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长江之畔,昔日清军的水师码头和各大民船码头此刻人声鼎沸,帆樯如林,舳舻相接。缴获、征用、百姓主动献上的各式船只密密麻麻地停泊着,从庞大的旧式战船、笨重的运粮漕船,到轻快的渔船、舢板,数量惊人,足足上万艘,几乎堵塞了江面。
林阳在石达开、左宗棠、韦昌辉以及一众水师将领的簇拥下,登高远眺这片浩荡的“船海”。江风猎猎,吹动他的袍袖。
“我们船只虽众,但是良莠不齐,多为老旧木质帆船,恐难当大任,与洋人炮舰抗衡更是以卵击石。”
石达开面露忧色,他精通水战,深知这些船只的局限性。
左宗棠沉吟:
“的确,北上长江,乃至日后东下与洋人争锋,非坚船利炮不可。要大规模建造新式铁舰,耗时日久,恐怕也来不及。”
林阳微微一笑,成竹在胸:
“二位兄弟所言极是。所以依照本王之意,可以汰弱留强,改造为主,新建为辅。”
他指向那一片船海:
“首先,淘汰所有朽坏不堪、无改造价值的旧船,其木料可充作其他舰船建造。其次,选取船体坚固、吨位较大的漕船、战船,进行重点改造。”
“如何改造?”
韦昌辉问道。
“其一,加装护甲。”
“虽不能完全抵御重炮,但足以应对清军现有火器的射击。”
“其二,动力革新。挑选部分主力船只,拆除部分帆缆,加装蒸汽明轮或螺旋桨推进器!”
“如此一来,无风亦可疾行,进退自如!”
“其三,武器升级。逐步换装仿制的后膛炮、火箭发射巢。”
“形成远近结合、火力层次分明的打击体系。水师士卒,亦需重新操练,熟悉新式火器和战术。”
众人听得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一支无敌舰队在长江上纵横驰骋。
“当然,”
林阳话锋一转
“全新铁甲炮舰的建造亦不能停。武昌、岳阳乃至后方的桂林船厂要全力开工,利用我们现有的钢材和机床,优先建造吃水浅、速度快、火力猛的浅水重炮舰,作为舰队中坚。”
左宗棠眼中精光闪烁:
“妙哉!如此改造与新建并举,短期内即可得一支可观之力!以旧船改造之舰为肉盾和辅助,以新式铁甲炮舰为矛头,足可横扫长江!”
“正是此意!”
林阳点头,
“此事,便由翼王总揽,季高先生统筹物资人力,昌辉兄弟负责安保与遴选可靠工匠,即刻开始!”
命令一下,整个武昌乃至太平军控制下的沿江城镇都如同一个巨大的兵工厂般运转起来。
码头旁,巨大的工棚拔地而起。炉火熊熊,锤声叮当。工匠们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给选中的木船加装一层层奇特的装甲。沉重的蒸汽机被吊装上岸,进行改装测试。崭新的火炮被运上经过加固的甲板。
长江上,经常可以看到冒着黑烟、发出轰鸣的明轮船在进行试航,引得两岸百姓惊呼连连,纷纷跪拜。
与此同时,在更加戒备森严的内河船坞里,一艘艘新建成的钢铁巨兽内河炮舰正在舾装。
庞大的舰队改造计划,在长江之畔如火如荼地展开。太平天国的水师,正以一种超越时代的速度,脱胎换骨,向着钢铁舰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