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的身影没入岭南潮湿的夜色,肩负着苏轼最新的发现与沉重的预警,踏上了危机四伏的北归之路。而雷州营地,在经历了火攻未遂的惊险后,气氛愈发凝重。苏轼深知,下一次袭击可能随时来临,且手段将更加酷烈。
“不能坐以待毙,绩效安全需主动出击。”苏轼召集护卫首领与几位核心僚属,连夜商议,“对方熟知地形,善用民间情绪,且目标明确指向阻挠调查。我等需改变策略,化明为暗。”
他制定新的绩效方案:营地保持原状,虚设旌旗,每日炊烟照常,制造主力仍在的假象。实则将大部分精锐护卫及重要文书、样本,秘密转移至附近一处由皇城司提前勘定的、更为隐蔽且易守难攻的临海岩洞中,作为新的绩效指挥所和研究中心。同时,派出数支精干小队,反向侦查,主动搜寻杀手可能的藏匿点和联络线路,力求掌握主动权。
“此外,‘雷公墨’与‘铁蛤蟆’、‘刻纹石板’乃关键线索。”苏轼指着地图上“火龙口”深处,“对方越是阻挠,越证明其价值。待支援专家抵达,需策划一次短促、精准的突击探查,深入‘火龙口’核心区域,搜寻乌丹试验场的更多遗迹。此次行动,绩效目标明确:取样、记录、速退,不恋战,不纠缠。”
新的绩效部署在夜幕掩护下迅速执行。当黎明再次降临,表面的营地依旧,内里却已悄然转变。
---
汴京,暗流汹涌
伪钞风波在朝廷强力干预下,表面势头稍遏,但暗流涌动。孟云卿坐镇女子钱庄,凭借其精细的绩效管理网络,发现伪钞的流通虽被压制,但市面上铜钱需求量大增,钱价暗涨,而一些与海外贸易关联密切的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出现异常波动。
“对方在调整策略。”孟云卿对赵小川分析,“伪钞是明枪,意在制造恐慌,扰乱新政。如今明枪受挫,暗箭又至。他们可能在利用金融动荡,进行资产抄底或物资囤积,进行更深层次的绩效破坏。”
赵小川头疼不已:“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这经济绩效战,比真刀真枪还难应付!”
“经济之本,在于信心与流通。”孟云卿冷静道,“妾身以为,除继续严查伪钞外,可双管齐下。其一,由朝廷牵头,联合几家大钱庄和信誉良好的皇商,设立‘平准基金’,在关键物资价格异常波动时入场干预,平抑物价,展示朝廷稳定市场之绩效决心与能力。其二,可适度放宽旧绢帛、布匹等实物在某些领域的抵税和交易限制,增加流通媒介,缓解钱荒压力。”
“准!”赵小川对皇后的经济头脑愈发倚重,“此事由你全权协调,户部及各相关衙署全力配合!绩效考成,以此事为重!”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章惓虽暂避锋芒,但其党羽并未完全沉寂。在“绩效流程优化小组”的会议上,他们转而抓住苏轼南下后,其分管的部分政务出现的细微衔接问题大做文章,质疑其离岗后工作交接的绩效完整性,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抹黑苏轼,间接打击皇帝威信。
朝堂之上的绩效博弈,从未停歇。
---
前往岭南的路上
将作监王匠头与太医署张太医一路疾驰,心中既忧且急。这日傍晚,在驿馆歇脚时,他们偶遇一队来自岭南的药材商队。闲谈中,王匠头有意无意问起雷州风物,特别是矿产。
一名老商贩闻言,压低声音道:“两位先生问起这个…雷州那边,除了传闻的‘雷公墨’,早年确实有方士在深山老林里找过一种叫‘星焰石’的玩意儿,据说比‘雷公墨’还罕见,只在特定的火山岩脉里能找到,夜里能自个儿发出微弱的荧光,遇醋会有剧烈反应…不过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传说了,现在还有没有,谁也说不准…”
星焰石?荧光?遇醋反应?王匠头与张太医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惊异。这似乎是一种他们从未听闻的、性质更为奇特的矿物!乌丹当年是否也使用了此物?这与黑油的异变又有什么关系?
新的绩效线索,在不经意间浮现。他们恨不能立刻飞到苏轼身边,验证这些猜想。
---
言王府
赵言终究没逃过林绾绾的“绩效追捕”,被揪着耳朵拎回了实验室。
“敢熘号?今天的实验数据翻倍记录!”林绾绾叉着腰,怒气未消。
赵言哭丧着脸:“绾绾,我错了…实在是那些瓶瓶罐罐看得我头晕…你看我给你带了西市最好吃的炙獐子肉!将功补过行不行?”
“少来这套!”林绾绾嘴上强硬,目光却瞥向了那包香气四溢的烤肉,语气稍缓,“…先记录数据!记录完了再考虑绩效奖励的事!”
两人吵吵闹闹间,林绾绾将王匠头他们传来的关于“星焰石”的信息加入了实验清单。她发现,当在模拟黑油燃烧时加入少量醋液,再投入一些荧光石粉(找不到星焰石,用类似矿物代替),产生的火焰果然会出现短暂的、异常明亮的爆燃,并伴有刺鼻的酸味和更浓的烟雾。
“催化效果更强了…而且反应更复杂…”林绾绾记录着,眉头紧锁,“乌丹的试验,恐怕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精细、更危险。他可能不是在简单混合,而是在尝试引发一连串的、可控的…绩效链式反应?”她用了赵小川偶尔蹦出的词,觉得莫名贴切。
---
海外别院
拉苏尔听着各方汇报,嘴角始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伪钞风波…岭南僵局…宋廷的精力已被充分牵扯。是时候,让我们的‘学术成果’稍微亮相了。”他对心腹吩咐,“让我们的人,将那份‘托勒密星图’与中原某处‘地脉异常’(比如终南山某处古祭祀遗址)存在‘对应关系’的‘研究发现’,‘不经意’地泄露给那位痴迷的老王爷。注意,要让他觉得是自己‘悟’出来的,我们只是提供了微不足道的‘启发’。”
绩效的陷阱,以最符合目标心理的方式铺设。
---
北归途中
苏轼派出的信使,凭借高超的伪装和警惕,数次有惊无险地避开了可能的伏击,昼夜兼程,终于进入了相对安全的江南地界。然而,就在他以为即将抵达汴京,准备在最后一处驿站换马歇息时,一场“意外”发生了。
驿站马厩突然失火,火势蔓延极快,混乱中,信使的行李被趁乱掉包。当他抵达下一站检查时,才发现装有“雷公墨”样本和最机密信函的匣子,已被换成了一个装着普通石块的赝品!
样本丢失!消息可能已经泄露!
信使惊出一身冷汗,对方的手段竟如此无孔不入!他不敢停留,立刻以最快速度赶往汴京,至少要将口信和剩余的普通报告送达。绩效任务,出现了重大纰漏。
---
岭南,新营地
王匠头与张太医终于风尘仆仆地赶到。顾不上休息,他们立刻检查了苏轼收集到的“雷公墨”样本和黑油。
“确是陨铁无疑!而且纯度极高!”王匠头摩挲着矿石,眼神狂热,“此物…或可解释那场大爆炸的威力!”
张太医则更关注苏轼描述的异感:“金石之气暴烈,地火之精阴浊,二者相遇,若处置不当,确有可能产生冲和人体气血的邪异能量…苏大人当时接触量少,且似有它物中和(可能指林绾绾药包),故仅短暂不适。若量大了…”
两人带来的专业见解,让苏轼对“火龙口”的危险有了更清晰的绩效评估。结合新听说的“星焰石”传闻,一个更大胆的探查计划在酝酿中。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行动时,一名负责反向侦查的护卫小队带回了令人不安的消息:他们在岛屿西北角一处废弃的疍家棚屋区,发现了近期有人活动的痕迹,并且找到了一些不属于当地人的物品残片,包括一小块质地精良的丝绸碎片,以及…几枚制式统一的、来自北方的弩箭箭簇!
杀手并非孤狼,而是有组织、有后勤支援的团队!其背景,可能直指汴京高层!
绩效的对抗,陡然升级至新的层面。苏轼意识到,他面对的已不仅是地方势力的阻挠,更是一场牵扯到朝堂顶尖权斗的生死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