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喧嚣与浮华,未能扰乱楚云飞内心的清醒。相反,随着对时局观察的深入,他愈发感到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感。孙中山先生病势沉重的消息不断从北京传来,革命阵营内部的裂痕日益明显,这表面的繁荣之下,潜藏着巨大的不确定性。他深知,绝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和根基,都寄托于广州这艘看似华丽却可能倾覆的大船上。必须未雨绸缪,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局,准备一条退路,或者说,一个真正能自主发展的根基之地。
深夜,营部办公室灯火通明,窗外万籁俱寂。楚云飞屏退左右,独自坐在桌前,铺开一张略显泛黄的中国北部略图,目光锐利地扫过山西、陕西、绥远交界处的连绵山区。这里,是后世着名的晋绥陕根据地雏形区域,地势险要,民风彪悍,军阀控制相对薄弱,民众苦难深重,革命潜力巨大。
他提起笔,沉吟片刻,开始给远在山西、已成为晋军中层军官的挚友方梦雄写一封密信。这封信,将不同于以往的战况通报或日常问候,它将承载一个极其重要且隐秘的战略构想。
“梦雄吾兄如晤:
广州一别,倏忽数月。东征虽捷,然云飞身处此间,观风云变幻,常感惕然。羊城繁华,然非久安之地;革命洪流,恐生波折。古语云,未料胜,先料败。我辈革命军人,岂可仅寄望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当思为革命留存火种,开辟根基。
今有一要事,需兄暗中筹谋,此事务必机密,除兄之外,不可令第三人知其全貌。暂以‘星火’名之。
目标: 于晋、绥、陕三省交界之偏远山区(如管涔山、吕梁山麓),物色数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有水源、可垦殖之隐秘谷地或村落,秘密经营,以为非常时期之退路、物资囤积点及人员隐蔽训练基地。
步骤:
一、 选址勘察: 请兄借巡查防务、剿匪等名义,亲自或派绝对可靠之心腹,对上述区域进行详细勘察。需考量:进山出山之秘径、水源食物之自给能力、民情舆情(优先选择受压迫深、对官府不满之村落)、以及与外界联络之可能性。
二、 初步经营: 若寻得合适地点,可以设立‘山货栈’、‘垦荒合作社’等名义,秘密购置或租赁土地、房屋。派遣少数忠诚可靠、背景清白之老兄弟,化装为民,先行入驻,站稳脚跟,结交当地百姓,建立初步信任。
三、 物资储备: 设法通过可靠商号,分批、小量向该地转运储存部分粮食、药品、布匹、弹药(尤其注意安全隐蔽),以备不时之需。资金可由我这边设法筹措。
四、 人员准备: 留意军中及地方上,那些对现实不满、心怀理想、吃苦耐劳且可信赖的军官、士兵及进步青年,暗中观察,建立名册,但暂不发展,只作储备。待时机成熟,或可秘密转移至‘星火’点。
此事关乎长远,不急一时之功,但需持之以恒,谨慎推进。兄在北方,身处旧军,行事尤需小心,宁可缓进,不可冒失。一切以安全隐秘为第一要务。
当前革命形势看似蓬勃,然内里隐忧重重。广州恐非久居之地。我等需为革命,亦需为自己与追随之弟兄,谋一万全之策。‘星火’之意,在于燎原。盼兄慎之,重之。
具体情况,兄可临机决断。联络依旧通过老渠道,用新拟密码。阅后即焚。
弟 云飞 手书
民国十四年春”
写完信,楚云飞仔细封好,盖上自己的私章。他走到窗前,望着北方漆黑的夜空,目光深邃。“星火计划”,这是他布下的一步暗棋,一个超越当前战场胜负的深远布局。他无法预知未来具体的风暴何时降临、以何种形式降临,但他必须提前准备。这个秘密基地,或许将来能成为危难时的避难所,或许能成为新一轮革命浪潮的策源地,也或许,仅仅是他为自己和志同道合者保留的一份希望与选择的自由。
他将信交给绝对可靠的情报队员,嘱咐其通过最隐秘的渠道送往山西。做完这一切,楚云飞心中稍安。他深知,在波谲云诡的时代洪流中,多一份准备,就多一分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