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姜明并没有给她这个机会,他挡在门外,纹丝不动。
姜明对李嫂一直心存不满,觉得她过于市侩且不知感恩。
她租了楼下的店铺三四年,却从未在节日探望过姜母。
只在有农村亲戚来访时,才借花献佛,送些土特产,却大肆宣扬自己的慷慨。
这让姜明感到非常不满和不屑一顾。
姜明对家中的琐碎事务并不知情,那时他正在部队服役。
偶尔回家探亲时,会听到大嫂提及一些家中事务。
但眼前发生的这件事,让他难以接受。
面对李嫂的诉求,他坚定表态,必须搬家。
李嫂试图以多年在此做生意为由进行挽留,但姜明态度坚决。
他表示,虽然母亲只是轻微受伤,但李丹的行为让他无法信任,他不能冒任何风险。
更何况,东风街即将拆迁的传闻让他更不想在这个时候承担风险。
李嫂这些年虽然得到不少好处,但不能一直贪婪无度。
当李嫂哭闹时,大嫂忍无可忍,站出来替姜明说话,表示这是他们家族的房子,有权决定租给谁。
情绪激动之下,李嫂与大嫂开始争吵,引来邻居围观。
大哥试图调解,但大嫂愤怒地表示要让李嫂知道她不是好惹的。
李嫂听完后愤愤不平,“姓王的,你在说我什么?有种你过来,我不怕你!”
姜明听到二人争执愈发激烈,立即出声制止:“够了!”
果如他所料,世界上真的存在像李嫂这样的人。
你对她的百般好,她会觉得是理所当然,甚至不知感恩。
一旦你收回这些好处,她就会反咬一口,认为你亏欠了她。
今日母亲给予的好处被我这个做儿子的收回,李嫂竟然上门 ** !
李嫂面对姜明的强硬态度,虽然气势有所减弱,但依然强硬。
姜明平静地说:“李嫂,合同已经到期,是否续约是我的权利。
如果你不满,可以走法律途径。
我们家待你不薄,你自己心中有数。”
李嫂权衡之后退一步,“行,不租也行,但你必须给我说法。”
姜明挑眉,“说法?什么说法?”
李嫂直言不讳,“三十万,你必须赔偿我三十万!”
她看出姜明决心收回店面,于是也不再顾忌。
大嫂几乎被气炸,“赔你三十万?你凭什么?”
如果不是丈夫拉着,她肯定要上前理论。
姜明试图冷静应对,“李嫂,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李嫂开始列举她的要求,“店面的装修费用,这些年的装修不止一轮,还有客源损失费,我们需要搬到新店,会失去老顾客,这也是一笔损失。
你必须赔偿!”
面对李嫂的无理要求,姜明一时语塞。
他第一次遇到如此胡搅蛮缠的人。
姜妈妈坐在一旁沉默不语,原本想等适当的时候再劝儿子几句,但听到李嫂的狮子大开口也生气了。
她终于理解了以前大儿媳说的“李嫂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
这么多年的帮助竟然养出仇家!
就在姜明尴尬应对之际,背后有人拉了他一把。
他回头一看是林婉。
林婉让他先回去休息,这里交给她处理。
她面对李嫂时气场强大起来。
她双臂抱在胸前说:“李嫂,你想要钱是吗?我来跟你谈。”
面对林婉的强硬态度,李嫂开始有些躲闪。
“你?你还没和姜明结婚就管姜家的事吗?”
遇见张牙舞爪的姜家大嫂,她反倒镇定自若。
面对纸老虎般的对手,她明白只要有必要,一场争斗就能解决事情。
而对于姜明的女朋友林婉,她的态度却变得谨慎起来。
因为林婉与她过去遇到的人截然不同,尤其是那双似乎能洞察人心的眼睛,让她感到不安。
林婉微笑着询问姜明是否能做主,姜母在旁边笑称她是自己认定的干女儿,姜家的事她都能做主。
这让一旁的大嫂感到不满,婆婆明显偏袒林婉。
但她选择隐忍,将不满藏在心底。
林婉接过大哥递来的租赁合同,快速浏览并指出了其中的关键内容。
面对李嫂的胡搅蛮缠和无理要求,她毫不畏惧地表示装修期给予的三个月免租期已经足够公平,装修费用不应由他们承担。
李嫂气势汹汹地反驳,但林婉毫不退缩。
此时,李哥和李丹出现。
李哥并不知道李嫂的来意,尴尬地训斥了她一顿。
面对李嫂的胡搅蛮缠和坚持要求说法,李哥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应对。
在情感上,他不愿意和姜家人闹僵,但在心理上又有些纵容媳妇的冲动心理。
林婉从容面对这一家庭矛盾 ** 。
两家因为李丹的事情撕破了脸,没必要再顾忌面子和金钱之间的权衡,显然得不偿失。
对于姜明提出的搬家要求,他们为何要无条件服从?事情的起因是李丹和苗大庆的冲突,若不是姜明介入,事情也不会牵连到姜妈妈。
最后的结局却是他们夫妇必须离开,这让两口子难以接受。
李嫂得知事情经过后情绪激动,大声哭闹,指责姜家欺负人。
李哥在一旁故作劝解,实则观望。
姜明对此只是微笑并不回应。
李丹在一旁感到尴尬和无奈,尝试劝解自己的嫂子。
然而李嫂却越说越气,甚至指责李丹被姜家老二迷惑。
围观的人对此议论纷纷。
林婉面对李嫂的胡闹感到有些无奈。
她提出愿意承担装修费用,作为解决方案。
大嫂皱眉示意大哥上前拦住林婉,不让她说出某些事情。
这类事情显然不适合让李嫂随便发表意见。
大哥因顾及小明的面子而犹豫不前。
李嫂急切地追问林婉的话是否属实,林婉提出要求看到装修发票才能决定是否赔偿费用。
李嫂却装傻充愣,甚至直接说自己找不到发票。
面对这种态度,林婉并未失去耐心,反而提议写一份房租补充协议来解决此事。
李嫂因为终于看到拿到钱的可能而欣喜不已,面对林婉提供的协议并没有多少怀疑。
李哥正欲签字时,李丹上前阻止,认为他们不能背弃良心接受这份钱,质问他们是否愿意为了这笔利益失去对姜家的感恩之情。
面对这样的斥责,李哥内心陷入矛盾挣扎。
李嫂被欲望占据理智,上前推搡李丹,咒骂她向着外人。
李丹被推搡后转向林婉,坚决表示某些钱不能出。
林婉感到意外,但李丹坚持。
李嫂愤怒,欲动手,被姜明阻止。
李嫂讪讪一笑,认为有人给林婉撑腰。
李丹内心五味杂陈,因她的事导致哥哥一家与姜家矛盾。
同时,林婉的宽容让她感到愧疚。
李哥签完字后,李嫂向林婉询问是否没问题。
林婉接过文件表示没问题后,提出需要算账。
李嫂不解,林婉解释按照协议是联合经营,需要清算账目。
李嫂被绕晕,询问联合经营的具体含义。
林婉解释联合经营的含义,指出李家用房租入股,她用装修费入股,共同经营火锅店。
计算后提出利润应占六成半的提议。
火锅店日常翻台率和人均消费可观,因此提出此方案。
林婉揭露餐饮业的纯利润约为三成,经过四年的经营,预计总利润将达到八十万。
按照分配协议,姜明和李嫂应得的收入为五十万。
扣除林婉投资的三十万装修费用后,李嫂还需补偿林婉二十万。
这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鸦雀无声,尤其是姜明,他对这类账目并不擅长,被林婉的话语绕得有些晕。
他困惑于如何计算后,反而似乎多赚了二十万。
李嫂对此无法接受,她坚决否认这些计算,表示拒绝接受联合经营的决定。
林婉强硬地回应,白纸黑字的合同上有李嫂的签名,她不能否认。
她还指出货币有贬值率,三十万的本钱在四年后可能已亏本。
真正的利润可能比林婉说的还要多,如果算上酒水收入,可能接近一百万。
李嫂心如刀绞,她的抽屉里有本账簿,与林婉的描述几乎完全一致。
他们在天州赚的钱虽多,却是辛苦钱。
每天凌晨就去菜市场进货,中午开始营业,一直忙到深夜才休息。
相比之下,白领们坐在办公室吹空调的收入都比他们高。
为何这些钱在林婉口中成了姜家的?李嫂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她脸色青白交加,坚决否认林婉的说法。
林婉对此置之不理,决定给公司的律师和会计打电话进行账目清算。
李嫂情绪失控,上前攻击林婉。
场面混乱中,林婉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姜明上前扶起她并推开李嫂。
他面色严肃地质问李嫂为何在讹钱时那么痛快,而面对要分账时却反悔?道理在姜明心里明白,只是李嫂心有不甘而已。
姜妈妈一家每年仅凭房租收入数万元,每日无须劳作,引发邻居李嫂的嫉妒与不解。
究竟凭什么他们一家能如此轻松享受收入?这一日,李嫂带着丈夫上门质问姜明。
姜明冷漠地回应,表示理解李嫂的不服气,并提及他们夫妻从农村到大城市的艰辛,以及母亲对他们的关照。
他强调,这是母亲的宽容而非软弱。
他不欠任何人,尤其是李嫂没有理由指责他们。
他尊重凭借本事赚钱的人,但对于那些妄想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利的人,他坚决反对。
他提及与警署的关系,并提到上次与朋友的对话被李嫂听见。
李嫂听到警署关系后心生恐惧。
姜明无视虚张声势的威胁,表示有人上门索要巨额钱财的行为不可容忍。
大熊进一步施压使夫妻二人惊慌失措,最后请求他们离开时直呼是误会并不值得报警处理。
当矛盾愈演愈烈时,李嫂甚至尝试动手,触及了姜明的底线。
面对这种情况,姜妈妈也只能无奈叹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样的矛盾。
她心软,深知小儿子的性格。
平日里,她待人友善,无论是邻居还是街坊,只要有人需要帮助,她总是二话不说就伸出援手。
对于她的话,周围的人也绝不敢有丝毫违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