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忙碌与等待中又过去了两日。药王谷的重建初具雏形,主要的废墟已被清理,临时居所搭建起来,伤员得到了更妥善的安置,谷口的防御工事也在丐帮弟子的协助下重新构筑。
悲伤依旧弥漫,但一种新的秩序和凝聚力正在逐渐形成。而在这片逐渐平复的土地上,一个无法再回避的问题,也到了必须直面和解决的时候。
这一日,天色晴好。老宫主召集了所有伤势较轻、能够行动的弟子以及谷中幸存的几位长老,在百草殿前那片刚刚清理出来的空地上聚首。没有隆重的仪式,没有华丽的装饰,周遭甚至还能看到焦黑的痕迹和未洗净的血色,但每个人的神情都格外肃穆。
李红袖也被请了过来。她依旧穿着那身染血的青衣,肩头的伤处重新包扎过,脸色因失血和疲惫而苍白,但身姿依旧挺拔如松。她心中隐约猜到此次聚集所为何事,目光下意识地先望向了殿内凌霄所在的方向,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随即又缓缓松开,眼神变得平静而坚定。
老宫主站在稍高的台阶上,目光缓缓扫过下方一张张或带着伤疤、或依旧残留着悲恸,却都透着坚韧的面孔。她深吸一口气,声音虽仍有些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今日召集大家,一为告慰逝者英灵,我药王谷历经大劫,血脉未绝,诸位功不可没。”她说着,率先向西方(收敛遗体的方向)微微躬身,众人皆默默跟随,气氛沉重。
直起身后,老宫主话锋一转,目光落在了身旁的李红袖身上,眼神变得复杂而深沉:“其二,此番浩劫,若非丐帮倾力相助,若非红袖姑娘……舍生忘死,力挽狂澜,我药王谷恐已万劫不复。此恩,重于泰山。”
众人的目光也随之聚焦在李红袖身上,那目光中充满了真挚的感激、敬佩,以及一丝早已心照不宣的认可。这几日李红袖所做的一切,大家都看在眼里。
李红袖微微颔首,并未多言,只是安静地站着。
老宫主继续道:“红袖姑娘与霄儿之情,想必诸位已有目共睹。生死相随,不离不弃,非常俗可言,却更胜世间万千。”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江湖儿女,何须拘泥虚礼?真心二字,足抵万金!”
她目光炯炯地看向众人:“今日,老身便僭越一回,代霄儿,亦代药王谷,问红袖姑娘一句——”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现场落针可闻。
老宫主凝视着李红袖,一字一句,郑重问道:“李红袖,你可愿与我药王谷凌霄,结为生死之道侣,从此福祸共担,生死不负?你可愿视药王谷为你之半家,与我等共护此间安宁?”
这并非简单的询问,而是最郑重的认可与接纳。
李红袖的心脏猛地一跳。她抬起眼,迎上老宫主的目光,又缓缓扫过周围那些或期待、或祝福、或略带紧张的面孔。最后,她的目光再次投向百草殿内,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个依旧沉睡的人。
她没有丝毫犹豫,上前一步,抱拳躬身,声音清晰而坚定,回荡在寂静的空地上:
“李红袖,求之不得。” “凌霄生,我生。凌霄安,我安。药王谷之事,即我李红袖之事。此生此世,绝不相负!”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最朴素的承诺,却重逾千斤。
老宫主眼中泛起泪光,脸上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重重地点了点头:“好!好!”
她转向众人,朗声道:“今日,天地为证,诸位同门为鉴!李红袖,即为凌霄此生之道侣,亦是我药王谷不可或缺之人!见她,如见霄儿!谷中上下,需以礼相待,尊之重之,不得有违!”
“是!谨遵宫主令!” “参见少帮主!” “恭喜少帮主!” 台下众人,无论是药王谷弟子还是丐帮子弟,皆心悦诚服,齐齐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充满了真诚的祝福。那声“少帮主”,在此刻的药王谷,有了全新的、温暖的含义。
“名分”就此确立。
没有三媒六聘,没有凤冠霞帔,在这片刚刚经历血火洗礼的废墟之上,在众人的见证下,李红袖与昏迷中的凌霄,以一种最特别却又最符合她们的方式,将彼此的关系公之于众,牢牢绑定。
仪式简单,却无比庄重。
李红袖站直身体,感受着四周投来的温暖目光,心中那块一直悬着的、关于“外人”身份的巨石,终于缓缓落地。从此,她守护在这里,不再是客居,而是回家。
就在这时,小天从人群里钻了出来,手里还拿着半块没吃完的糕点。她似乎不太明白刚才那些话的全部含义,但她看得懂大家都很高兴,也听得懂“道侣”这个词(以前缠着娘亲讲过故事)。
她跑到李红袖身边,仰起小脸,眨着大眼睛,脆生生地问道:“爹爹,那你以后就是娘亲正式的‘媳妇’了吗?就像故事里说的那样?那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对不对?”
童言无忌,却瞬间冲淡了现场的肃穆,引来一阵善意的低笑声。
李红袖冷峻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真正的、轻松的笑意。她弯下腰,轻轻刮了一下小天的鼻子,目光温柔地看着她,又仿佛透过她看向殿内的凌霄,郑重地回答:
“对。” “从今往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永不分离。”
阳光洒落在三人身上(尽管凌霄不在场),勾勒出温暖而坚定的轮廓。
李红袖的“名分”,终于在这片劫后重生的土地上,得到了最圆满的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