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长安,东市,宣平里。

这里是寻常百姓的聚居地,巷弄狭窄,屋舍低矮,空气中永远混杂着炊烟、汗水与牲畜的气味。往日里,这里的清晨总是伴随着男人的呵斥与女人的抱怨,而今日,却透着一股异样的安静与骚动。

巷子口,一座新起的院落门前,挤满了人。院子是拿一座废弃的土地庙改的,墙壁新刷了白灰,门楣上挂着一块崭新的木匾,上书三个大字:“蒙学堂”。

十几个半大的孩子,穿着打着补丁的短衣,被自家的爹娘推搡着,一脸怯生生地站在门口。他们是铁匠的儿子,是卖浆的女儿,是城外菜农的孙子。对他们而言,“读书”二字,比相国府里的那位董相国还要遥远。

“进去!都给老子进去!”一个满脸胡茬的壮汉,是里坊有名的屠户王二,他蒲扇般的大手按在自己儿子瘦小的肩膀上,低声吼道,“官府贴了告示,六岁到十岁的娃,都得来!管饭!敢跑,看我不打断你的腿!”

那孩子吓得一哆嗦,却不敢哭,只是死死抓着父亲油腻的衣角。

不远处,几个妇人聚在一起,探头探脑地小声议论。

“这董相国是咋想的?让咱们这些泥腿子的娃也读书?”

“谁说不是呢。我家那口子说,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可……可是告示上说了,不收一个铜板,中午还管一顿饭。那饭,是拿土豆炖的肉……”

“土豆炖肉”四个字,像是有着魔力,让周围的议论声小了许多。对于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们来说,知识是虚的,但能填饱肚子的肉,是真的。

学堂里,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文士,正微笑着看着门口这些既好奇又畏惧的孩子。他叫杜远,是蔡文姬从文华殿派来的第一批教习之一。他出身寒门,苦读多年却报国无门,董卓的新政,让他第一次看到了希望。

“都进来吧,不要怕。”他的声音很温和。

孩子们磨磨蹭蹭地进了院子,在几排简陋的木凳上坐下。杜远没有立刻开始讲课,而是让几个仆役抬上一个大木箱。

箱子打开,孩子们“哇”地一声,眼睛都亮了。里面不是圣贤书的竹简,而是一本本崭新的,用线装订起来的册子。封面是淡黄色的纸,上面印着一幅画:一个农夫扛着锄头,站在金色的麦浪里,笑得露出一口白牙。画下面,是几个醒目的大字——《大汉蒙学·劝学篇》。

“每人一本,拿好了,不许撕。”

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接过书,像是接过了什么稀世珍宝。他们用粗糙的小手抚摸着光滑的纸张,又把书凑到鼻子前,闻那股好闻的墨香味。

“翻开第一页。”杜远说道。

孩子们笨拙地翻开书。第一页,没有复杂的文字,只有一句话,用特大号的铅字印着,旁边还配着一幅小图,画的是一群人,指着天上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

“跟着我念。”杜远指着那行字,一字一顿地念道:“民—为—本,社—稷—次,君—为—轻。”

孩子们跟着念,声音稀稀拉拉,充满了疑惑。“民为本”是什么意思?他们不懂。

杜远笑了笑,没有解释。他翻到第二页,上面画着一块黄澄澄的,长满了芽眼的土豆。

“这个,你们认不认识?”

“认识!是土豆!”一个胆子大的孩子喊道。

“对,是土豆。”杜远点头,“书上说,‘土豆是个宝,一亩收成高。相国传神种,百姓离饥荒’。来,大家一起念。”

这一次,孩子们的声音齐整了许多。这首小歌谣简单直白,他们一听就懂。

“好,再翻一页。”

第三页,画的是一架曲辕犁。

“这个,叫曲辕犁,是新的农具。用它耕地,一头牛能干过去两头牛的活。书上说,‘巧工造神犁,耕地不费力。一人当十人,家家有余粮’。”

院墙外,那些偷听的父母们,渐渐停止了交头接耳。他们的脸上,写满了震惊。

那个屠户王二,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微张开。他本以为是来学之乎者也,没想到,教的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他们吃饭的家伙,是他们活命的根本。

一个铁匠,靠在墙角,听着里面传出的童声,眼眶竟有些发热。他一辈子打铁,被人唤作“臭铁的”,何曾想过,自己手里的活计,也能被写进书里,让孩子们像唱圣贤书一样唱出来?

学堂里,杜远合上书,看着孩子们问道:“好了,今天我们学了土豆,学了神犁。你们说,是种出土豆的农夫厉害,还是造出神犁的工匠厉害?”

孩子们面面相觑。

一个孩子怯生生地举手:“我爹说,皇帝最厉害。”

杜远摇摇头:“皇帝也要吃饭,他吃的粮食,是谁种的?”

“是农夫伯伯种的!”

“那他住的房子,是谁盖的?”

“是木匠叔叔盖的!”

杜远笑了,他走到那个说皇帝最厉害的孩子面前,摸了摸他的头:“所以你看,让大家有饭吃,有房子住的农夫和工匠,才是最厉害的人。他们,才是这天下的根本。明白了吗?”

孩子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他的眼睛里,有什么东西,像一颗种子,悄然发了芽。

一上午的课,很快就结束了。仆役们抬出了几大桶热气腾腾的肉汤,每个孩子的陶碗里,都分到了满满一碗土豆炖肉。浓郁的香气,飘满了整个里坊。

孩子们端着碗,狼吞虎咽。有个孩子吃得太急,烫得直吸气,却舍不得吐出来。

他爹,那个屠户王二,就站在不远处看着。他看着儿子那张被油光沾满的小脸,看着他那副恨不得把碗都吞下去的馋样,这个杀猪从不眨眼的汉子,喉头滚动了一下,默默地转过身,用粗糙的袖子抹了抹眼角。

当天晚上,长安城的无数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同样的事情。

“爹,先生今天教我们了,‘民为本,社稷次,君为轻’!”

“阿娘,你看,这是书!先生说,造纺车的人,是利民功臣!”

“爷爷,我给你唱个歌,‘土豆是个宝,一亩收成高……’”

清脆的童谣,从一个个低矮的屋檐下传出,飘进湿滑的巷弄,汇入喧闹的街市。

酒馆里,喝着劣酒的脚夫们,不再只是抱怨苛捐杂税,开始笨拙地讨论着“民为本”到底是个啥意思。

茶肆中,往日里高谈阔论,指点江山的闲汉们,发现他们的话题,渐渐被一种叫“活字印刷”的新奇玩意儿所取代。

董卓的形象,在这些最底层百姓的心中,开始发生一种奇妙的偏转。

他依旧是那个迁都长安,废立皇帝的国贼。

他依旧是那个杀人如麻,血洗士族的暴君。

可他,也是那个让地里长出二十石粮食的神人。

他也是那个让自家娃儿能读书识字,还能吃上肉的大善人。

他更是那个,在书里头一回告诉他们,他们这些泥腿子,才是“天下的根本”的怪人。

这种矛盾,让人们困惑,却又让他们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被重视的踏实感。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们知道,谁让他们吃饱了饭,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相国府,陈默刚刚听完李儒关于蒙学堂的汇报。

“主公,此举,真乃神来之笔。”李儒的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敬佩,“不出十年,关中之地,将再无人记得汉室恩德,只知有主公一人。”

陈默打了个哈欠,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行了,知道了。告诉蔡文姬,加快进度。不光是蒙学,那些什么《论语》、《孝经》,都给咱家重新编一遍。孔子可以说‘君君臣臣’,但咱家的书必须告诉所有人,他要是不让臣子吃饱饭,这臣子就该把他桌子掀了!”

李儒听得心惊肉跳,却又觉得无比痛快,躬身领命而去。

陈默独自一人,走到窗边,看着外面长安城的万家灯火。

【系统,听见没?这就叫舆论阵地。我们不占领,敌人就占领。】

系统破天荒地没有用机械音回答,而是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播报道:【检测到宿主思想钢印计划初步成功,民众信仰发生根源性扭转。隐藏修正值+30。】

【警告:检测到高能智力单位正在接近核心区域,其思维模式与本世界框架存在高度不兼容性,可能对宿主计划产生不可预知的干扰。】

陈默挑了挑眉,知道系统说的是谁。

他正想调侃两句,忽然,他的目光被城南的一角所吸引。

那里,是通往南阳的官道入口。

……

三日后,傍晚,长乐坊。

夕阳的余晖将整条街道染成一片温暖的金色。一个身穿青色布衣,背着一张古琴的青年,正静静地站在一个炊饼摊前。

他面容清俊,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思索,与周围喧闹的市井气息格格不入。

正是从南阳孤身而来的,诸葛亮。

这几日,他走遍了长安的街头巷尾。他看到了整洁的街道,看到了秩序井然的市集,看到了巡逻士兵身上那闪着寒光的制式铠甲。

这一切,都印证了他对董卓强大掌控力的猜测。

但他总觉得,自己还没有看到核心。那个他想看的,“天命”。

就在此时,一阵清脆的歌声,从不远处的蒙学堂里传来。

一群刚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跑过街道。

他们一边跑,一边大声唱着:

“天地玄黄谁为本?黎民百姓万万千!”

“王朝兴替谁为主?劳工农人天下先!”

“不拜君王拜社稷,一碗米饭大过天!”

歌声稚嫩,却像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诸葛亮的心上。

他脸上的从容与淡定,寸寸碎裂。

黎民百姓万万千?

劳工农人天下先?

一碗米饭大过天?!

这……这是何等惊世骇俗之言!这是在从根子上,否定了千百年来的君臣伦理,圣人之道!

他呆立在原地,如遭雷击。

一个卖炊饼的老汉,见他失魂落魄的样子,好心递过来一个热腾腾的饼。

“后生,外地来的吧?看你这神情,是被吓着了?”老汉咧嘴一笑,露出发黄的牙齿,“刚来都这样,习惯就好了。如今这世道,跟以前不一样喽。”

诸葛亮接过饼,指尖能感受到那份滚烫,他张了张嘴,声音干涩:“老丈……这些孩童所唱……是何人所教?”

“还能有谁?董相国办的学堂呗!”老汉一脸理所当然,“相国说了,读书不是为了当官,是为了明白道理。这最大的道理,就是让咱老百姓吃饱饭!”

他说着,挺了挺胸膛,脸上是一种诸-葛亮从未在任何一个底层百姓脸上见过的,发自骨子里的自豪。

诸葛亮看着他,又看了看远处那些蹦跳着远去的孩子,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直冲头顶。

他来长安,是想看董卓的坦克大炮,是想看那逆天飞升的“神迹”。

他以为,董卓的“天命”,是建立在暴力与科技之上的霸权。

可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

他错了。

大错特错。

真正的“天命”,不是那划破天际的火光,也不是那坚不可摧的铁甲。

而是眼前这首荒唐的童谣,是这个卖饼老汉脸上那份理所当然的自豪,是那句“一碗米饭大过天”!

董卓,他不是在征服这个天下。

他是在创造一个,全新的天下。

一个他诸葛亮,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甚至连想都不敢想的天下。

手中的炊饼,不知何时,掉在了地上,沾满了尘土。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穿越后AI逼我搞文明升级只手覆明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从流民到燕云王重生之从流民一路当皇帝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红楼莽夫:开局退婚,暴打亲爹这个藩镇过于凶猛红妆断案:我与状元大人的探案日看故事悟人生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赘婿掌心娇九域雄皇开局迎娶双胞胎大明第一CEO重铸周魂:朕柴荣,不做短命天子明:开局造反,杀高起潜救卢象升特种兵王变扶苏:始皇帝懵了大明基建录穿越?我在大唐搞基建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庶子闲云志:穿回古代后只想躺平三国:开局北上求援,刘备我来了穿越古代,开局先娶三位敌国公主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幽冥帝阙:阴阳同仇录开局无敌:我在金营杀人如麻老子今朝,点检形骸大秦,让我魂牵梦绕大明,那个位置你坐到底!我等着汉阙孤臣我统一了战国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联的江山,全是梗!!!大唐:我成了什么都能卖神秘商人朕的阿斗不可能这么英明!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穿越隋末,君临天下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明末:铁血山河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一起发展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大明巨匠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