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宫这么多年了,一直都没有被皇帝看上,怎么可能会在要出宫的时候被看上,要说这里面没点猫腻,慕青是一万个都不相信的。
就算是可能在宫里被人打压了,可以贾元春荣国府小姐的身份,又能够被打压到哪儿去,要慕青来说,贾元春被封妃,指不定也是皇帝的无奈之举。
比如说爬床什么的,但又碍于她的身份,不得不给位份。
当然这些事情在剧情里面没有明说,慕青肯定是不知道的,但现在发生了,倒是可以调查一下,“龙宝,你看看这贾元春怎么回事儿?”
“我总觉得这封妃的事情有点不对劲儿。”
对于系统,慕青是没有隐瞒的,毕竟彼此是伙伴,以后还要长久合作的,若是没有足够的信任,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
【宿主,这事儿跟你猜测的差不多,贾元春因为出生被批了富贵命,贾家老太太一直都希望元春能够侍奉贵人得到一个好的归属。】
【眼看着元春到了要出宫的年龄,就使了一些手段,让贾元春上了皇帝的床。】
虽说贾元春不是自愿的,但从她出生开始,她的命运就被人掌控了,而且从龙宝那儿的资料来看,贾元春被封妃的时间提前了。
慕青想这可能跟薛宝钗赐婚四皇子的事情有很大的关系。
贾家那边这是坐不住了,迫不及待的想要有一个高位娘娘来帮他们撑场面,也是想要借此机会让荣国府翻身,可惜了,这不是他们的翻身仗。
随着贾元春封妃只会加快荣国府的衰败。
“这荣国府现在又抖起来了,你们是没有看到,那府上的下人现在都是鼻孔朝天,看见谁都感觉高人一等。”薛母撇撇嘴很是无语的说道。
薛宝钗开口道:“元春姐姐这也算是苦尽甘来了,只是当今圣上年迈,也不知道元春姐姐以后该如何是好?”对于贾元春的命运,她不知道该羡慕还是该同情。
羡慕她成了高位的娘娘,同情她年纪轻轻要守活寡?
皇帝现在都多大岁数了懂得都懂,指不定贾元春以后的命运是怎样的,这能有个一儿半女的还行,可要是没有子嗣傍身。
她都不敢想贾元春的晚年是怎样的凄惨。
慕青不知道她的心里面是怎么想的,要知道了,肯定会嗤一声,晚年那是做梦呢,就贾元春跟贾家的那些事儿,她敢肯定就算是贾元春好好的。
皇帝要是死了都会带着她一起陪葬去。
“这是她的命,贾家为了这一天付出了那么多,怎么可能会轻易放弃,如今好不容易成功了,肯定会使劲儿扒着吸血。”慕青毫不在意的开口道。
听到她的话,薛宝钗有点不舒服,说道:“妹妹,你怎么总是这样冷淡,就算是咱们跟元春姐姐感情不深厚,可现在也不能说这样的话啊。”
听到薛宝钗的话,慕青没有应声,现在替她都已经不想理薛宝钗了。
这人就是个煞风景的,好端端的也能够被她搅和了,真不知道是剧情的强大,还是薛宝钗的本性就是这样的,对贾家的事情未免也太上心了。
见此,薛母只能叹息一声,开口道:“宝钗,你妹妹其实说的也没有错,就贾家的那样的是不会放过元春的,那孩子的出生就注定了一切。”
“有些事情你不懂,但相信也能看出点问题出来,这事儿啊,贾家肯定没少使劲儿,指不定这以后还会闹出更多的事情出来。”
“反正啊,我跟你说,咱们跟荣国府尽量保持距离吧。”
现在她都懒得说其他的了,大女儿这性子也不知道是随了谁,这想法有时候真的是让人感到一言难尽,怎么以前她就没有发现呢。
被薛母这么一说,薛宝钗心里就更不是滋味儿了。
她明明也没有说什么做什么,怎么母亲跟妹妹总是这样说她,但仔细想想,这事儿还确实是她的错,荣国府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且正如妹妹说的那样,元春姐姐都二十几了,马上就要到出宫的年龄。
这个年龄被封妃真的怎么看都不对劲儿。
之前也是她脑子糊涂,总是会下意识的说出一些她自己都不理解的话。
怕影响到母女\/姐妹关系,之后母女三人也没有再说这个事情。
其实这对于慕青来说都无所谓,若非是薛宝钗是她的姐姐,改变她的命运能够让剧情崩塌,尽快的完成任务,慕青都不会管她的死活。
“哥哥赴任的时间有变动,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这次的事情的影响。”慕青想到本来该出发上任结果又被突然出现的事情耽搁的事情。
她是一点儿都不希望薛蟠被卷入那些皇子的争斗里面去的。
至于薛宝钗这边,薛家也很明确的表示了,他们只是保皇派,至于薛宝钗嫁给四皇子,那不过是皇帝赐婚,其他的他们还是他们。
对于薛家人的识时务皇帝还是很满意的。
他不确定薛家是不是真的如表面上说的那样是保皇派,但薛家明面上表态了,那皇帝就不会觉得薛家不给脸面,加上薛蟠也确实是有几分能力。
慕青要是知道皇帝的想法,肯定会嗤他两声,也不看看薛蟠从小的教育,除了那些夫子们的教导,慕青可是给他弄了一个学习系统。
里面的学习五花八门的,在这样的教育下,薛蟠要是都没有点本事,那才是真的怪异,这也是为什么薛蟠能够有那么大改变的原因。
原剧情里面的薛蟠可是个无恶不作的恶霸形象。
慕青可不想因为她的疏忽,薛蟠再次走上老路,这不为了提升薛蟠的能力,慕青还是给他弄了个模拟的学习系统,其实这一切都是慕青搞的鬼。
“这样也好,你们可以在京城多留几天。”薛母倒是很高兴。
薛宝钗看向慕青开口道:“你怎么什么事情都能够扯上贾家那边啊,妹妹,你不能够总是带着偏见去面对贾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