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等很久,一位穿着合身套装,气质干练的主持人走上了主席台,调试了一下麦克风。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
清晰悦耳的声音通过音响传遍了会场,嘈杂声瞬间平息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台上。
“欢迎来到第十届全国大学生建筑创新设计大赛中论答辩现场。”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主办方,向经过层层选拔,最终入围十强的队伍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掌声适时的响起,带着兴奋和期待。
主持人微笑着等待掌声稍歇,继续说:
“今天的赛场说明会主要有三个环节。”
“第一,抽签决定各队伍中各个学生的答辩顺序。”
“第二,详细说明比赛规则,流程及评分标准。”
“第三,介绍本次大赛的评委团。现在我们首先进行第一个环节——答辩顺序抽签。”
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透明的有机玻璃抽奖箱走上台,放在主持人旁边的桌子上。
箱子里是一个个颜色不一的圆球。
“抽签的规则很简单。”
“稍后我们将按照各高校名称的拼音首字母顺序,依次邀请各校的学生上前抽取。”
“抽到的号码即为各个学校的学生答辩出场顺序号码,从一至三十三。”
“请各位注意,抽签结果一经抽取立即生效,不可更改。”
主持人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和议论声。
出场顺序对答辩成绩的影响虽无定论,但心理压力却截然不同。
太靠前怕评委打分保守,太靠后又担心评委审美疲劳。
张教授转过头:“你们三个加油,争取抽一个好的顺序。”
李薇眼睛亮晶晶的,笑着说:“放心吧,教授,咱们三个手气一定很好!”
赵磊点了点头,没说话。
林深对顺序并没有特别的执念,但也点了点头。
“行。”
很快,主持人开始按拼音顺序叫名:
“……接下来,京北大学!”
三人依次站在抽签箱将手伸进了箱口,快速摸出球,打开递给主持人。
主持人当众展开,对着麦克风清晰念号码。
“我的手气果然不错!十七号。”
下台后,李薇自己先小声欢呼了一下。
“我就不太行,我八号,太靠前了。”
赵磊有些失落,他的排名实在太靠前了。
“我也很靠后,三十一号。”
林深拍了拍赵磊的肩膀,表示安慰。
“也还好啦,反正个人赛就看林深了,咱们三个一块儿争取拿团体赛一等奖!”
李薇笑了笑,开怀的说着。
张教授听着,笑着说:“好了,尽力而为就行了,先别说了。”
“嗯。”
抽签继续进行。
林深看着一个个队伍的学生上台抽签,心思却不由自主的飘向陈浩。
他会在哪个学校,抽到的又是几号?
直到主持人念到“申城理工大学”,林深看到了陈浩懒洋洋地走上台。
陈浩的脸上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动作随意的将手伸进了箱子。
摸出球打开后,看都没看就递给了主持人。
主持人展开:“申城理工大学,陈浩抽签号码——三十号!”
三十号,就在他的前一名。
林深心里沉了沉,脸上却没什么太大的表情,只是注视前方。
陈浩扯了下嘴角,似乎对这个结果无所谓。
他慢悠悠的走下台,目光随意的扫过周围,在林深的方向停顿不到半秒,又很快移开。
抽签环节很快结束。
主持人宣布:“所有队伍抽签完毕,请各位记住自己的出场顺序。”
“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由我为大家详细说明本次大赛的规则,流程及评分标准。”
主持人开始逐条宣读冗长但至关重要的比赛细则。
林深努力集中精神,拿出笔记本记录关键点:
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是根据个人的表现评分分出前三。
团体赛则根据学校三人的总分加起来得出前三名。
答辩时间严格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超时直接扣分;评委提问环节五分钟。
评分维度包括创意设计,技术可行性,空间表现力,社会价值以及现场陈述与答辩。
分别占比30%,25%,20%,15%。以及最后的10%。
最终得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取平均……
规则很快宣读完毕,主持人话锋一转:
“好的规则和流程相信大家都已清楚,接下来是我们今天说明会的最后一个环节,介绍本次大赛的评委团。”
林深忍不住坐直身体,期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