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太和殿内,檀香袅袅,映着殿中肃杀的气氛。十二根盘龙金柱巍峨耸立,撑起一片空旷的穹顶,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却驱不散空气中弥漫的凝重。
吴三桂身着常服,端坐于殿中临时搭建的案几后,目光扫过阶下站立的红颜众将,声音沉稳有力:“东北急报,顺治帝携孝庄逃往盛京,集结满洲残余八万余众,又勾结蒙古部落,意图反扑;江南方面,南明潞王朱常淓据守杭州,郑经盘踞台湾,仍在负隅顽抗。若任由这两股势力喘息,日后必成心腹大患。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定下双线作战之策,一举肃清残敌,完成统一大业!”
话音落下,殿内一片寂静。众人心知,这是攻克北京后的关键一战,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新朝的根基稳固。
沈落雁上前一步,一身青色儒衫,手持折扇,神色从容:“将军所言极是。如今我军士气正盛,粮草充足,正是乘胜追击的绝佳时机。但双线作战风险极高,需精准部署,各司其职,方能确保万无一失。”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继续道,“北线清军主力尚存,且东北严寒,不利于久战,需以精锐骑兵速战速决,直捣盛京,瓦解其根基;南线南明势力分散,多是乌合之众,应以水师为主,配合招抚之策,安抚民心,逐步推进。”
吴三桂点头,对沈落雁的分析深表赞同:“落雁所言,正合我意。今日便定下部署:北线由穆青岚、纳兰沁率领五万骑兵,携带充足粮草与御寒衣物,火速北上,目标直取盛京,务必彻底肃清清军残余;南线由凌霜率领三万水师沿长江东下,配合柳如眉旧部,收服江南残余据点,攻克杭州,直逼台湾。”
“末将遵命!”穆青岚与凌霜同时出列,单膝跪地,语气铿锵有力。
穆青岚一身银甲,腰间佩着长剑,脸上带着未褪的战意,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将军放心,末将定当率领北线将士,斩尽清军余孽,为慕容姐姐报仇,为柳姐姐雪恨!盛京一日不克,末将一日不还!”
吴三桂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起身亲自将她扶起:“青岚,你勇猛过人,是我军的先锋猛将。但此次北上,不仅要靠勇力,更要审时度势,不可急躁。纳兰沁熟悉清军战术与东北地形,你二人务必同心协力,相互配合。”他转身示意亲卫,“取我的‘踏雪乌骓’来,赠予青岚,助你驰骋疆场,早日凯旋。”
亲卫很快牵来一匹神骏的黑马,通体乌黑发亮,唯有四蹄雪白,正是吴三桂的坐骑踏雪乌骓。穆青岚见状,眼中满是感激,再次跪地行礼:“多谢将军!末将定不负将军厚望,不负此马!”
凌霜也上前一步,一身水师劲装,英姿飒爽:“将军,南线交给我,定在半年内平定江南,收复台湾,让将军无后顾之忧!”她性格沉稳,不善言辞,却字字千钧,透着十足的自信。
吴三桂点头,语气带着几分叮嘱:“凌霜,你精通水战,南线水师由你统领,我极为放心。但江南士族众多,民心复杂,不可一味强攻。楚嫣然、苏婉清随你同行,负责招抚南明宗室与士族,推行新政,安抚民心。记住,得民心者得天下,江南是富庶之地,稳定后方,对我军北伐至关重要。”
“末将明白!”凌霜拱手应道。
楚嫣然与苏婉清也上前领命,两人一擅政务,一精文化,正是安抚江南的最佳人选。
随后,吴三桂看向其余众人,明确分工:“沈落雁留守北京,总揽全国军政,协调南北两线后勤补给,处理日常政务;白芷薇继续坐镇医疗营,救治北伐伤员,同时培训医护人员,待时机成熟,向全国推广医疗体系;叶轻眉坐镇江南,统筹粮草、军械供应,确保南北两线军需无虞;苏凝香派遣情报小队,分别随南北两军出征,提前渗透敌军腹地,收集情报,为大军作战提供支持。”
“遵命!”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大殿内回荡,透着众志成城的决心。
御前会议结束后,众将各自散去,着手准备出征事宜。紫禁城内外顿时忙碌起来,士兵们整理行囊,检修军械,粮草源源不断地从粮仓运往军营,整个北京都笼罩在一种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
临行前夜,北京城外的校场上,灯火通明。北线五万骑兵整齐列队,战马嘶鸣,铠甲铿锵,气势如虹。穆青岚一身戎装,骑在踏雪乌骓上,目光坚定地望着前方。纳兰沁站在她身旁,一身戎装,脸上带着几分凝重。
吴三桂亲自前来送行,身后跟着沈落雁等人。他走到穆青岚面前,递过一壶酒:“青岚,此去东北,路途艰险,严寒刺骨,务必保重身体。粮草与御寒衣物,我已命叶轻眉加急运送,援军也会随后赶到。切记,稳扎稳打,不可冒进。”
穆青岚接过酒壶,仰头一饮而尽,将酒壶掷于地上,语气激昂:“将军放心!末将此去,定要踏平盛京,活捉顺治,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她转身看向身后的将士们,高声喊道,“将士们!随我北上,斩尽胡虏,还天下一个太平!”
“斩尽胡虏,还天下太平!”五万骑兵齐声高呼,声音震彻夜空,气势磅礴。
吴三桂看着这一幕,眼中闪过一丝动容。他抬手,示意将士们安静:“将士们,你们是新朝的精锐,是天下百姓的希望。此行北上,不仅是为了肃清残敌,更是为了守护我们的家园,让各族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在京城等候你们凯旋,届时,定当论功行赏,共享太平!”
“誓死追随将军!”将士们再次高呼,士气达到顶峰。
与此同时,长江口岸,南线三万水师也已整装待发。战船排列整齐,帆影林立,灯火映照在江面上,波光粼粼。凌霜站在旗舰船头,望着身后的水师将士,神色沉稳。楚嫣然与苏婉清站在她身旁,两人一身轻装,带着几分书卷气,却也透着坚定。
吴三桂安顿好北线事宜后,连夜赶来送行。他登上旗舰,对凌霜道:“凌霜,江南水路复杂,郑经水师实力不弱,务必小心谨慎。苏凝香的情报小队已提前出发,会为你提供敌军部署情报。楚嫣然与苏婉清精通政务与文化,遇事多与她们商议,安抚民心为重。”
凌霜点头,语气坚定:“将军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早日平定江南,收复台湾。”
苏婉清上前一步,轻声道:“将军放心,我与嫣然姐姐会尽力安抚江南民心,推行新政,为大军稳定后方。”
楚嫣然也道:“将军安心北伐,江南之事,交给我们,定不会让你失望。”
吴三桂看着三人,心中稍定。他抬手,示意水师出发。凌霜一声令下,旗舰升起风帆,号角长鸣,三万水师战船依次起航,顺着长江东下,船头劈开江水,驶向江南。
夜色中,南北两路大军同时开拔,一路北上,一路东下,像两把利剑,直指残余的敌对势力。
吴三桂站在长江岸边,望着水师战船远去的身影,心中百感交集。这是统一全国的关键一战,他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身后,沈落雁悄然走来,轻声道:“将军,放心吧,青岚与凌霜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将才,加上众姐妹相助,南北两线定会传来捷报。”
吴三桂回头,看着沈落雁,眼中闪过一丝暖意。自从山海关起兵以来,沈落雁始终陪伴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分忧解难,是他最坚实的后盾。他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几分感慨:“落雁,辛苦你了。北京是新朝的中枢,留守之事,千头万绪,全靠你了。”
沈落雁微微一笑,眼中带着坚定:“将军放心,我定会守好后方,确保南北两线后勤无忧,等你统一全国,登基称帝,开创盛世。”
两人并肩站在岸边,望着远方的灯火,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夜色渐深,江风吹拂着他们的衣衫,带来几分凉意,却吹不散他们心中的热血与决心。
北京城头,沈落雁独自站在城楼上,望着南北两路大军远去的方向,身影显得格外挺拔。她知道,这是一场关乎新朝命运的决战,容不得半点差错。她转身望向城内的灯火,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开始有条不紊地处理各项政务,为南北两线大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