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慕白刚从冷库出来,手里的包装样品还带着点凉意。他正低头看着标签上的编号,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村部座机。
“李主任,邮局送来个大信封,外面印着洋文,盖着红章。”老赵头的声音在听筒里有点发颤,“我看不像诈骗信,要不你来瞅瞅?”
“我马上到。”他把样品放进包里,顺手拍了拍裤子上的灰。
村委会门口,老赵头捧着个牛皮纸信封等在那儿,像捧着块刚出锅的烫红薯,来回换着手拿。见李慕白来了,立马递过去:“你看这章,红的,还有个小国旗图案,像是使馆那种。”
李慕白接过信封,翻来一看,正面印着一串外文,落款是“布鲁塞尔国际生态农业促进会”,右下角确实有个中国驻外使馆商务处的推荐章。他没急着拆,先摸了摸厚度——挺厚,不像是广告。
“先开会。”他说。
十分钟后,村委会会议室里,四个人围坐在旧木桌旁。苏婉清戴着眼镜,把信封里的东西一张张摊开:邀请函、展会日程、参会须知,还有一份中文版的参展申请表。
“国际农产品展销会?”王铁柱瞪着眼,“咱们这青菜萝卜,还能出国卖?”
“不是卖,是展。”李慕白纠正,“人家是邀请我们去展示,不是当场摆摊吆喝。”
“那也得花钱啊。”王铁柱掰手指,“机票、展位、翻译……随便一项都得几万起跳。咱合作社账上可没这笔预算。”
苏婉清点头:“而且语言不通,流程不熟,万一闹出误会,反而影响医院合作的口碑。”
老支书一直没说话,这时慢悠悠点了烟袋,磕了磕灰:“我年轻时在县外贸局见过这种事。国外办会,听着风光,其实门道多。轻了说是去露脸,重了说是替人站台。咱们得搞清楚,这是请咱们去当主角,还是去凑数。”
李慕白听完,没反驳,也没急着解释。他掏出手机,拨通了邀请函上留的北京联络电话。
电话响了三声,接通了。对方是个男声,语气平稳:“您好,这里是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协办项目办公室。”
李慕白报上名字和来意,对方很快查到了记录:“李慕白同志,您所在的双河村合作社已被列入‘中国优质农产品海外推广试点单位’名单,本次展会由我方联合驻外使馆共同组织,旨在推动地方特色农业品牌走向国际。您的邀请函真实有效,后续会有专人对接参展事宜。”
挂了电话,屋里静了几秒。
王铁柱第一个开口:“……还真不是骗子?”
“比真金还真。”李慕白把手机放桌上,“这是国家项目。”
苏婉清摘下眼镜擦了擦:“那咱们……真要去?”
“去。”李慕白说,“但不是现在就打包出发。咱们得先搞清楚,拿什么去,怎么去,去了能不能站住脚。”
老支书吐了口烟:“你心里有谱了?”
“有一点。”他翻开笔记本,“医院合作让我们把标准立起来了,冷链、追溯、包装,样样都经得起查。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标准,能不能扛得住国际运输?”
王铁柱挠头:“国外的路比咱村道还烂?”
“不是路的问题。”李慕白说,“是时间。海运十五天起步,加上装卸、清关、配送,全程可能二十天。温差、湿度、震动,全都在考验包装。咱们现在用的箱子,在国内七天没问题,可放到国外,说不定还没到货就散了架。”
苏婉清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得提前测试?”
“对。”他合上本子,“所以我得再试一次。”
散会后,天已擦黑。其他人陆续离开,李慕白独自回到房间,锁好门,坐到床边闭眼。
意识一沉,绿意浮现。
灵田比之前大了一圈,边界清晰,地面平整。空中那行字还在:“能量积蓄达标,空间升级启动。非生命体时间加速功能解锁,倒计时72小时。”
他没多看,直接从包里取出一份刚设计的出口级包装箱样品——双层瓦楞纸,加防水涂层,四角加固,专为长途运输设计。他把箱子放进去,设定“七十二倍速”,模拟“十五天海运+五天陆运”的温湿度波动环境,启动。
三分钟后,取出。
箱子外观完好,没变形,没发霉,封口胶依然紧实。他用力按了按箱角,结构稳固。打开盖子,内衬干燥,无水汽凝结。
他又取出一张测试记录纸,同样放进空间,设定七十二倍速,运行三十秒。
拿出来时,纸张边缘微卷,字迹略晕,像存放月余的老文件,但内容清晰可读。
“行了。”他点点头,把东西收好。
回到现实,他打开台灯,在笔记本上写下:
《出口包装预老化测试方案(草案)》
测试对象:瓦楞纸箱、塑料托盘、真空袋、封箱胶带
加速倍数:72倍
模拟周期:20天国际运输
检查项:结构强度、密封性、防潮性、标签耐久度
判定标准:无破损、无霉变、信息可辨
写完,他靠在椅背上,盯着天花板。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参展。这是把双河村的标准,搬到国际台面上去比。
第二天一早,苏婉清来办公室送新台账时,发现李慕白已经到了。桌上摊着邀请函复印件,旁边是那份刚出炉的测试方案。
“你昨晚又进空间了?”她问。
“嗯。”他递过测试记录,“你看这个纸,实际才放了三十秒,效果相当于放了二十天。咱们以后发货前,所有包装都得过这一关。”
苏婉清翻了翻数据,眉头渐渐舒展:“这要是能推广,以后连仓储测试都不用等真实时间了。”
“不止包装。”李慕白说,“药材储存、蔬菜保鲜期、甚至农具老化——全都能提前看结果。”
王铁柱这时候撞开门,手里拎着个饭盒:“我听说你要搞国际大事?那我得提前练英语不?”
“不用。”李慕白笑,“你只要记住一句话就行。”
“啥?”
“这菜,是我们村一棵一棵种出来的。”
王铁柱愣了下,随即咧嘴:“这我熟,闭着眼都能说。”
老支书也来了,站在门口没进来:“昨晚我想了一宿。咱们村,祖祖辈辈种地,没出过县。你要真能把这菜端到外国人饭桌上,不光是赚钱的事。”
李慕白起身:“我知道。这不是卖菜,是立牌子。”
老支书点点头,转身走了。走到院里,忽然回头:“要是真去了,记得带包咱村的土。万一人家问你这菜为啥好吃,你就说——根在这儿。”
中午,李慕白把测试方案打印出来,贴在村委会公告栏上。标题加粗:“出口包装稳定性预检流程启动”。
下午,他重新拨通北京那边的电话,确认参展意向。
“我们参加。”他说,“但需要时间准备。”
对方很爽快:“理解。给你们一个月筹备期,后续会有材料清单和展位安排。”
挂了电话,他坐在办公室没动。
窗外天色渐暗,村委会的灯一盏盏亮起来。他手里捏着邀请函,指尖轻轻摩挲着那个会标——绿色麦穗环绕地球。
他翻开笔记本,在测试方案最后加了一行:
“第一步:让包装过关。
第二步:让产品说话。
第三步:让世界知道,中国村里,有人种菜,种到了标准的顶端。”
笔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
“这一步,不只是卖菜。”
桌角,那张刚打印好的测试方案静静躺着,边角被风吹得微微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