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暗潮湿的地下空间中,唯有岩壁上幽光苔藓提供着微弱照明。陈远站在残破的石碑前,指尖传来的冰冷触感与信息洪流的灼热形成了奇异对比。
他闭上双眼,任由那些碎片化的记忆冲击着自己的意识。他看到徐福站在高处,下方是无数翘首以盼的子民,那目光中蕴含着无尽的慈悲与坚决。
“必须……找到它……”
“玄”的声音虚弱却执着。
陈远没有回应,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对那段古老誓约的解读中。
“生机在人……”
这四个字仿佛蕴含着某种特殊的韵律,与冰核的脉动隐隐相合。
他引导着冰核之力,不再像之前那样强行激发或安抚,而是尝试着与石碑内部残存的意念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
他不再试图“读取”历史,而是尝试“理解”缔结那份誓约时,徐福所处的绝境与其做出的惊天抉择。
他看到了!
在那场席卷天地的灾变中,徐福并未选择彻底毁灭“种子”,也未完全放任,而是……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链接!
不是控制,不是共生,而是一种基于平等与守护的契约!
这份契约,正是连接人类与蓬莱,乃至后来诞生的“云顶界”的根本!
然而,在后来的漫长岁月中,这份契约的精髓——“生机在人”——逐渐被曲解和遗忘。“净化派”将其理解为对“人性”这一污染源的清除,而“守护派”则拘泥于维持现状。
他们都背离了最初的道路。
而这“第三条路”,并非是某种折中妥协,而是……回归本源?
回归到徐福最初订立契约时的状态——一种动态的、互惠的平衡,而非僵化的规则或纯粹的放任。
这“第三条路”,正是对“生机在人”这一箴言的真正践行!
这需要“人”的自主性与创造力,也需要“种子”(蓬莱核心)的包容与支持。
这才是应对当前危机的真正关键?!
陈远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我们需要重新理解这份契约。”陈远对队员们说道,“它不是束缚,而是指引。”
他再次将手按在石碑上,这一次,他传递的不再是力量,而是一种包含理解的意志。
石碑微微震动,表面的古老符号亮起柔和的光芒。这一次,光芒不再狂躁,也不再冰冷,而是带着一种……温和而坚定的活力。
“这……这可能吗?”一名队员难以置信地问道,“在当前的局面下?”
“正因为局面如此,才更要尝试。”陈远道,“‘净化派’的绝对净化之路,我们已经看到了其弊端;而固守现状,也只会坐以待毙。”
“但是如何实现?”王磊工程师问道,“我们甚至连‘种子’的具体形态和位置都无法确定。”
“不,我们有线索。”陈远看向通道尽头那片水光,“跟我来。”
他们穿过狭窄的通道,眼前豁然开朗——
一个巨大的地下湖泊呈现在眼前。湖水漆黑如墨,却平静无波,仿佛一面巨大的黑曜石镜子。
这就是……镜湖?
陈远走到湖边,低头看向湖面。
湖水并未倒映出他们此刻身处的地下洞穴景象,而是……一片浩瀚的星空,以及星空背景下,那座悬浮的仙城——“云顶界”。
然而,在这倒映的景象中,那座仙城的轮廓边缘,隐约可见一道道细微的、不规则的裂隙!
那些裂隙并非实体损伤,更像是……某种规则的断层?或者说,是“净化派”过度干预留下的伤痕?
他蹲下身,仔细观察湖面。
他发现,湖水中那些看似杂乱的幽光,其实在按照某种极其复杂的规律运行,与天空之城本身的能量流转既相似又相斥。
“这些裂隙……”陈远若有所思,“它们并非一直存在……”
“你的意思是,这是后来才出现的?”
陈远点头:“很有可能。‘净化派’试图强行抹除所有“异蚀”痕迹的行为本身,可能正在加剧这些裂隙的扩张!
“难道……‘净化派’的所谓‘净化’,本身就是在制造新的、更深层次的危机?!”
“我们必须尽快行动。”陈远站起身,“在‘净化派’彻底激活‘终末协议’之前,找到并实践这‘第三条路’。”
“可是我们该从哪里开始?”
陈远的目光再次落向湖面,那倒映的仙城景象中,裂隙的数量似乎在缓慢增加。
“时间不多了。”
“可是舰长,”副官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干扰的杂音,“我们与地下探测单元的连接……不稳定……受到……未知干扰……”
陈远能感觉到,这片地下空间深处,有一股与石碑同源、但更为微弱飘忽的感应……从湖底传来?
“种子”……难道就在这镜湖之下?!
他需要确认。
他走到湖边,伸出手,想要触碰那漆黑的湖水。
就在他的指尖即将接触到湖面的刹那——
整个地下空间,连同他们脚下的地面,猛地传来一阵剧烈的、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撕裂的震荡!
这一次,不再是地底深处的异动,而是来自……上方?!
来自“云顶界”本身?!
他猛地抬头!
虽然隔着厚厚的岩层,但他仿佛能看到,那座悬浮的仙城正在发生某种……结构性的变动?
湖面倒映的景象开始剧烈晃动、扭曲!
仿佛整个“云顶界”的根基都在动摇!
那些倒映的裂隙……仿佛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预感到,关于这些“裂隙”的秘密,将是揭开所有谜题的关键。
而这些“裂隙”的背后,或许隐藏着这个世界最深的秘密。
关于“裂隙”的真相,很可能将决定所有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