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完棉田播种的事情后,陈阳又开始着手安排养殖业的事宜。
他召集了负责养殖业的几位管事,详细向他们讲述了养殖鸡、鸭、鹅、猪等家禽家畜的技术要点,包括如何选址建圈、如何喂食防疫、如何给猪阉割以提高肉质和生长速度,以及如何预防鸡瘟等常见疾病。
管事们听得津津有味,对陈阳的“渊博知识”更是敬佩不已。
然而,当陈阳询问种苗准备情况时,一位管事面露难色地说道:“公子,家禽家畜的种苗倒是好找一些,但优良的品种却很难寻到,尤其是猪和鸡的种苗,品质参差不齐,恐怕会影响后期的养殖效果。”
陈阳沉吟了一下,说道:“这样吧,种苗的事情,你们先去市场上寻找和收购一部分。剩下的,我来想办法解决。”他可以利用系统兑换一些优良的种苗。
他接着叮嘱道:“不过,账目一定要记好,每一笔支出和收入都要清清楚楚,后期我们再统一核算总账。”
“请公子放心!属下等一定把账目打理得明明白白!”几位管事连忙保证道。
看着管事们离去的背影,陈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棉花种植和养殖业都已经正式启动,接下来,就是等待收获的季节了。他相信,有了高产的棉种和先进的养殖技术,再加上各大世家和本地士绅的支持,他一定能在成都县做出一番成绩来。
几天后,陈阳兑现了他的承诺。
他让人通知负责养殖业的几位管事,到城外一处僻静的庄园来领取种苗。
当管事们赶到庄园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庄园的空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排排竹笼和围栏。竹笼里,是叽叽喳喳、羽毛鲜亮的鸡苗和鸭苗;稍远一些的围栏里,是体态憨厚的鹅苗和活泼好动的幼猪;最边上,几头健壮的牛犊正悠闲地啃着青草。
“公子,这些是……”一位管事惊讶地问道。
陈阳微微一笑,指着这些种苗说道:“这些就是我为你们准备的种苗。一共是 2000 只鸡苗,1500 只鸭苗,500 只鹅苗,500 头幼猪,还有 300 头牛犊。”
管事们听着这个数字,更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这么多优良的种苗,而且个个看起来都活力十足,在市面上根本不可能一次性找到这么多。
“公子,这些种苗……”另一位管事忍不住问道,“品质实在太好了,不知您是从何处寻来的?”
陈阳早有准备,他神秘地笑了笑,说道:“这些种苗,乃是一位云游的高人用特殊方法培育出来的异种苗。它们不仅生长速度比普通种苗快,而且有很强的抗病能力,能大大减少养殖过程中的病害损失。”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们可以先把这一批种苗当成基础,用心养殖。等它们成熟繁殖后,再慢慢扩大养殖规模,这样就能形成我们自己的种苗供应体系了。”
管事们闻言,无不欣喜若狂。有了这些“异种苗”,养殖业成功的希望就大大增加了。他们纷纷向陈阳道谢。
“好了,”陈阳摆了摆手,“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派人把这些种苗运回去吧。记住,一定要按照我之前教你们的方法精心照料,尤其是前期的防疫工作,千万不能大意。”
“请公子放心!属下等一定不负所托!”管事们齐声应道,立刻派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将这些种苗装车运送。
看着一车车种苗被运走,陈阳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有了这些来自“空间”的、存活率 100% 的优良种苗,再加上他传授的先进养殖技术,养殖业想不成功都难。
而这,也将为他积累起雄厚的资本,为他后续的计划——比如改良纺织机、建立商业网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安顿好棉花种植和养殖业后,陈阳将精力投入到了另一个关键项目——改良纺织机。
他将早已绘制好的新式纺织机图纸交给了十大管事,并让他们立刻召集成都县内手艺最好的工匠。
几天后,在一间临时辟出的工坊里,十几名经验丰富的工匠围聚在陈阳身边,看着他手中的图纸,脸上充满了疑惑。
“公子,这图纸上画的是什么?看着和我们平时用的织机不太一样啊。”一位年长的工匠忍不住问道。
陈阳笑了笑,耐心解释道:“这是一种改良过的新式织机。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大大提高织布的效率。你们按照图纸上的样式先造出来,我再教你们怎么用。”
工匠们虽然心中仍有疑虑,但还是按照陈阳的要求开始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陈阳不时在一旁指点,纠正他们的错误,解答他们的疑问。
几天后,第一台新式纺织机终于制作完成了。
陈阳让人找来一些麻线和葛线——在棉布普及之前,这是普通百姓最常穿的布料原料,虽然粗糙,但价格便宜,来源广泛。
他亲自坐上织机,演示起来。只见他手脚配合,原本需要几个人协作、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织出的布料,在新式织机上,短短一个时辰就织出了一大块。而且,织出的布料不仅速度快,纹路也比用传统织机织出的更加细密平整。
工坊里的工匠和管事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也太快了吧!”
“简直不敢相信!比我们平时用的织机快了几十倍都不止!”
十大管事更是眼睛放光,脸上充满了激动和兴奋。他们都是精明的商人,立刻就意识到了这新式织机的巨大价值。有了它,再加上即将丰收的棉花,他们的棉布生意必将垄断市场,带来难以估量的利润。
“公子英明!”一位管事激动地说道,“有了这新式织机,我们的计划一定能成功!”
其他管事也纷纷附和,看向陈阳的眼神中充满了敬佩和信心。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堆满仓库的棉布和源源不断的财富。
陈阳看着众人兴奋的模样,心中也十分满意。
新式织机的成功,意味着他的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棉花种植提供原料,新式织机提高生产效率,再加上已经起步的养殖业,他在成都县的根基已经越来越稳固了。
接下来,就是大规模推广新式织机,等待棉花丰收,然后……。
处理完纺织机的事情后,陈阳的目光又投向了那项耗资 5000 两白银的水利工程。这笔钱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他必须亲自盯着,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这天,陈阳再次来到了水利工程的工地。
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数百名劳工挥汗如雨,有的在疏浚河道,有的在加固堤坝,有的在修建灌溉渠道,每个人都干劲十足。陈阳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满意。他知道,这项工程一旦修成,成都县的灌溉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许多原本贫瘠的劣质田,也将变成肥沃的上等良田。
他在工地上巡视了一圈,恰好遇到了那几位曾经的“犯人”。他们如今穿着粗布短打,皮肤被晒得黝黑,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干劲,再也没有了当初在大牢里的颓废。
“你们几个过来。”陈阳招了招手。
几人连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走了过来,躬身行礼:“参见大人。”
“免礼。”陈阳看着他们,语气温和地说道,“本县听说,你们最近表现得很不错,干活很卖力。”
几人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其中一人说道:“大人给了我们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自然要好好干活,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很好。”陈阳点点头,“本县向你们保证,等这项工程全部完工,你们就可以领钱回家,恢复良民身份了。”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几人闻言,激动得差点跪下来,纷纷拍着胸脯保证,“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干,绝不给大人添麻烦!”
安抚好这几位“犯人”后,陈阳找到了负责工程的周司吏。
“周司吏,”陈阳说道,“这些劳工虽然是来服劳役的,但本县做主,给他们提高待遇。从今日起,每人每日补贴五文钱,表现优异者,补贴八文钱。两餐必须让他们吃饱,所需粮食,从县衙仓库里调拨。”
周司吏闻言,心中一惊,随即连忙躬身道:“大人仁厚!属下替众劳工谢过大人!”他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县令不仅有魄力,还如此体恤民情。
“这是应该的。”陈阳摆了摆手,语气严肃地说道,“你可要盯紧了这项工程,物料、人工、账目,都要清清楚楚,千万不要出任何纰漏。”
周司吏心中一凛,他深知陈阳背后的势力,不敢有丝毫懈怠,连忙保证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尽心尽责,绝不敢有半点私弊,确保工程质量!”
陈阳满意地点点头,又说道:“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成都县境内,再规划一些水利设施?比如,在长江的支流上修建一些水闸,或者开挖一条人工河,用来调节水量、便利航运。你可以先安排人做个测绘,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看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
周司吏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如果能完成这样宏大的水利工程,他不仅能得到升迁,更能青史留名!他连忙躬身道:“大人高见!属下立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测绘和规划,尽快给大人一个答复!”
陈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好,那此事就交给你了。”
说完,陈阳便带着随从,满意地离开了工地。
看着陈阳离去的背影,周司吏的心中充满了敬佩和干劲。他觉得,能在这样一位有远见、有魄力、又体恤民情的县令手下做事,是他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