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陈远在新闻里看到一则后续报道:震惊全国的三名十三岁少年杀害同学案终于有了判决结果。由于案件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经过反复审理和考量,三名已满十四周岁的凶犯最终被依法判处重刑。
判了!林薇看着电视,长长舒了口气,总算给受害者家庭一个交代了。
陈远却没有感到轻松。他看着画面上被法警带走的三个少年犯——他们脸上还带着稚气,眼神却空洞而麻木。阳间的法律已经给了公正的判决,但这些稚嫩却沾染了最深重罪孽的灵魂,在另一个层面,又该如何审视?
爸爸,为什么小哥哥要去坐牢?陈曦不知什么时候凑过来,好奇地问。
陈远一时语塞。他该怎么向孩子解释,有些错误一旦犯下,就再也没有回头路?
深夜,文昌殿内弥漫着一种异样的氛围。既有法律得以伸张带来的清正之气,又缠绕着一股稚嫩却扭曲的罪业浊流。
书灵早已等候在此,面色凝重:帝君,阳间判决已下,罪徒伏法。然其魂灵所负罪业,仍需厘清。
陈远望向殿中。三个身形单薄、被灰黑色罪业缠绕的少年魂影跪在堂下。与成年凶犯不同,他们的魂影显得更加破碎和混乱——既有少年人的懵懂气息,又混杂着令人心惊的残忍印记。
既然已经判刑,为何还要审他们的魂魄?陈远问道。
帝君明鉴,书灵回答,阳间法律惩其行,断其今生之罪。然其灵魂深处,对生命之敬畏是否重建?对罪孽之认知是否清明?此乃文运之根基所在。
陈远凝神感知三个少年的魂念。令他心惊的是,除了恐惧和悔恨,他还能捕捉到一些扭曲的念头:
要不是被抓到...
他当时要是服个软...
凭什么判这么重...
显然,即便经历了审判,他们的灵魂深处仍未能真正认清罪孽的本质。
冥顽不灵!陈远怒喝,时至今日,尔等仍不知悔改!
他运转神力,殿中显现出往昔景象:
· 被害少年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恐惧与痛苦;
· 受害者父母一夜白发的绝望;
· 整个社会为此震动的波澜...
看清楚!陈远的声音在殿中回荡,这不是失手’,不是冲动’!这是对生命最彻底的践踏!
三个少年魂影在业力冲击下剧烈颤抖。这一次,他们终于发出了真切的哀嚎:
我错了...真的知道错了...
那天为什么要去找他...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为首的少年魂影抬起头,脸上满是泪水:我们...我们那时候真的不知道会这样...
不知道?陈远目光如炬,不知道就能夺走一条生命?不知道就能毁掉一个家庭?正因不知道’,才更要让你们知道’!
他引动神力,写下判词:
判——业镜常照!尔等魂灵将时时映照罪业,永志此痛!
判——共感相连!与受害者家属悲痛苦难永远共鸣!
判——赎罪之路!待刑满之后,魂入轮回,百世行善,方可消业!
神光落下,三个少年魂影被业镜之光笼罩,与受害者家人的痛苦产生了深刻的连接。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切肤之痛。
书灵轻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啊...
陈远心情复杂。这特殊的审判,既是对罪业的清算,也是对迷失灵魂的救赎开端。
次日清晨,陈远特意送陈曦上学。在校门口,他蹲下身认真地对儿子说:
记住,任何时候都不能伤害别人。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就再也回不去了。
陈曦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当晚,陈远在《功德簿》上记载:
稚龄犯罪,其罪不稚。阳间伏法,阴司问心。业镜常照,共感其痛,方知生命之重。愿其历劫醒悟,真正明晓:暴力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敬畏生命才是做人的根本。
他知道,真正的救赎,从认清罪孽开始。而这需要时间,需要痛苦,更需要灵魂深处的觉醒。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