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领着一群狼,沿河而下,横扫一切敢于阻拦之敌,过上了天天有肉吃,顿顿有鱼汤喝的美好日子。
当天上又开始飘起了雪花,风跑到一处的高山,搭着手看着远方,黑头也跑过来跟着主人往远处看。遥远处,一股袅袅的炊烟正在一柱柱的升起,距离人族的生存聚居地,近了。
风确定了一下方位,整了整衣着,拍了拍黑头的脑袋,朝着炊烟升起的地方走去。
一圈护城沟围着一圈木质栅栏。木质栅栏后又有一圈的壕沟。壕沟后侧,构建了木头搭建的箭塔类的防御小屋。防御小屋后边就是成片的青砖墙木质顶的房舍。
从清晨走到了正午,风领着一群狼来到了这块聚居地,为了避免造成恐慌,一人跟群狼远远地停下了脚步。
城镇或者说是城堡都可以,里面的人听到放哨的人敲着锣大声疾呼,顿时纷纷拿起武器跑到了栅栏搭建的木梯子上,看着远处的一人以及狼群。
有的人在这里拍着胸口指着天祈祷,有的人高声呼唤着什么,还有的人大喊着给自己壮胆。良久,看远处的那个人跟狼群没有动静,城堡内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点,一个中年勇士提着盾跟矛小心翼翼走了过来。
勇士一边朝着这边走,一边嘴里喊着什么。风不知道他们的语言,但是看样子对方并不是想开战,于是张开双臂,安抚狼群不要动,自己慢慢朝着对方走去。
中年勇士越发靠近风。当他隐约看到风腰间的佩剑时,眼神逐渐凝缩。当两人几乎面对面的时候,中年勇士终于看到了风的面容。是的,这副面容。接近三百年的口口相传,就是这副面容,年轻的外表、刚毅的棱角、深邃的眼神、独一无二的佩剑。
中年男人叽里呱啦指着风腰间的佩剑,央求风给自己看看或者风自己将佩剑拔出来。风看懂了对方的意思,拔出佩剑,递给了对方观察。中年男人双手接过佩剑,仅仅看了一眼就已经确定了,直接双手举着剑,双膝跪下,口称:“王,王,王!”
城堡内还在紧张的人群忽然听到族长双手托剑跪地高喊“王,王,王!”顿时有人就想起了历史的传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高举手中武器,大喊:“王,王,王!”
风也明白了,原来自己终于到了主身当初驻足的小部落。看样子这里两百多年的发展还可以,都住上了砖瓦房了。于是接过来自己的佩剑,冲着天空一指:“我回来了!”
风带着狼群穿过牌楼,穿过城堡中央大街,承受着部族热切的企盼,来到了一座大大的城主府会议厅。
路上的部族群众都想靠近“王”,企盼王用手抚摸自己给自己祈福。但是看到王的身后那十六匹威风凛凛的狼,腿都打着哆嗦劝回了自己的心思,只得口中大呼:“王,王,王!”
风到了城主府会议厅,在族长的安置下坐于主位,群狼在大厅外蹲坐。族长等人上前膜拜,口称“王,王,王!”风听着他们的语言,慢慢回忆就涌入心头,逐渐听懂了部落人的语言。
风仔细询问了目前部族的情况,族长自豪的给他讲述。如今,部族人口已经达到了两千六百人,四百六十多户。附属部落十二座,人口一万八千人。
部族拥有简易炼铜房、兵器坊、砖瓦加工房,彻底脱离了石器时代迈进了青铜器时代。部落目前以农业为主,狩猎为辅,养殖业也出现苗头,养殖了一些鸡鸭鹅跟驯化后的野猪、马牛羊。
风点点头,这就有了初步的社会发展基础了。风又问族长,族内领导的架构是什么,族长解释道:自从三百年前王从天而降给部落带来刀耕火种的文明,部族就一直敬奉王为精神图腾。当年的“盘”和“古”两大部落,早已融为一体,目前所有部落族长统一称为“盘古”。历届盘古退位后,新的盘古都由族人进行多项比试获得。
盘古在任期间,没有重大失误不可退位。盘古超过五十岁或者半道崩殂,在长老会的安排下,直系部落内部十四岁至三十五岁的族人可以通过参加角力、计数、农业分时、狩猎、营房安顿这五项综合比试进行新的族长评比。获胜者继任新的族长,继承盘古的名号。族长说,自己就是这一届的盘古。祖训有云:但有王命,无有不从,所以自己及所带领的部族均以王命是从。
风点了点头,就着议事厅颁布了几道命令:一、部族聚居地即日起正式更名为“城”;二、部族对外统一称为“黄”;三、部族成立城主侍卫队,作为脱产常规军,常规军规模保持在五十人;四、大力加强基础技术人员培养,着力加强青铜器的矿产提炼、冶炼、制造工艺;五、对外派遣联络官,对外特别是蛮化地区输出文化、工艺、工具,加快对外整合速度;六、普及全民教育,三年内达到全民皆能看、读、写、算基础生活知识。
如此六条一经颁布,代表了黄城的正式成立,各项工作在各大长老、城主官员的推动下迅速得以落实。黄城对外展开了融合的进程,对于自愿归属的部落供给各种生产资料,培训各类人员。对于冥顽不化的部落则派遣城主侍卫队率领民兵、狼群进行征伐、收编。
此时的狼群已经被分散养殖,挑选了二十几家有实力的进行领养,大战期间拉出来集中作战。
远处的部落哪里见识到这样的战斗,老远的侦查人员就被狼群给群殴了。待到双方战阵开始,这边还拿着石头棍棒呢,对面却忽然射来铺天盖地的箭雨。好不容易近身了,自己手里的木棒打到人家身上的金属板盔甲只能将对方打的一个踉跄却造不成任何本质上的伤害,自己这方挨了一矛或者一剑就得躺下……
五年过去,黄城这边人口、城池范围均扩大了一倍。原部落的人为黄城平民,长老等高级官员成了有爵制的贵族。
各处工坊充斥着奴隶们辛苦的号子,通红的青铜水一坩埚一坩埚的流向铸造间,变成各种农具、兵器配件。
农田也逐渐丰产,成了黄城主要的粮食来源。砖瓦坊忙的连轴转,订单多的远超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