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会议开到这个时候,出现了小波澜,南朝皇帝宣布休息半小时。
北朝国军下一步的进攻重点会放在哪里呢?
对兵部尚书提出的推测判断,还不能急于做出确定。下去休息的目的,在宽松一点的氛围里,要求将军们相互之间进行私底下的交流和探讨。
在军部内,这些高级将领们,除了浸泡在书本里之外,就是练习磨嘴皮子的功夫。过去没有战争,也就没有从实战中得到锻炼体验。
现在南朝国大地饱经着狼烟四起的摧残,他们这些大把年纪的人,又不能参与到实际的沙场中去。
三十分钟过去了,重新回到了会议桌上。随着贴身侍女的一声大喊,所有的将官们,唰地一下立起了身。
待南朝皇帝靠近了会议桌后,摆正身体,提起双手,往下搭了搭道:“众爱卿,坐下吧。”
“谢吾皇陛下。”众将领们的齐声。
接着整齐划一地落座而下。
然后南朝皇帝坐了下去,道:“关于展开探讨,北朝国军下一步的进攻重点会放在哪里?兵部尚书提出针对的会是沿江下游南岸,部署在那里的四方面军和三方面军。”
陆军司令直立起身道:“启奏吾皇,尚书大人的分析断定,有充分的理由。”
“什么充分的理由,用不着再重复了。”南朝皇帝淡然视之。
对北朝国军下一轮所采取的军事行动?兵部尚书的分析,指出重点会放在赫鲁大江下游南岸,南朝国在那里构建的一千多公里军事防御体系上。
第一个表示赞成的陆军司令,就被南朝皇帝给按了下去,显然打击了其他人的积极支持声。
南朝皇帝扫视了一遍,后问道:“在坐的众爱卿,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还是陆军司令道:“启奏吾皇陛下。”
“身为陆军司令,是该有自己不同的什么高见。”
“回吾皇,我们不管敌军怎样的排兵布阵,也不管他们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哪里?也思考,我军的防御重点应该摆在哪个方面上?”这个建议,在原有的问题上,深入了一个层次。
“一个进攻,另一个防御。敌人想要什么,我们必须做到知道。”
“兵书上曰,先知敌意,吾军后应之,方立于不败之地。”
萨拉没有请示,也许一时心血来潮,唰的一下站立起了身。
立南朝皇帝背后的贴身侍女呵斥着道:“会议上,要发言,先必须请示,连起码的规矩也不懂。”
萨拉马上落坐了下去。
“别坐下去呀。”南朝皇帝补充道:“既然站起来了,就站着。”
于是萨拉急着又立了起来,然而,没有发言。
“都在看着你,既然站起来了,就说两句话。”南朝皇帝的催着。
“回吾皇,末将认为……”
“不要有什么顾忌,此次会议的宗旨,畅所欲言,集思广益。”
“末将认为,北朝国军一直忙于从本国不断地增调兵力,同时也在不断地运输战略物资,末将认为在三个月内,北朝国军还不会发起进攻。”
南朝皇帝能想到这些:“正因为有如此空闲的时间,朕才召集三军将领们在此畅所欲言,”
“末将与一些高级指挥官,在私底下,从谈起过,北朝国军下一步的进行重点,是否会放在沿江下游南岸一千多公里的防御军事体系上?也有人认为,不会……”萨拉来了一次长篇大论。
“继续呀。”南朝皇帝催促着。
“四方面军上将军认为,三四方面军驻守的一千公里沿江防线,有坚固的军事防御堡垒。其实缺少重武器,炮弹短缺,北朝国军想攻占,并不是难事,但是敌军并不急于解决部署在赫鲁大江下游南岸上的我军。”萨拉一口气把话说完了。
并没有得到南朝皇帝的肯定:“这种分析,理由不充分。”
“北朝国军前线总指挥隐力,我们很了解此人,是一个猛夫。以隐力之见,当然会想尽快的解决,我南朝天国部署在赫鲁大江南岸上四五千公里上的抵抗力量。”萨拉出尽了风头。
“按这么的分析,北朝国军下一步进攻的重点放在沿江下游南岸,三、四方面军一千多公里的防线上。”南朝皇帝还不是肯定的口气。
“虽然隐力是一个猛夫,但我们对他的了解,隐力必须会听从魁元大将的,北朝国军中一名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名副其实的大将军。”
“给那魁元如此高的评价!”
“如果北朝国军对沿江下游南岸一千多公里,继续攻占下去的话,北朝国军的战略防线拉长到四五千公里。”
南朝皇帝催促着:“好像还没有完。”
萨拉只好继续下去了:“再者,纵深地带是一条两百公里狭窄的广阔土地,背后就是赫鲁大江。北朝国人真的那么的没有脑子,凭着背水一战,也能实现他们的什么一统天下的宏图伟业吗?”
“隐力是敢打敢冲的猛夫,如果后面没有一个魁元左右他的行为举止,北朝国军对沿江下游一千多公里坚固的防御工事体系,会以尽快的而解决之。”南朝皇帝的念念有词。
“北朝国军进一步的进攻重点,如果不在部署沿江下游的南岸上,那会在哪里呢?”萨拉虽然有很大的聪明才智,但毕竟年纪尚轻,还不是那么的成熟老练。
“之所以,朕召集众爱卿欢聚一堂,就是为了探讨这个问题。”
萨拉有种痛定思痛之感,道:“北朝国军,惯用的是绞杀战术。”
南朝皇帝急问:“什么是绞杀战术?”
“北朝国军利用坚固堡垒的坦克和装甲战车,对我军阵地先一块分割开来,后而逐个击破。”萨拉很简要的几句解答。
南朝皇帝略有所思,后道:“这一招的确厉害。”
“关于北朝国军下一步进攻的重点会放在哪里?”萨拉也不由自主的念叨这句话。
“朕很想听你小子有什么高见?”
“以末将之见……”
“在朕的面前,想藏着掖着。”
“回吾皇,以末将的琢磨,北朝国军不会有重点进攻。”
“何以见得?”
“北朝国军如若发起进攻,一定会是——全面进攻。”
南朝皇帝没有接上话了,而是陷入了一阵沉思之中。
萨拉必定不但到过最前线跟敌人作过拼杀的战斗人员,而且是一个勇敢机智、有指挥能力的将才。
兵部尚书问道:“全面进攻!排兵布阵,总有将重兵放在哪个突出点上吗?”
“北朝国军敢打敢冲,一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就会尽量地巩固他们的战果。”
“战术上讲,这叫做稳扎稳打。”
“自北朝国军开战以来,我军一直是一退再退。然而,除了水军之外,其他的,还没有遭到很大的损兵折将,还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萨拉正在兴致上。面朝对面,一欠身道:“启奏吾皇。”
南朝皇帝还是一种乐意:“小子,又来烦朕了。”
“恳求吾皇,在北朝国军还没有积蓄足够的力量之前,我们必须做到主动出击。”
在二方面军时,关于如何破北朝国军的绞杀战术,萨拉就提到,在一个适当时刻发起反冲锋。
“主动出击!”不单叫南朝皇帝吃惊了一下,其他的高级将领们也不由得发出诧异之声。
下面的将帅们,马上保持默默不语,有土灰土脸的,有流露暗自喜悦的,也有鼓着两腮不服气的等不同表情。
南朝皇帝提出会议下一个议程道.:“下面,由兵部侍郎,对北朝国军与我南朝天国军,已形成的军事对峙,根据目前的战情战况进行讲解。”
“遵旨!”兵部侍郎马上直立起了身。
接着在座的将领们都在注视着会议桌上……
从右边过来了一个女侍卫,按了一下会议桌上的一个按钮,从桌面的中间向两边慢慢地推开去,随后出现了一条缝,随之展示的是排兵布阵的演练沙盘。
全部卷开后,上面呈现出来的是起伏轮廊的地形地貌,正是南朝国,在“羞星”上,拥有整个南半球的领土。
上面清晰可见,以赫鲁大江为界,南朝国各城市的错落位置和各州县的划分区域。
在座的将帅们,二十多双眼睛都盯上了南朝国的大片国土,有的为了瞅个具体仔细,不由得站了起来。
兵部侍郎从沙盘上,抓起一根精制的棍棒,一边指点着上面,一边做着详细的战情介绍:从中已经了解到,清楚地看出,北朝国军所占领的还只是赫鲁大江上游、中游南岸长约三千公里,纵深不足三百华里大片不算宽广的、背靠江水,南朝国的大片国土。
然而,南朝国的大部分疆土还在南朝国军的控制之下。
让他们这些高级将帅们的担忧,还是北朝国军攻占了首府上京城,这座唯一的集科技、工业、交通发达的大都市。
在大迁都期间,工厂的机械设备和科研院校的仪器机器,及重要的军事战备物资,差不多全转移运输了出去,留下来的只是一座空城。
北朝国军所占之地,还处在南朝国军两面的犄角之势内.。
让在座的将领们看懂了时下,两军对峙最激烈的区域,还是上京的南面,广阔疆土上的众多城市。
他们都在发表自己的轻声细语,不是哇哇呀呀、唧唧咕咕的,就是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空军司令在自言自语:“如果不排除北朝国军的重点进攻的话,敌军进攻的目标会放在上京城南面广大城市的可能。”
对面的陆军司令问道:“理由在哪里?”
空军司令的回答:“据有关迹象表明,北朝国军通过赫鲁大江,不断地运送兵源和大量战备物资,显然以上京作为大本营,向南面伸出触手。”
“北朝国军伸出的触手,不怕陷入我军的三面夹击之中。”陆军司令掷地有声的道。..
“以我们的了解,北朝国军的前线总指挥,是敢打敢冲的隐力猛夫,他的胆大妄为、狂风怒吼。”
“如果是这样的话,北朝国军把上京作为大本营的话,还不如把进攻的重点,放在攻占赫鲁大江下游南岸,三四方面军上,他们更有胜算。”
“我们离那里有点远,派援军,要绕过上京城,驰援就更远了。”
萨拉插上话道:“北朝国军胆敢进攻赫鲁大江下游南岸上的三四方面军,借用后方广阔大地,只要我军一直边战边退,不断地消耗敌军的战略物资,保存有生力量,逮着一个机会,狠狠地揍敌军几下,给予沉重的打击。”
陆军司令边思索,边念念有词:“北朝国军占领了赫鲁大江下游南岸广阔天地,把上京作为大本营,向赫鲁大江上游下游伸展出去的,出现一只酷似展翅飞翔的雄鹰!”
“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空军司令对“飞”特别的敏感,接着道:“既然西面的翅膀已经伸展出去了,为什么不伸展东面的翅膀呢?”
“伸展一只翅膀,雄鹰是飞不起来的。”
萨拉也看出来了,忽然的大声:“一只背水而战的雄鹰,另一边翅膀还没有伸出来,不赶快收缩伸展出去的一边翅膀,我军马上折断它!”
“都停下。”南朝皇帝听出了里面的玄机。
各将领马上止住自己的念叨和争执,抬的抬头,起的起伏上体,一同转向上方。
南朝皇帝振振有词的说:“刚才,朕听到众爱卿的议论和争执之声,不能让北朝国军像只笨鹰伸展另一只翅膀。”
兵部尚书的问:“吾皇陛下的意思?”
“我军赶在北朝国军进攻之前,折断北朝国军还没有收起的一只翅膀。”南朝皇帝补充道:“这好像是萨拉那小子念出来的声音。”
“末将在。”萨拉接着试问:“吾皇要进攻北朝国军占领的赫鲁大江上游南岸一千多公里的占领区。”
“这就是朕,自北朝国军大规模进攻以来,我军第一次发起的反攻。”南朝皇帝的信心满满。
空军司令道:“吾皇英明!”
接着是陆军司令:“吾皇英明神武!”
许多的附和声:“吾皇英明!”
南朝皇帝下面点将:“有谁愿意前去替朕领兵征战?”
空军司令一欠身道:“末将领旨!”
接着是陆军司令:“末将愿前往。”
争先恐后之声:“末将请求出征……”
“瞧瞧你们,不是花甲就是古稀之年,披甲上阵,还能在沙场上冲锋陷阵吗?”南朝皇帝三句数落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