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浩继续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于此同时,各朝各代的天空之中,天幕上的文字缓缓展开,
【新龙国如何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全面复兴?】
大秦,
巍峨的宫殿之中,始皇帝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凝视着天幕之中缓缓浮现的文字,
“龙国全面复兴?”
嬴政轻声呢喃,嘴角泛起一抹饶有兴致的微笑,
“这个倒是有些意思。”
他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先祖嬴渠梁,那位雄才大略的君主,正是因为坚定地支持商鞅变法,才使得大秦逐渐崛起,最终成就了如今的霸业。
“只是不知这后世的龙国,是否也是通过变法而强大起来的呢?”
嬴政的心中涌起一丝好奇,他急切地想要知道这个答案。
大汉。
光武帝刘秀也同样被天幕中的文字所吸引。
他激动地从椅上站了起来,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全面复兴?龙国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壮举的呢?
寡人倒是好奇的很!”
刘秀高声说道,声音在宫殿中回荡。
一旁的卓茂见状,微微一笑,轻声说道:
“陛下,说不定我们还能从这段视频之中借鉴到一些有用的经验呢。”
大唐时期,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凝视着天幕之中的视频,仿佛能透过那画面看到国家的未来。
他缓缓地挥了挥衣袖,然后开口说道:
“各位爱卿,今日朕想与你们探讨一下,一个国家要强大复兴的关键究竟是什么呢?”
朝堂之上,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应答。
过了一会儿,杜如晦站了起来,他沉思片刻后说道:
“陛下,微臣认为一个国家的复兴,关键在于人才的选拔。
只有拥有众多贤能之士,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同时,强大的军队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国家的保障。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君主的贤能,只有贤明的君主才能引领国家走向复兴之路。”
李世民微微颔首,表示对杜如晦的观点有所认同。
就在这时,魏征也站起身来,面带微笑地说道:
“陛下,微臣也有一些愚见。
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一个国家的复兴,不仅取决于君主的贤能,更在于民众的支持和参与。
只有当君主以民为本,关心民生,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李世民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色,他频频点头,对魏征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
【三十年时间完成了以下任务,一,全民扫盲
新龙国成立后,10个人里8个文盲。他们就算被人套路,也会感恩戴德的帮人数钱。
要让全国5.4亿人认识汉字,谈何容易?】
大唐时期,李世民站在宫殿前,仰望着天空中的文字,他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
“什么?扫盲?所有人都识字?这怎么可能?”
他喃喃自语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在他的认知中,新龙国的人口众多,达到了惊人的 5.4亿。
要让这么多人都识字,简直是一项难以想象的任务。
他不禁开始思考,究竟是怎样的教育体系和方法,能够实现如此高的识字率呢?
是有特殊的学校吗?还是有普及的教育政策?
大明,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着天幕之中的文字,笑了出来,
“哈哈哈!要让全部人都识字?这怎么可能啊!要知道文字笔画众多,人人都认识?那岂不是人人都能参加科举?”
宋濂摸着胡须,眼底闪过一丝诧异,
“人人都都识字?老夫从未听说过有那个朝代能够做到人人都识字?
读书识字需要很多银钱,若是普通人家怎么可人人都上得起学?
这如何能做到?”
视频继续,
【军队教员发明了“速成识字法”,利用注音符号作为辅助工具,快速教授常用汉字。
该方法后被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成为扫盲的核心方法。
1952年,全国各地成立了大量的扫盲识字班,夜校,人们利用劳动之余的时间在田间地头,车间学习认字...
到2000年,龙国官府宣布基本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的战略目标,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
大秦,咸阳城内,始皇帝看着天幕之中的文字,眉头微动,脸上满是诧异,
“不到区区50年的时间里,文盲率就下降到5%?这是如何做到的?
那岂不是说就算是农家地头种地的老大爷都识字?”
李斯倒吸了一口凉气,“陛下,这么说就算是深宫之中的妇孺和宫女太监几乎人人都识字?
微臣不敢想,若是这么多人识字,岂不是出现了大批的人才?那国家岂不是更加繁荣?”
大汉。
汉武帝站在宫殿之中,仰头凝视着天幕之中的视频,他的心情异常激动,难以自抑。
“董爱卿,你听到了吗?”
汉武帝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
“龙国竟然只用不到50年的时间就将识字率提高到了 5%!
这意味着几乎每个人都能识字啊!”
董仲舒站在一旁,同样满脸震惊,他瞪大了眼睛,仿佛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话。
“陛下,这实在是令人难以置信!”
董仲舒感叹道,
“若是人人都识字,那儒家学说岂不是人人都能学习?如此一来,国家必定会涌现出大批的人才!”
他越说越激动,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这简直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壮举!龙国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竟然能让 5.4 亿人,除去婴孩,包括老人、妇女、农民、商人等等,都能识字!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件事情啊!”
汉武帝连连点头,眼中闪烁着钦佩和赞赏的光芒,
“这样的君王,当之无愧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