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1999年下半年,陈阳的商业版图再添新彩。
他旗下的科技公司与国内的汽车巨头——第一汽车集团(一汽)合作,共同研发的两款定制车辆取得了圆满成功。
专属定制警车:这款是专门为国家执法部门研发的。所有关键的技术难题,都是由陈阳的公司提供核心技术解决方案攻克的,并为此申请了多项国际专利。新车一经推出,陈阳便立刻决定,向国家相关部门无偿捐献了一大批这款先进的定制警车。这批车辆的规模非常大,足以确保全国范围内的每一个县级行政区都能获得相应的配额。
专属定制安保车:与此同时,陈阳也为他旗下的上海和深圳两家安保公司,配备了另一款专门设计的安保巡逻车。他立刻下令,为这两家公司的所有车辆进行全面换装。这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安保团队的专业形象和执行效率,也向外界展示了他雄厚的技术实力。
陈阳的这一系列举动,不仅彰显了他作为一名成功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也让他在技术领域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捐赠警车的仪式上,陈阳特意找到了公安部的领导,进行了一次简短但真诚的私下交流。
他向领导表达了自己和旗下所有员工,对缉毒警察这份职业的崇高敬意和深深钦佩。他说,缉毒警们在隐蔽的战线上出生入死,守护着社会的安宁,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为了表达这份敬意,陈阳决定以个人名义,捐赠一笔数额为3亿美金的款项。这笔钱将专门用于:
改善一线缉毒警察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
为牺牲的缉毒警察家属提供长期的生活保障和子女教育支持。
陈阳特别强调了一个要求:此事绝对不能进行任何形式的公开报道。他表示,这纯粹是出于个人对英雄的崇敬,不希望和任何商业利益或个人名誉挂钩,更不涉及任何免税等商业考量。
公安部的领导被陈阳的这份真诚和低调深深打动,代表全体缉毒警察向他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并答应了他的请求。
在处理完一系列商业布局和慈善捐赠后,陈阳终于可以暂时放下繁忙的商业事务,重新拾起他热爱的导演工作。
2000年初,他旗下的星耀影视公司早已完成了前期的所有筹备工作。陈阳亲自挂帅,开始着手拍摄新片——《我的野蛮女友》。
这部电影的目标是打入国际市场,因此在演员选择上,陈阳下了一番功夫。他邀请了当时凭借《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小李子)担任男主角。而女主角,则选定了在亚洲乃至全球都享有盛誉的日本女演员山口智子。这对跨国组合,从一开始就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为了打造出一部真正的国际化大片,剧组辗转多个地方取景,包括中国大陆、日本、东南亚部分国家以及香港地区。漫长的取景过程虽然耗时耗力,但也为影片积累了丰富而真实的视觉素材。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拍摄,《我的野蛮女友》终于顺利杀青。陈阳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紧急后期制作中,力求将影片以最好的状态呈现给观众。
最终,在2000年7月15日这个精心挑选的日子,由米拉麦克斯影业负责全球发行,《我的野蛮女友》在全世界范围内同步上映。
暑期档,因为《我的野蛮女友》的上映,注定变得不平凡。
影片一经公映,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在全球范围内引爆了舆论。
票房的神话:凭借着陈阳在国际影坛的巨大声望,以及莱昂纳多和山口智子两位主演的超高人气,再加上影片本身轻松幽默又不失温情的独特风格,票房就像坐了火箭一样节节攀升。影院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创造了一个新的票房神话。
口碑的两极分化:然而,与票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在观众中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形成了男女对立的奇特景象。
全球男性的“声讨”:许多男性观众认为,影片中的女主角过于强势、霸道,甚至有些“野蛮”,是对男性的“不尊重”和“压迫”。他们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上对陈阳进行口诛笔伐,认为他塑造了一个“负面”的女性形象,挑起了性别矛盾。
全球女性的狂欢:与此相反,女性观众们却对这部电影爱得发狂。她们认为,女主角打破了传统女性温柔贤淑的刻板印象,展现了独立、自信、敢爱敢恨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是对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肯定。她们纷纷走进影院,为影片和陈阳站台。
这场由一部电影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性别大战”愈演愈烈,让《我的野蛮女友》始终占据着各大媒体的头条。
而作为影片的发行方,米拉麦克斯的高层们对此却是乐开了花。无论外界如何争论,源源不断涌入的票房分成,都让他们笑得合不拢嘴,甚至“睡梦中都能笑醒”。
陈阳,这位传奇导演,在暌违多年后,再次用一部作品震撼了世界,只不过这一次,方式有些出人意料。
《我的野蛮女友》上映一个月后,全球的放映情况出现了有趣的分化。
在一些争议声特别大或者市场趋于饱和的地区,影院选择了下映。但在更多地方,由于观众的热情不减,影院不仅没有下映,反而加映了更多场次,以满足源源不断的观影需求。
然而,比票房和争议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部电影在亚洲引发的一场旅游热潮。
影片中那些如画的取景地——无论是中国大陆的古朴街巷、日本的浪漫都市、东南亚的热带风情,还是香港的繁华夜景——都给全球观众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许多观众在看完电影后,都对这些“隐藏”在亚洲的美丽城市心驰神往,纷纷踏上旅程,前往电影的拍摄地“打卡”。一时间,这些原本可能只是区域性热门的旅游城市,突然涌来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各大城市的着名景点、电影中的经典场景所在地,都出现了人满为患、交通拥堵的现象。当地的旅游业者们喜出望外,纷纷推出与《我的野蛮女友》相关的旅游线路。
谁也没有想到,一部爱情喜剧片,竟然能有如此强大的魔力,意外地成为了亚洲多个城市的“旅游形象大使”。
在《我的野蛮女友》引发的全球热潮尚未完全平息之时,陈阳已经开始筹备他的下一部野心之作了。
这一次,他的目标非常明确:要让华夏文化再次走向国际,并获得全球范围的广泛认可和喜爱。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陈阳将目光锁定在了花木兰这个家喻户晓的传奇女性身上。他深知,1998年迪士尼的动画版《花木兰》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让这个形象深入人心,拥有了极高的全球知名度。这无疑为他的真人电影奠定了坚实的观众基础。
决心已定,陈阳立刻开始行动。他成功说服了三家重量级公司联手:
迪士尼:借助其全球发行网络和品牌影响力。
中影:获得国内最顶级的行业支持和资源。
星耀影视:由他自己的公司主导创作和投资。
三方达成共识,共同投资高达1亿美元,全力打造这部国际级大片——真人版《花木兰》。
为了找到最能代表华夏女性气质、又能被全球观众接受的女主角,陈阳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一场大规模的公开试镜活动。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在国内影视圈和所有怀揣演员梦想的女孩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场关于“谁是下一个花木兰”的全民热议,就此拉开了序幕。
在《花木兰》全国海选轰轰烈烈进行的同时,陈阳也在紧锣密鼓地敲定着几位关键的配角人选。
他首先想到了老戏骨李雪健。陈阳非常欣赏他的演技,直接为他提供了两个选择:威严的皇帝,或是刚毅的大将军。李雪健虽然心中向往大将军那种驰骋沙场的豪情,但深思熟虑后,觉得皇帝这个角色更具复杂性和发挥空间,最终选择了皇帝一角。
另一位让陈阳放心的人选是何晴。他与何晴合作多次,对她身上那种独特的古典美和端庄大气的气质非常欣赏。私下里,陈阳曾不止一次想过,如果不是何晴早已有了情感归宿,他或许真的会考虑她作为人生的伴侣。这次,他毫不犹豫地将花母这个充满温情与坚韧的角色交给了何晴。
而女主角花木兰的人选,则成了整个选角过程中最大的悬念。陈阳一开始比较看好范冰冰,认为她有足够的人气和颜值。然而,迪士尼和中影的代表们却一致认为,范冰冰的气质过于美艳妩媚,缺少了花木兰应有的英气,不符合角色定位。
这个分歧让选角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海选不得不延长了半个月,陈阳和各方代表看过了上百位候选人,始终未能达成一致。就在大家快要失去耐心的时候,迪士尼的一位高层突然提出了一个名字——刘亦菲。
所有人都愣住了。此时的刘亦菲年纪尚轻,知名度也远不如范冰冰,但她身上那种独特的少女纯真感,以及潜在的、可以通过训练激发出来的英气,恰好完美契合了他们心中对年轻版花木兰的想象。中影的代表们也表示同意,陈阳看着刘亦菲的试镜片段,沉吟片刻后也点了头,没有反对。
就这样,在一片意想不到中,花木兰一角最终确定由刘亦菲饰演。
主角人选尘埃落定后,陈阳立刻投入到其他角色的筛选和安排中,《花木兰》的拍摄筹备工作终于驶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