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汉玉将那双鞋垫贴身收好,踩着吱嘎作响的雪地走回家。
母亲李秀英正在灶台前忙活,听到脚步声回过头来。
“汉玉,你去哪了?”
“河边走走。”
李秀英打量着儿子的神色,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是不是遇到小花了?”
张汉玉点点头,在桌边坐下。
“那孩子心思重,这几天总来问你的事。”李秀英一边往锅里添柴,一边叹气,“她娘昨天还跟我说,想让你们…”
“娘。”张汉玉打断了她的话。
李秀英愣了一下,看到儿子脸上的表情,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张根生推门进来,跺跺脚上的雪,身后跟着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
“汉玉,老支书来了。”
张汉玉起身打招呼。
老支书王德贵摆摆手,在炕沿上坐下,掏出旱烟袋点上。
“汉玉啊,听你爹说,你工作还没定下来?”
“是的,王叔。”
王德贵深深吸了一口烟,半晌才开口。
“你知道吗,这十里八村,就出了你这么一个大学生。”
张汉玉没有接话。
“村里的娃们,都把你当榜样。老刘家的二小子,天天念叨着要学你考大学。”王德贵的声音有些沙哑,“可你这一走,他们的榜样就没了。”
李秀英放下手里的活,坐到一边听着。
“王叔,我…”
“你别急着说话,听我说完。”王德贵举起手,“我知道外面的世界大,机会多。可咱们这穷山沟,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啊。”
张汉玉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你看看咱们村,还是老样子。种地靠天吃饭,没有技术,没有门路。”王德贵指了指窗外,“如果你能回来,带着大家搞点新项目,咱们村说不定就能变个样。”
张根生在一旁点头附和。
“汉玉,你王叔说得对。咱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你有了本事,不能光想着自己。”
张汉玉看看父亲,又看看老支书,心里五味杂陈。
“可是王叔,我学的是计算机,在村里能干什么?”
“计算机?”王德贵皱眉,“那是什么玩意儿?”
“就是一种机器,能算账,能处理信息。”张汉玉尽量用简单的话解释。
“算账?”王德贵眼睛一亮,“那好啊!咱们村的账目一直乱糟糟的,你回来帮忙整理,再教教其他人。”
张汉玉苦笑。
这就是代沟。
老支书根本不了解计算机的真正价值,只是单纯地希望他能回来帮忙。
“王叔,不是这样的。计算机的作用比算账大得多…”
“那更好!”王德贵站起身,激动地拍拍张汉玉的肩膀,“你有本事,就应该为家乡出力。”
李秀英看着儿子为难的样子,心里也不是滋味。
“汉玉,要不你就回来吧。在外面人生地不熟的,多不容易。”
张汉玉望向母亲,看到她眼中的期盼和不舍。
“娘,我在外面能学到更多东西,将来…”
“将来?”张根生打断他,“将来你还认不认这个家?还记不记得自己是从哪来的?”
这话说得很重。
张汉玉心头一震。
“爹,我当然记得。”
“记得就好。”张根生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你王叔说得没错,一个人富了不算本事,带着大家一起富才是真本事。”
王德贵在旁边连连点头。
“对,就是这个理。汉玉,你想想看,如果你能在咱们县里搞个什么项目,不光能挣钱,还能解决多少人的就业问题?”
张汉玉沉默了。
他们的话不是没有道理。
可是,他的理想不仅仅是发家致富,而是要在计算机领域做出一番事业来。
“王叔,我理解您的想法。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国内的计算机技术还很落后,我需要到更先进的地方去学习。”
“学习?”王德贵不解,“你不是已经大学毕业了吗?还要学什么?”
张汉玉耐心地解释。
“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我现在学的只是皮毛。如果不继续深造,很快就会被淘汰。”
“那你学成了再回来不行吗?”李秀英问。
“娘,这个…”张汉玉顿了顿,“可能需要很多年。”
“多少年?”
“也许十年,也许更长。”
屋子里安静下来。
王德贵抽了几口烟,缓缓摇头。
“汉玉啊,十年太长了。村里等不起,乡亲们也等不起。”
“而且,”张根生接过话头,“谁知道十年后是什么样?万一你在外面扎根了,还会回来吗?”
这个问题,张汉玉无法回答。
因为连他自己也不确定。
“我…”
“算了。”王德贵站起身,收起烟袋,“我也不强求你。只是希望你记住,无论走到哪里,都别忘了家乡的父老乡亲。”
说完,老支书朝张根生点点头,推门而去。
屋里只剩下一家三口。
李秀英看着儿子,眼中有失望,也有不舍。
“汉玉,你真的决定了?”
张汉玉点点头。
“娘,我必须走这条路。”
“为什么一定要走?”李秀英的声音有些颤抖,“在家乡不也一样能有出息吗?”
张汉玉想起林婉清信中的话,想起计算机实验室里那些先进的设备,想起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关于未来的宏大梦想。
“因为我要做的事情,只有在外面才能做到。”
张根生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罢了,你已经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做父母的,也不能拦着你。”
“只是希望你记住,”他看着儿子,“无论你飞得多高,走得多远,这里永远是你的根。”
张汉玉鼻子一酸,用力点头。
“爹,我记住了。”
夜深了,张汉玉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口袋里的两样东西,一样代表着过去,一样指向未来。
他掏出王小花绣的鞋垫,在昏暗的月光下,那两个歪歪扭扭的字依然清晰。
【平安】
这是家乡对他最朴素的祝愿。
然后,他又拿出林婉清的信,那上面描绘的科技世界,璀璨而诱人。
两个选择,两种人生。
张汉玉闭上眼睛,在心里问自己:
“我到底要什么?”
答案其实早就有了。
从他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那一刻起,从他在书本中窥见未来世界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自己的路在哪里。
只是,选择从来不是容易的事。
特别是当你要为了梦想,放弃一些珍贵的东西时。
窗外的风声渐渐小了,张汉玉的心却依然不平静。
他知道,明天一早,他就要做出最终的决定。
而这个决定,将决定他人生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