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采婷每天都在参加着各个公司的招聘会,也和原来的业务员沟通着信息,我找朋友结实的玩了几天。每当郭采婷向我征求意见时,我都对类似于传销的那些直销公司提不起兴趣。
当然我不阻拦她的任何兴趣,她体验了几家后,还是感觉只有药品行业她最熟悉。我是肯定不会再接触药品的,直到有一天她告诉我,沈娜娜给她的建议是代理一款减肥药。
我表示赞同,因为那玩意吃不死人,最坏的结果就是能让人吃到厌食而已。也用不着租用门面,在金昌市各大药店铺完货,每天就是挨个转悠,拉拢好销售员就行了。
她总算有了事情干,我那时候就是睡觉,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偶尔给当时有名的几个杂志社投投稿件,写写诗歌和文章,有时候也能混点钱花。
有一天我居然看到了电视报的金昌百姓专栏向金昌市区征求稿件,这可是当地的报纸,于是就给他们也邮寄了一些胡编乱写的诗歌。居然都能期期发表。可见他们的水平真是一般。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了那个社长的回信,约我过去谈谈。
天水路和电视报社离的本来就不远,也就两公里左右的距离,还每次贴一张邮票去跑一趟邮局。
我一直以为报社都是文人墨客待的高级地方,何况这个还是广播电视局的报纸,去了才知道这地方居然是私人承包的。
那个姓黄的女社长感觉还没有我岁数大,在办公室里接待了我,隔壁就是她们的排版室,加上她一共才四个人。黄社长先是夸了一下我写的东西,向我详细介绍了这个报社是咋回事,以及她喊我去的原因。
原来她刚刚承包上缺少人手,几个专栏无法开展,感觉我写的不错,给我一个副主编的身份,想让我负责百姓和广告两个专栏。
听了她的介绍我才明白,写东西压根不重要,拉广告才重要。副主编其实啥也不是,但可以扛着这个名号坑蒙拐骗。
我当场就答应了下来,也知道了这位承包者叫黄娇燕,她也是主编的身份。第一个广告就做了郭采婷的减肥药。当她看到我副主编的名片,差一点笑喷了出来。
我在办公室思考了整个下午,才整理出来思路,到每个学校征集学生的优秀作文,街道办事处寻求好人好事。后来居然有一些公务员亲自找我吃饭,就为了发表一下自己写的东西,说是有考核任务,其实也是吹牛用。这个百姓专栏一时间非常火爆,大量稿件潮水般涌来。
广告专栏起步非常难,开始广告量非常少,就做一些假的征婚启事,搜集一些房屋租赁出卖,招聘招工,反正什么信息免费发布。沿街挨家发着我的名片,什么广告都做,俩月就开始收费了。
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触了互联网,从最初的基本搜索,复制粘贴,到学会五笔字形输入法,还跟着里面那个叫徐涛的小姑娘学会了排版设计。
不了解我的人都以为我是个文人,其实我的主业就是一个拉广告的。
有时候人的经历就是个笑话,你都不知道下一步你会干什么,当我人模狗样的出现在某些场合,就有人热情找我握手。嘴里说,“王主编,孩子想发表篇文章,您看能不能给帮个忙”!
后来我忙完自己的事情就出来拉广告,甚至可以不去,给黄娇燕发个信息就行。
那时候电视报的虚线上,写的就是:主编黄娇燕,副主编王寒,排版校对徐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