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走到雍和宫门口时,刘阳明的官服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晨光穿过朱红宫门的缝隙,在青石板上投下狭长的光带,像一条通往未知的路。侍卫见他过来,只是微微颔首 —— 十三阿哥显然打过招呼,连例行的盘问都省了。

偏殿里的檀香比上次更浓郁,十三阿哥正和一个穿紫色官服的中年人说话,见刘阳明进来,笑着招手:“来了?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张廷玉大人,负责《明史》编纂的,以后你们或许有机会共事。”

刘阳明赶紧拱手行礼:“下官刘阳明,见过张大人。”

张廷玉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眼神平和却带着审视,像在打量一件刚出土的文物:“久闻刘编修对历史颇有见解,今日得见,果然年轻有为。”

“张大人谬赞了。” 刘阳明垂下眼帘,不敢与他对视 —— 历史书上说张廷玉是康雍乾三朝元老,以谨慎着称,连康熙都称赞他 “器量纯全,抒诚供职”,跟这种人打交道,半点马虎不得。

十三阿哥摆了摆手,示意张廷玉先去偏厅等候,才转向刘阳明:“皇上还在跟李光地议事,估计得等一阵子。你先在这坐会儿,看看这个。” 他从案上拿起一本线装书,递了过来。

书皮是深蓝色的棉纸,边角已经磨损,上面用正楷写着 “圣谕广训” 四个字,墨迹发黑,显然有些年头了。刘阳明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康熙的御笔朱批,字迹刚劲有力,内容却是告诫百姓要 “孝悌力田,安分守己”。

“这是……”

“是皇上让编的,” 十三阿哥给自己倒了杯茶,热气在他眼前氤氲,“里面是康熙爷的十六条圣谕,加上大臣们的注解,说是要让天下百姓都诵读,以正民风。” 他瞥了眼刘阳明手里的书,“怎么?没见过?”

刘阳明摇摇头。他在博物馆见过《圣谕广训》的刻本,却没仔细读过。此刻指尖划过泛黄的纸页,能感受到纤维的粗糙,还有淡淡的霉味 —— 这是真实流传在清代民间的版本,不是博物馆里隔着玻璃的展品。

“十六条圣谕,条条都是治世良言,” 十三阿哥的声音里带着感慨,“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就说这‘黜异端以崇正学’,现在民间还有人信奉白莲教,偷偷摸摸搞些歪门邪道。”

刘阳明的心猛地一跳。白莲教?他想起历史书上记载的白莲教起义,那是清代中期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虽然现在还没爆发,却已经埋下了隐患。他下意识地想说 “以后会有更大的起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 这种话在十三阿哥面前说,无异于自寻死路。

“刘编修在想什么?” 十三阿哥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

“没…… 没什么,” 刘阳明赶紧合上书,“只是觉得皇上用心良苦,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百姓大多不识字,” 刘阳明找了个安全的话题,“就算有《圣谕广训》,也看不懂,更别说践行了。”

十三阿哥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倒是敢说。李光地也提过类似的建议,说要在各地设义学,教百姓识字,可朝廷没钱,这事就搁置了。” 他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不过你说的有道理,要是百姓都能看懂圣谕,天下或许能太平些。”

刘阳明没接话,只是摩挲着书皮上的褶皱。他突然想起昨天在城隍庙捡到的那半本《圣谕广训》—— 当时它被扔在香炉旁边,被雨水泡得发胀,纸页黏在一起,像块湿透的海绵。他本来想随手丢进垃圾桶,却鬼使神差地捡了回来,现在正躺在他的官服袖袋里。

那半本书的最后几页,有人用毛笔写了些歪歪扭扭的字,像是批注,又像是控诉。其中一句让他印象深刻:“圣谕说‘务本业以定民志’,可苛税重如山,本业如何务?”

“皇上驾到 ——”

太监的唱喏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刘阳明赶紧起身,跟着十三阿哥走到门口迎驾。明黄色的轿帘被掀开,康熙走出来的瞬间,偏殿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老人今天穿了件石青色常服,没戴帽子,鬓角的白发在晨光里格外醒目。

“你就是刘阳明?” 康熙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比上次在太和殿温和了些,却依旧带着帝王的威严。

“是,微臣刘阳明。” 刘阳明跪地磕头,额头几乎碰到地面。

“起来吧,” 康熙走到案前坐下,拿起十三阿哥刚才看的奏折,“李光地说你对西北战事有见解?”

“微臣不敢称有见解,只是……”

“只是什么?” 康熙放下奏折,指尖在案上轻轻敲击,“但说无妨。”

刘阳明深吸一口气,把昨天跟李光地说的那套说辞又复述了一遍,只是这次没提 “改进驿站”,只说要 “分化准噶尔部与沙俄的联盟”。他注意到康熙的眉头渐渐舒展,张廷玉站在一旁,手里的毛笔始终没动 —— 显然这些建议已经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说得不错,” 康熙突然话锋一转,“听说你还说过,有不用油的灯?”

刘阳明的后背瞬间沁出冷汗。他没想到康熙连这种小事都知道,赶紧跪下请罪:“微臣失言,那是…… 那是微臣胡言乱语,望皇上恕罪!”

“起来吧,” 康熙的笑声带着一丝戏谑,“朕也没说要治你的罪。倒是好奇,你说的那种灯,到底是什么样子?”

刘阳明僵在原地,进退两难。说吧,怕被当成妖人;不说,又违逆了圣意。他瞥了眼十三阿哥,对方悄悄给他使了个眼色,示意他赶紧岔开话题。

“回皇上,” 刘阳明定了定神,“那只是微臣的胡思乱想,当不得真。倒是微臣昨天在城隍庙捡到半本《圣谕广训》,见上面有百姓批注,说…… 说苛税太重,难以生存,微臣觉得……”

“哦?” 康熙的兴趣果然被转移了,“百姓有何批注?拿来给朕看看。”

刘阳明赶紧从袖袋里掏出那半本《圣谕广训》,双手奉上。康熙翻开一看,眉头渐渐皱了起来,尤其是看到 “苛税重如山” 那句时,脸色沉得像要下雨。

“张廷玉,” 康熙把书扔给他,“你看看,这就是朕的子民?朕减轻赋税,他们却还说苛税重?”

张廷玉快速翻了几页,拱手道:“皇上息怒。这些批注恐怕是别有用心之人伪造的,想借此煽动民心。百姓愚昧,容易被蛊惑。”

“愚昧?” 康熙冷笑一声,“朕看是你们这些大臣蒙蔽圣听!去年江南水灾,朕明明下旨免税,可奏折却说百姓‘感恩戴德,踊跃纳粮’,这又是怎么回事?”

张廷玉的额头渗出冷汗,赶紧跪下:“微臣失职,请皇上降罪!”

十三阿哥也跟着跪下:“此事也有微臣的责任,未能及时察觉。”

刘阳明看着眼前的变故,心脏狂跳不止。他没想到自己捡来的半本书,竟然引发了这么大的风波。他想跟着跪下,却被康熙拦住了:“你不用跪。你能捡到这本书,说明你还肯关注民间疾苦,比某些只知道歌功颂德的大臣强。”

“皇上谬赞。” 刘阳明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康熙叹了口气,重新拿起那半本《圣谕广训》,指尖划过那些歪歪扭扭的批注:“朕登基以来,自问从未亏待百姓,减免赋税的次数比前朝多了三倍,可为什么还有人说苛税重?” 他看向刘阳明,“你来说说。”

刘阳明的大脑飞速运转。他知道清代的赋税虽然表面上比明代轻,却有各种苛捐杂税,比如 “火耗”“平余”,这些都是官员盘剥百姓的手段。可这些话他不敢直说,只能委婉道:“微臣觉得,或许是中间环节出了问题。皇上的仁政到了地方,可能被层层盘剥,百姓实际得到的好处,怕是不及皇上本意的十分之一。”

康熙沉默了。晨光透过窗棂照在他脸上,能看到皱纹里的疲惫。过了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传旨下去,让各省巡抚严查赋税征收,如有盘剥百姓者,严惩不贷。”

“皇上圣明!” 张廷玉和十三阿哥齐声喊道。

刘阳明也跟着磕头,心里却五味杂陈。他不过是随口一提,竟然真的影响了康熙的决策。这让他既兴奋又惶恐 —— 历史原来这么容易被改变,而改变历史的代价,他根本无法预料。

离开雍和宫时,日头已经升到头顶。刘阳明手里还攥着那半本《圣谕广训》,纸页被汗水浸得发皱。十三阿哥送他到门口,拍着他的肩膀:“你呀,胆子真是越来越大,连这种话都敢跟皇上说。”

“也是皇上圣明,” 刘阳明苦笑,“换了别的皇上,微臣怕是已经掉脑袋了。”

“这倒是,” 十三阿哥笑了笑,“不过你也别掉以轻心,八爷党肯定会借这事做文章,说你蛊惑圣听。这段时间低调些,少去天桥那种人多眼杂的地方。”

“微臣明白。”

走到翰林院门口,刘阳明突然停住脚步。他看着手里的《圣谕广训》,突然觉得这本书沉甸甸的,比那五十两赏银还重。这上面不仅有康熙的圣谕,有大臣的注解,还有百姓的血泪 ——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不是史书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呼吸、有呐喊的生命。

沈德潜正在门口等他,见他手里的书,眉头皱了起来:“你怎么还拿着这东西?不知道现在风声紧吗?”

“沈大人,” 刘阳明看着他,突然问道,“您说,百姓为什么要在圣谕上写那些批注?他们就不怕被治罪吗?”

沈德潜愣了一下,随即叹了口气:“怕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吧。这世上,谁不想安安分分过日子?可苛税重,徭役多,有时候活着,比死还难。” 他拍了拍刘阳明的肩膀,“别想太多了,赶紧把书烧了,免得惹祸上身。”

刘阳明点点头,却没照做。他把书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像揣着个滚烫的秘密。他知道,这本书他不能烧,这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声音,是他必须倾听的呐喊。

回到厢房,刘阳明把《圣谕广训》藏在柜子最深处,上面压着厚厚的奏折。他翻开一本西北战事的军报,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康熙的话:“朕自问从未亏待百姓……”

他突然明白,历史的悲剧往往不是因为暴君,而是因为统治者的 “自问” 与百姓的 “实际” 之间,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鸿沟。而他,一个来自三百年后的旁观者,或许就是那道鸿沟上架起的一座小桥 —— 虽然脆弱,却能让两边的声音,多一丝被听见的可能。

窗外的蝉鸣渐渐响亮起来,阳光透过窗棂,在奏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刘阳明深吸一口气,拿起毛笔,蘸了蘸墨,在空白的纸页上,写下了第一行字:“康熙五十九年夏,观《圣谕广训》,知百姓苦……”

他不知道这行字会被谁看到,也不知道会引发什么后果。他只知道,自己必须写下来,必须记住这一刻的感受 ——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他不仅要活下去,还要学着去理解,去倾听,去做些什么,哪怕只是写下这一行字。

因为他知道,这或许就是他穿越的意义。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