们知道吗?蒸馒头和炼丹其实是同根同源!核心都在于和这两个字!”
他顿了顿,烟斗的青烟幻化成模糊的丹炉形状,像是在追溯古老的秘密:
“这倒让我想起崂山道门的一桩旧事。
据《史记》记载,汉武帝时的方士李少君,原本是深泽侯家的方药官,后来凭着祠灶、谷道、却老这些方术见到了武帝。
他说过: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
这个人巧发奇中,在宴席上指认一位九十岁老者的祖父游猎的地方,让全场震惊,又辨认出宫中的铜器是齐桓公时代的物品,被看作神异。
他自称在海上遇到过仙人安期生,吃过像瓜那么大的巨枣。
武帝深信不疑,于是亲自祠灶,派方士入海寻找仙人,并尝试把丹砂炼成黄金。
传闻李少君奉旨在崂山深处开炉炼丹,寻求长生不死药。”
李冰奇的声音如同古磬,烟斗的烟雾翻涌着模拟出丹炉炸裂、流光四溅的景象:
“他采集海外的仙草、各种金石材料,用三昧真火烧了四十九天。
然而在丹成的前夕,不知是因为心神激荡,还是火候差了毫厘,丹炉轰然炸裂!
没有凝固的丹液裹挟着磅礴的药力和未驯服的灵气像流星一样四散,大部分重归天地,小部分机缘巧合下,竟然与当地的麦种、泉水、酵母菌群奇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后来李少君病死了,武帝却认为他化去不死。
而崂山一带蒸的馒头,从那时起就带上了一缕若有若无的。
你们从王哥庄求来的那个老面引子,它的源头,或许正追溯到这场两千年前的丹炉意外!
那不仅仅是面引子,更是承载着古丹道传承的活化石!”
李冰奇说完,王丹拿脸色骤变。
七月初七在崂山的那一夜,种种诡异神奇的经历—
太清宫的幻象、混元石的共鸣、白龙洞九龙鼎的烙印、玄冰龙晶的觉醒……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仿佛被无形的丝线串联了起来!
难道崂山的异象并非偶然,竟然与寻找“老面引子”之行,与这跨越两千年的“丹炉遗泽”血脉相连?
蒸馒头和炼丹,竟然以如此意想不到的方式重叠了!
李冰奇将王丹拿的惊讶尽收眼底,心知触及了关键,含笑继续说道:
“如果能参透这其中的关窍,理论上就能制作出蕴含纯净先天一炁的超级馒头!
这东西不仅能极致地滋养身心、延年益寿,更可能成为连接不同维度、开启潜能的钥匙!
光翼,你们这是无意间踏上了一条探索生命和宇宙奥秘的全新征途!
一条将推向极致,直指本源的道路!”
“丹拿,”
李冰奇转向王丹拿,烟斗的青烟缭绕着他的银发,像淡淡的光晕,“听宝藏说你在全力制作敖丙重生题材的动画?进展怎么样了?”
王丹拿放下酒杯,脸上带着倦色,眼里却闪着兴奋,更有一种被点醒后的恍然:
“正在渲染九龙鼎丹馍的特效序列,场景宏大,非常消耗算力。不过完成之后,视觉效果应该会很震撼。”
“哦?”
李冰奇若有所思地吐了个烟圈,“你有没有想过,你做的不仅仅是娱乐动画?
或许你正在用顶尖的数字技术,重现典籍中记载的仪轨!
那九龙鼎里蒸的,哪里是普通的面食?恐怕是沟通天地能量的媒介!”
他倾身向前,声音低沉而充满说服力:“你,王丹拿,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许正是宇宙第一馒头项目的关键执掌者。
这个身份非同小可,要求执掌者具备特殊的能量频率,能与天地规则共鸣。
你在动画中精心雕琢的每个细节、构建的每个模型,或许都在无形中构筑着复杂的能量矩阵。
当这个矩阵借由你的作品最终成型显现时,谁又能断言它不会在现实里引发难以解释的异象呢?”
借着酒兴和融洽的氛围,趁着刚才掀起的认知冲击,李冰奇聊起了早年艺术游历的经历。
指间的烟斗雾气流转,勾勒出记忆的画卷:
“早年应一位东南亚王室朋友的邀请,在琉璃宫灯下用金粉代替墨,创作指墨巨幅《百鸟朝凤》。
那时虽然身处奢华,尝遍了异国珍馐,最想念的还是故乡刚出笼时那股带着麦香的热乎气。”
他微微停顿,“那浸润在骨子里的味道,不是他乡美食能替代的。”
“后来游历欧洲各国,捷克斯洛伐克国家博物馆收藏了我的指墨长卷,得到了哈维尔总统的赞赏。
欢迎宴上都是精致的分子料理,技艺超绝,然而我味蕾深处,惦念的仍是童年时母亲灶间那朴拙温暖的馒头香。”
他深吸一口烟:“最难忘的是在亚马逊雨林深处,与部落萨满同住了三个月,学习用天然树脂混合矿石粉末作画,记录他们传承的星辰神话……
那些图案据说具有通灵的力量。
但即便在充满原始神秘的仪式之夜,围坐在篝火旁,我仍然会强烈地想起潍县城老街上,馒头铺蒸笼叠嶂、白汽缭绕的平凡景象。”
李冰奇烟斗又冒出烟圈,雾气幻化成振翅的三足金乌:“还有在北京潜心研修指画时,曾经闭门七天不出,以全部的心血和激情创作《月亮上的三足乌》。
完工的那天夜里,指尖因为极致的专注用力而破损见骨,但画成的金乌,据说在满月特定的光线下看,确实有振翅欲飞的样子。
支撑我完成那幅画的,除了艺术的追求,还有藏在画室角落里的那几个从家乡带走、早已风干得像石头一样的硬馒头——
那是我精神上的锚。”
他环视众人,总结道:“这些经历最终都融入了我的指墨艺术。
艺术这条路,既要深深扎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土壤,也需要有勇气向外汲取养分,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必须……
回归本心。
就像这馒头,看似最简单最朴实,却是我们文化基因的编码,是无论走多远、见多广,都无法割舍的生命底色和乡愁。
而你们如今探寻的,或许正是将这最朴素的底色,推向它自身所蕴含的最不可思议的潜能极致。”
孙光翼听得目光炯炯,立刻嚷着要将这些传奇经历,尤其是刚刚听到的“李少君丹炉遗泽”和“蒸馍即炼丹”的玄妙道理进行数字解构,融入他的元宇宙生态。
话题像小溪一样在众人之间蜿蜒流淌,从王宝藏的玉璇玑鉴宝镜在坊茨镇感应到的异常能量场,跳到孙光翼VR虚拟世界的架构哲学,再落到王丹拿动画中“九龙鼎”蒸制“丹馍”关键帧所蕴含的古老能量符号解读——
此刻再讨论这些,大家都感觉触摸到了更深层的含义,与那千年的丹道传承隐隐呼应。
李冰奇谈得酣畅淋漓,银发随着激昂的手势微微颤动。
他对王丹拿所领悟的“识海铸鼎”、“玄冥真炁”这些听起来像内丹术语的体会尤为关注,指间烟斗的烟雾随着他的阐释变幻出种种玄奥难言的形状。
“以身体为炉鼎,以精神为火焰,熔炼时空之粮…妙啊!
这是古代修行者的话,今天看你们年轻人,竟然有异曲同工的领悟!”
李冰奇手指间烟斗即将燃尽,最后一缕青烟凝聚成微缩精致的九龙鼎形状,
“这倒让我想起书房深处那幅搁置多年、已经完成的长卷。
或许其中的意境,与丹拿你今天的领悟,与我们谈论的这蒸馍炼丹之说,可以相互印证,有异曲同工之妙?”
“冰老又有神作问世了?不知道是什么主题?”
王宝藏探身好奇地问道,满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