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陈远刚开完会回到办公室,就听见几个年轻同事在讨论一则本地新闻。
你们看了吗?东湖小学两个三年级孩子因为争抢漫画书发生口角,结果双方家长到学校后不但没化解矛盾,反而在教室里大打出手!小李举着手机,语气中满是不可思议。
小王凑过去看了看视频,摇头叹道:这也太离谱了!听说其中一个家长还被抓伤了脸,现在两边都要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
最可怜的是两个孩子,老张插话道,本来只是小孩子之间的普通争执,现在被家长这么一闹,两个孩子在学校里都抬不起头了。
陈远听着讨论,不禁想起儿子陈曦前天回家说起的类似经历:爸爸,我们班小明的爸爸昨天来学校,因为小明和小强抢篮球的事,对着小强大吼大叫,把小强都吓哭了。
下班路上,陈远特意去学校接儿子。在校门口,他注意到几个家长正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表情都很激动。接到陈曦后,儿子小声告诉他:那个穿蓝衣服的阿姨,就是昨天在教室里吵架的家长之一。
晚上,陈远把这件事说给林薇听。林薇一边整理儿子的书包,一边感叹:现在有些家长真是太冲动了。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本来就很正常,大人一插手,小事反而变成大事了。
是啊,陈远点头,家长应该是化解矛盾,而不是激化矛盾。
带着这份忧虑,陈远进入了梦乡。
文昌殿内,景象让陈远颇为痛心。
在代表人间教化的文运区域,陈远看到了一幅令人唏嘘的画面:一所小学上空笼罩着灰黑色的怨气,而怨气的源头竟是几个成年人的身影。
帝君请看,书灵的声音带着惋惜,这便是今日校园冲突在文运长河中的投影。
陈远走近细看,只见两个小男孩原本只是被淡淡的灰色雾气缠绕——那不过是孩童间常见的小矛盾。但当他们的家长介入后,灰雾迅速变成了深红色的怒火,将整个教室都笼罩其中。
荒谬!陈远忍不住说道,大人反倒不如孩子明事理?
书灵挥袖展开光影:帝君细看便知。
画面中,第一个小男孩因为想继续看漫画书,不愿意交给下一个同学,这是孩童常有的执着;第二个小男孩急着想看漫画,伸手去抢,这是孩童常有的急躁。两人争执间撕破了书页,原本只是需要老师引导的小事。
若是往常,老师稍加调解,两个孩子互相道个歉,事情也就过去了。书灵说道。
然而当家长们介入后,情况急转直下:
第一位家长认为对方孩子霸道无礼,身上冒出赤红色的护犊之气;
第二位家长指责对方孩子自私小气,身上涌出暗紫色的计较之雾;
两位家长争吵时,又引来了其他家长围观,有的煽风点火,有的妄加评判,使得怨气越来越重。
最可悲的是,书灵指向画面中的两个孩子,他们原本已经准备和好,却在看到家长的行为后,变得更加对立。
陈远看到两个孩子躲在角落里,脸上写满了恐惧和困惑。他们身上的纯真之光因为家长的失和而逐渐黯淡。
家长本是孩子的榜样,如今却成了反面教材。陈远痛心地说。
这时,书灵展示了另一种可能:
在另一个平行光影中,同样是两个孩子发生争执,但家长接到老师电话后,心平气和地来到学校。他们先倾听孩子的说法,再与老师沟通,最后引导两个孩子握手言和。这个教室里洋溢着和谐的淡金色光芒。
明智的家长,懂得把小事化无;糊涂的家长,却要把小事闹大。书灵总结道。
陈远还注意到,那些经常冲动行事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也渐渐学会了用暴力解决问题。而那些温和理性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则学会了沟通与包容。
第二天是周五,陈远特意提早下班,去参加儿子学校的家长会。在会上,他主动分享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们在学校发生矛盾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我们家长要以身作则,教会孩子如何理性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许多家长纷纷表示赞同。一位班主任老师说:其实大部分孩子之间的矛盾,过不了半天就会和好如初。反倒是家长的过度干预,会让简单的矛盾复杂化。
晚上,陈远在日记本上写道:
今日见家长校园失和事件,思教化之本。孩童争执,本是学习相处之良机;家长失和,反成错误示范之课堂。为人父母,当知:今日如何解冲突,他日子女便如何处世事。愿天下父母,皆能以智慧化干戈,以理性导童蒙,则家校和睦,子女幸甚。
入睡后,陈远欣慰地看到,文运长河中那些代表校园冲突的深红色怨气正在逐渐消散。越来越多的家长懂得了理性处理孩子之间的矛盾,教室里重新洋溢着和谐的金色光芒。
书灵在旁边欣慰地说:帝君,教化之道,贵在润物无声。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最好的教材。
陈远点头道:但愿天下父母都能明白,最好的教育,始于自身的言行。今日我们如何对待孩子的矛盾,明日孩子就如何对待这个世界。
此时,那些因家长失和而黯淡的童真之光,在理性与智慧的滋养下,重新焕发出明亮的光彩。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