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征之矛内部的空气带着循环系统过滤后的微凉,以及金属、能量液和无数生命体残留信息素混合的复杂气味。
林莽身着灰银色防护服,如同一个灰色的幽灵,融入d区码头通往核心区域的人流中。
他的目标明确而迫切——找到将精神力转化为纯净生命能量的可行方法,这是完成窃生者密酿的最后一块,也是最关键的一块拼图。
他首先直奔功勋商城。冰冷的界面流光闪烁,商品列表令人眼花缭乱。
他仔细筛选着与“精神力”、“能量转化”、“生命能量”相关的条目。
结果令人失望。
【高级精神能量聚焦器】:可将精神力高度集中,提升特定技能威力或进行精密能量操控。与生命能量转化无关。
【强效生命复苏药剂】:直接补充生命值,蕴含预先制备的生命能量,非转化装置。
【心念力场稳定装置】:用于对抗精神污染,稳定心念波动,不涉及能量形态转换。
【生物能量调和剂】:辅助不同属性生物能量在体内共存的药剂,非转化媒介。
一连串搜索下来,几乎所有相关设备或物品,要么是作用于精神力的如聚焦、防护的“使用端”,要么是作为补充药剂生命能量的“成品端”,恰恰缺少了最关键的“转化端”技术。
仿佛清理者系统的科技树,在“精神侧”与“生命侧”之间,存在着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他不死心,又耗费贡献点连接上堡垒内部的高级数据库检索终端,输入了更详细的关键词。
检索结果依旧寥寥。
少数几篇涉及能量本质转化的论文,要么权限要求极高,要么就是语焉不详的猜想和残缺的数据碎片。
一条来自前“净化者系统”的残缺记录提及“生命能源于意识火花之燃烬”,但后续具体方法完全缺失。
系统之路,似乎走不通了。
林莽站在人来人往的通道边缘,冰冷的金属墙壁映照出他略显沉寂的身影。
一种熟悉的阻滞感涌上心头。
难道真要冒险尝试分析实验室推测的那个高风险方案——利用掌控残件和纳米系统强行转化?
他想到了精神海受损甚至纳米系统被污染的可能,立刻否决了这个念头。
窃生者密酿追求的是稳定、本源的强化,容不得这种根基性的风险。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系统的理念,是科技、是强化、是秩序,倾向于“造物”和“控制”。
而窃生者密酿这份配方,源自那对神秘的共鸣骨片,很大可能是与诡墟本身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原住民”遗产!
原住民的配方,自然要用原住民的办法来解决!
系统科技无法转化精神与生命能量,不代表这方天地本身没有这种转化的“天然”机制!
就像地脉吮吸藤能汲取地脉精华凝结“血囊”一样,这诡墟之中,难道就没有某种本土生物,天生就拥有调和、转化不同能量形态的能力?
想到这里,林莽豁然开朗。
他之前的思维一直被局限在“系统商城”和“实验室技术”的框架里。
而对此研究最深的,无疑是倡导“引导与共生”的苏娴和李慕文。
他们长期与诡墟植物打交道,试图理解并利用这片土地的生态法则,他们对诡墟本土生物的认知,远超常人。
必须联系苏娴。
他立刻返回龙蛸号,启动了加密通讯设备。
信号发出后,等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加密频道终于被接通。
“林莽?”
苏娴的声音传来,依旧温和沉静,但背景音似乎有些不同,隐约能听到细微的、类似岩石摩擦和低沉共鸣的声响,仿佛她正身处某个地下空间:
“你还在锈蚀回廊?这边最近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我已离开回廊,目前在‘远征之矛’。”
林莽言简意赅:“苏大师,冒昧打扰,有一个关键问题想向您请教。”
“哦?‘远征之矛’……看来你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苏娴语气微动:“请讲。”
“关于‘9号生命’……我卡在了精神力转化生命能量这一步。”
林莽没有提及窃生者密酿的秘密,但相信苏娴能明白:“系统商城和堡垒的技术库中,找不到可行的转化设备或方法。我想,既然配方源于此地,或许这片土地上,本身就存在着解决之道?”
通讯那头陷入了沉默,只有那隐隐的、来自地底的背景音持续着。
片刻后,苏娴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你的直觉很准。我和慕文最近的研究,正好触及了这个领域。系统的技术,在微观和能量的精妙转化上,确实有其盲区。”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深邃:“我们近期在探索一处深层地下生态时,发现了一种极其古老而神奇的本土生物。我们称它为——‘地脉织梦者’。”
“地脉织梦者?”林默重复着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名字。
“是的。它们并非孽兽,也非诡异,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与诡墟大地共生了难以想象岁月的本土原生生物。”
苏娴的描述带着研究者的热忱,
“它们生活在地壳深处,靠近活跃地脉的区域,形态……有些类似巨大的、半透明的蠕虫,但身体是由某种柔软的、内部流淌着光丝的晶质构成。它们的行动极其缓慢,寿命以千年,甚至万年计。”
“寿命如此悠长?”林莽感到惊讶。
在危机四伏的诡墟,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这正是关键所在。”苏娴解释道,“‘地脉织梦者’天生拥有极其强大的精神力,但它们并非用其攻击或防御。
它们依靠一种名为心光螺旋的特殊器官,持续地将自身浩瀚的精神力,缓慢而稳定地转化为最纯粹的生命能量,用以维持它们近乎永恒的沉睡与生长。
这种转化是它们漫长生命的基础,也是它们被称为‘织梦者’的原因——
它们的精神在转化过程中,会无意识地编织出笼罩大片地下区域的、平和而稳固的梦境力场,这种力场甚至能微弱地影响现实,安抚躁动的能量,滋养特定的地下植物。”
“心光螺旋……”林莽捕捉到了关键,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个天然的能量转化核心。
“没错。心光螺旋位于‘地脉织梦者’的头部区域,是其生命与精神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