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废土世界的【杨永信不信杨】带着他的团队疯狂捣鼓“脏兮兮的小氢弹”和“荧光黑雨”时,魔法世界的法师老爷们也没闲着。地底机甲那冰冷的金属洪流,同样让他们如芒在背,寝食难安。
与废土简单粗暴的“爆炸洗地”思路不同,魔法世界的应对策略充满了奥术特有的“优雅”与“针对性”。他们坚信,智慧与精准,远胜于蛮力与污染。
分析地底机甲(主要是通过贸易获得的少量基础型号和战场残骸),法师们总结出其几大优势:物理防御强悍、结构坚固、动力澎湃(相对于肌肉和魔法生物而言)。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了潜在的弱点:对能量攻击的抗性似乎主要针对火焰和冲击,而对另一种更“温和”却无孔不入的力量——水,尤其是蕴含魔力的水,缺乏有效防护。
这个发现,让专精水系和变化系的法师们兴奋起来。
一位名叫【涟漪之心】的水系大师提出了核心构想:“无需摧毁,只需‘瓦解’与‘侵蚀’。我们要制造的并非毁灭性的洪流,而是无孔不入、渗透破坏、并能干扰能量运行的‘大水电术’!”
这个计划迅速得到了议会高层的支持,一个由水系、变化系、甚至附魔系法师组成的联合项目组“深蓝之触”秘密成立。
他们的研究目标极其明确:
1. “超渗透冷凝水雾”:制造一种能无视大部分物理密封、直接渗透到机甲内部关节和线路中的魔法水雾。这种水雾极度寒冷,能迅速冷凝,导致关节冻结、线路短路、精密部件失灵。
2. “能量紊乱之水”:为水雾附加特殊的魔法属性,使其能干扰甚至“污染”机甲的能量传输,无论是地热能源还是符文能量,让它们变得不稳定甚至反向冲击自身。
3. “大规模气象操控”:如何将这种特制的魔法水雾,以战场法术的形式,大范围、长时间地维持在某片区域,形成对机甲而言的“死亡领域”。
研究过程充满了魔法的玄妙与…实验室的潮湿。
法师塔的特定楼层变得如同桑拿房,水汽氤氲,墙壁上凝结着不断滴落的水珠。实验室内,各种奇形怪状的水元素生物被召唤出来,测试其对不同金属的渗透效果。附魔师们对着大桶大桶的清水日夜不停地施加各种诡异的咒语,试图改变其物理和魔法性质。
失败是常态。有时水雾渗透力够了,但缺乏干扰能量的效果;有时能量干扰效果拔群,却无法有效渗透;最惨的一次实验,失控的魔法水雾差点把整个实验室的法师都冻成冰雕,顺便让所有实验仪器短路报废。
但法师们的执着非同一般。他们不断调整法术模型,尝试新的附魔材料(比如加入被碾碎的、对能量极其敏感的“静滞水晶”粉末),甚至借鉴了地底“符文电路”的一些思路,来构建更稳定的法术结构。
终于,在经过无数次调试和一场差点淹了整个塔层的意外后,“深蓝之触”项目组宣布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他们成功研制出了“静滞寒雾”——一种看起来如同普通雾气,但温度极低且蕴含着奇异魔法能量的造物。
测试场上,一台从地底购买的、作为靶子的老旧训练机甲被笼罩在寒雾中。短短几分钟内,它的关节处就覆盖上了厚厚的冰霜,动作变得极其僵硬迟缓。更可怕的是,它胸口的能量核心指示灯开始疯狂闪烁,输出变得极不稳定,最终冒出一股青烟,彻底瘫痪了!拆开检查后发现,内部许多线路都被一种诡异的冰晶覆盖,能量符文也出现了明显的腐蚀性损伤!
“成功了!”【涟漪之心】激动得差点握不住法杖,“这‘静滞寒雾’不仅能冻结机械,更能侵蚀能量通道!这才是对付那些铁疙瘩的利器!”
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这种寒雾大规模投入实战。
气象法师们开始加班加点,研究如何将“静滞寒雾”与大型云雨术结合,制造出小范围的“人工降雾”天气。他们设想,在未来战场上,当机甲集群冲锋时,一片致命的寒雾将会悄然笼罩它们,无声无息地将这些钢铁巨兽变成一堆堆 frozen 废铁!
岳峰“看”着魔法世界这波操作,再次为智慧种族的创造力(和互相伤害的智慧)所折服。
“水电工?啊不,大水电术?这名字起得……还挺贴切?”他感觉魔法世界的思路总是带着一种奇特的“学术范儿”,“不像废土那么直接,但阴险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他能想象到,当冰冷的、蕴含着魔法力量的雾气渗入机甲,冻结齿轮,腐蚀符文,扰乱能量时,那些地底驾驶员们一脸懵逼的表情。
“这下有意思了!”岳峰兴奋地搓着手,“一边是物理化学污染的‘脏雨’,一边是魔法渗透冻结的‘寒雾’。地底的机甲洪流这次怕是要碰上硬钉子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三种截然不同的力量体系,在未来的战场上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了。那必将是一场盛宴!
而魔法世界这针对性的“大水电术”研发成功,也意味着三个世界之间的军备竞赛,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实质性阶段。和平的最后一块遮羞布,眼看就要被彻底撕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