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90年代末,东北深山沟里的靠山屯,刚入秋就透着股邪乎劲儿。往年这时候,玉米地里早该是人声鼎沸,家家户户忙着掰棒子、拉秸秆,可今年不一样,屯子里的人路过村东头那片老玉米地时,都跟避瘟神似的,脚步放得飞快,眼神都不敢往里头瞟。
我叫陈国庆,今年四十五,土生土长的靠山屯人,年轻时在部队待过五年,枪林弹雨都见过,向来不信那些神神叨叨的玩意儿。那天晌午,我扛着锄头去自家地里看玉米,刚走到地头,就瞅见一只肥得流油的野兔子从垄沟里窜出来,红眼睛滴溜溜转,一看就是没少祸害我家玉米。
“嘿,兔崽子,还想跑!”我放下锄头就追,那兔子跑得贼快,一蹦三尺高,径直往村东头的老玉米地钻。我当时也没多想,满脑子都是晚上给媳妇秀兰和儿子小远炖兔肉,撸起袖子就跟了进去。
这老玉米地邪乎就邪乎在“深”,一眼望不到头,玉米秆长得比我还高,密密麻麻的叶子交织在一起,跟青纱帐似的。风一吹,叶子“沙沙”响,那声音听得人心里发毛,总觉得背后有人跟着,可一回头,啥都没有,就只有晃悠的玉米秆子。
追着追着,天突然变了脸。原本还响晴的天,眨眼间就乌云密布,雷声“轰隆隆”滚过来,雨点跟黄豆似的砸下来,砸在玉米叶子上“噼里啪啦”响。我心里咯噔一下,这深山里的雨邪性,下起来就没完,再加上这玉米地岔路多,我顿时就慌了神,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操,咋还迷路了!”我骂了一句,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正琢磨着往哪走,就瞅见前面不远处有个黑糊糊的影子,像是座房子。我心里一喜,不管是啥,先躲躲雨再说。
深一脚浅一脚跑过去,才看清那是座破庙。庙门歪歪扭扭的,门轴锈得厉害,推一下“吱呀”响,跟哭似的。墙皮掉得一块不剩,露出里面的黄土,屋顶上的瓦片缺了大半,漏下来的雨丝在地上积了小水洼。
我犹豫了一下,毕竟是座破庙,可雨实在太大,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走进去。一进庙门,一股霉味混着土腥味扑面而来,呛得我直咳嗽。庙里到处都是蜘蛛网,挂得跟帘子似的,我一抬头,蛛网就粘了满脸,膈应得我赶紧用手扒拉。
庙里空荡荡的,就中间有个神台。神台是用木头做的,都朽得快散架了,上面落满了厚厚的尘土,一看就好些年没人来过。神台上摆着一尊泥塑神像,这神像可真是邪门——它没有脸。
我凑过去仔细瞅,那神像的脑袋溜圆,身子穿着破烂的泥衣,可脸上光溜溜的,没有眼睛,没有鼻子,也没有嘴,就只是一片平滑的泥坯,像是被人故意抹掉了似的。我当时心里就有点发毛,这世上哪有没脸的神像?
庙里的空气特别凝滞,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还有外面雨点砸在屋顶的声音。我找了个没漏雨的角落蹲下,掏出烟袋锅子想抽口烟,可刚划着火柴,火苗“呼”地一下就灭了,像是有股风从哪儿吹过来似的。
我心里嘀咕,这庙可真邪乎,等雨停了赶紧走。大概过了半个钟头,雨渐渐小了,最后彻底停了。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没再看那神像一眼,快步走出了破庙。
刚出庙门,我就觉得脑袋有点晕乎乎的,像是被什么东西裹住了似的,可也没太在意,只当是蹲久了的缘故。顺着玉米地的垄沟慢慢走,好不容易才找回自家的地,扛着锄头回了家。
一进门,媳妇秀兰就迎了上来,接过我手里的锄头,皱着眉头说:“国庆,你咋才回来?脸咋这么白?还有你这眼神,直勾勾的,跟丢了魂儿似的,咋了?”
我摸了摸脸,笑着说:“没啥,追野兔追进老玉米地了,还遇着下雨,躲了会儿雨。”
可秀兰还是不放心,拉着我的手说:“你可别骗我,我瞅着你不对劲。刚才小远还问我,爹咋不笑了。”
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吃饭的时候,筷子拿在手里总觉得沉,夹菜都夹不稳,脑子里也乱糟糟的,像是有个人在耳边叨叨,可又听不清说的啥。吃到一半,秀兰突然停下筷子,盯着我说:“国庆,你刚才叨叨啥呢?啥‘该换我了’?”
我一愣,“我没说啊,你听错了吧?”
秀兰摇摇头,“我没听错,你嘴里小声叨叨的,就是这句。国庆,你是不是在外面遇着啥不干净的东西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想起了那座破庙和无脸神像,可还是嘴硬:“啥不干净的,别瞎想,可能就是累着了。”
那天晚上,我睡得特别不踏实。一闭眼,就梦见自己站在那座破庙里,盯着那尊无脸神像看,神像的脸好像在动,慢慢变得模糊,最后跟我的脸重合在了一起。我吓得一下子坐起来,浑身都是冷汗,摸了摸自己的脸,还好,五官都在。
接下来的几天,我越来越不对劲。以前我最宝贝自家的地,每天都要去瞅好几遍,可现在,一看见玉米地就犯怵,总觉得里面有双眼睛在盯着我。而且,我对啥都提不起兴趣,秀兰跟我说话,我半天才能反应过来,嘴里还时不时冒出“该换我了”那句鬼话,自己都控制不住。
这天早上,我去村口的小卖部买酱油,刚走到门口,就瞅见李大胆蹲在墙根下。李大胆是屯里出了名的胆大,以前啥坟地、破屋都敢去,可现在,他跟变了个人似的,眼神空洞洞的,直勾勾地盯着地面,嘴里反复叨叨着一句话——“该换我了”。
我心里“咯噔”一下,李大胆这模样,跟我太像了!我赶紧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大胆,你咋了?跟哥说说,你是不是也去过村东头那座破庙?”
李大胆慢慢抬起头,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没有任何神采,就跟个木偶似的,嘴里还是那句话:“该换我了……该换我了……”
我心里慌了,看来这破庙真的有问题!我当过兵,骨子里的那股倔劲儿上来了,我不能就这么完了,我得查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
当天下午,我就去找了老支书马富贵。马大爷今年六十多,在屯里当了三十多年支书,啥事儿都知道,屯子里的人都敬他三分。我寻思着,他肯定知道那破庙的事儿。
马大爷家的炕头烧得热乎乎的,他正坐在上面抽旱烟。我把自己的情况跟他说了,又问起那座破庙。马大爷一听,脸色一下子就沉了,把烟袋锅子往炕沿上一磕,“啥庙?我不知道!国庆,你少瞎打听,那地方不是你该去的!”
我急了,“马大爷,我知道你肯定知道!我现在都快成李大胆那样了,再不想办法,我就完了!屯子里要是再有人去那庙,不也得遭殃?”
马大爷沉默了半天,叹了口气,眼神里满是恐惧,“国庆啊,不是大爷不跟你说,是那庙太邪乎了。那庙啊,挪不得,也拜不得,里面供的不是正神,是个‘债主’。早年屯子里就有人去过,回来后就跟李大胆似的,最后……最后就没影了。”
“没影了?啥意思?”我追问。
马大爷摇摇头,“就是找不着了,跟人间蒸发了似的。后来屯子里的老人就说,那是被‘债主’收走了,当了替身。国庆,听大爷一句劝,别再查了,赶紧搬离靠山屯,说不定还能活下来。”
我心里一沉,搬离?我祖祖辈辈都在这儿,哪能说搬就搬?而且,我要是走了,秀兰和小远咋办?他们要是遇到危险,我咋对得起他们?
从马大爷家出来,我心里更乱了。想来想去,我想起了刘半仙。刘半仙住在屯子最东头,以前懂点阴阳八卦,屯子里有人遇着啥邪乎事,都去找他。可后来不知道咋了,他就疯了,天天胡言乱语,屯里的年轻人都把他当疯子,可老辈人都说,他是知道得太多,被吓疯的。
我觉得,刘半仙肯定知道些啥。当天晚上,我揣了瓶二锅头,又买了一碟花生米、一碟酱肘子,去了刘半仙家。
刘半仙的家破得不成样,窗户纸破了好几个洞,风一吹“呼呼”响。我推开门进去,就瞅见刘半仙缩在炕角,身上盖着件破棉袄,嘴里叨叨着“落难爷……别找我……”
我把东西放在炕桌上,倒了杯酒递给他,“刘大爷,我是国庆,来跟你唠唠嗑。”
刘半仙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了我半天,才认出我来,“国庆啊……你咋来了?你是不是也见着‘落难爷’了?”
我心里一动,“刘大爷,你说的‘落难爷’,是不是就是村东头破庙里的神像?”
刘半仙接过酒杯,一口干了,抹了抹嘴,“对……就是它……那不是啥神像,是个冤死鬼啊!早年闹饥荒的时候,有个外乡人逃荒到这儿,走到村东头的玉米地就饿晕了,等屯子里的人发现的时候,人早就没气了。那外乡人死得冤,魂魄不散,就占了那座破庙,成了‘落难爷’。”
我赶紧问:“那它为啥要找人当替身?还让人说‘该换我了’?”
刘半仙又喝了一杯,脸涨得通红,话也多了起来,“它不是要替身,它是想回家啊!那外乡人临死前,还念叨着要回自己的老家,可他不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儿,魂魄就困在这儿了。它找替身,是想让替身帮它找家,等替身找到了,它就会把替身的魂魄吃掉,自己去投胎。以前看庙的人,最后都成了它的‘食物’,脸都被它抹掉了,跟那神像一样……”
我听得浑身发冷,“那‘该换我了’这句话,是啥意思?”
“意思就是,该轮到你当它的下一个替身了!”刘半仙突然提高了声音,眼神里满是恐惧,“国庆,你是不是已经开始说这句话了?你快逃吧!不然就晚了!你看李大胆,他就快被‘落难爷’收走了,下一个就是你!”
我心里“咯噔”一下,难怪李大胆的情况越来越糟,原来他快被“收走”了!我要是再不想办法,不光是我,秀兰和小远也可能遭殃!
从刘半仙家出来,我心里就有了主意——我要去会会那个“落难爷”,跟它拼了!我当过兵,啥大风大浪没见过,就算它是冤死鬼,我也不能让它害了我家人!
我回家后,把秀兰叫到跟前,认真地说:“秀兰,我要去村东头的破庙一趟,可能会有点危险。你要是发现我明天早上还没回来,就带着小远赶紧走,去城里找我战友,别回靠山屯了。”
秀兰一听就急了,拉着我的手哭,“国庆,你别去!咱不去行不行?咱搬离这儿,咱不跟它较劲!”
我摸了摸她的头,“秀兰,我不能走。我要是走了,‘落难爷’还会找别人,说不定还会找你和小远。我必须去,跟它了断了!”
秀兰知道我的脾气,倔起来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只能哭着点了点头,帮我找东西。我找了把砍柴的斧头,磨得锃亮,又抓了只大红公鸡——老辈人说,公鸡能辟邪,鸡血能镇住邪祟。我还让秀兰找了段红绳,缠在手腕上,这也是辟邪用的。
当天半夜,我背着斧头,手里提着公鸡,悄悄地出了门。月亮躲在云彩后面,天黑漆漆的,只有几颗星星在天上闪。村东头的老玉米地在夜色里像个巨大的怪兽,透着股阴森森的气息。
我深吸一口气,走进了玉米地。玉米叶子“沙沙”响,跟有人在耳边说话似的,“国庆,来啊……回家啊……”那声音跟我的声音一模一样,听得我心里发毛。我握紧了手里的斧头,咬着牙往前走,不管那声音多邪乎,我都不回头。
走了大概半个钟头,我终于看到了那座破庙。庙门还是歪歪扭扭的,里面黑幽幽的,像是张着嘴等着我进去。我深吸一口气,提着公鸡走了进去。
一进庙门,我就觉得一股寒气扑面而来,比外面冷多了。手里的公鸡突然开始扑腾,“咯咯”叫个不停,绳子都快被它挣断了。我知道,这是“落难爷”在搞鬼。
我走到神台前,盯着那尊无脸神像,“落难爷,我知道你在这儿!你想找替身回家,我不拦你,可你不能害无辜的人!你要是再敢害靠山屯的人,我就把你这破庙拆了,让你魂飞魄散!”
话音刚落,庙里的空气突然变得更冷了,耳边的声音也越来越大,“该换我了……该换我了……”那声音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围着我转。我感觉自己的脑袋越来越沉,眼神也开始模糊,好像要睡着了似的。
“不行!我不能睡!”我咬了咬舌头,疼得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我想起刘半仙说的,“落难爷”是想让我当替身,它在侵蚀我的意识!
我赶紧把手里的公鸡往地上一摔,公鸡“咯咯”叫着,在地上扑腾。我举起斧头,对着无脸神像喊道:“落难爷,我知道你想回家!你告诉我,你的老家在哪儿,我帮你找!可你要是再敢侵蚀我的意识,我就劈了你这神像!”
神像突然动了一下,泥皮“簌簌”往下掉。我看见神像的背后,挂着一块破布,上面绣着几个模糊的字。我赶紧走过去,把破布拽下来,借着外面透进来的月光一看,上面绣着“王家村”三个字,旁边还有个小小的“河”字,像是“王家河村”。
就在这时,我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段画面: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男人,背着个包袱,在玉米地里走,嘴里念叨着“王家河村……我要回王家河村……”最后,他倒在地上,没了气。
我明白了,这就是“落难爷”的记忆!他的老家是王家河村!
我拿着破布,对着空气说:“落难爷,我知道你的老家是王家河村了!我明天就去打听这个村子在哪儿,帮你烧点纸钱,让你能魂归故里!你别再害人了,行不行?”
耳边的声音渐渐小了,庙里的寒气也慢慢散了。手里的公鸡不扑腾了,安安静静地趴在地上。我知道,“落难爷”听进去了。
我把破布叠好揣在怀里,又看了一眼无脸神像,“我说到做到,会帮你找老家的。你要是再害人,我肯定回来劈了你。”
说完,我提着公鸡,转身走出了破庙。出了玉米地,天已经蒙蒙亮了。我回到家,秀兰还坐在炕上等着我,一见我回来,赶紧跑过来抱住我,哭着说:“国庆,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
我拍了拍她的背,“我没事,秀兰,没事了。”
第二天,我就去打听王家河村的消息。问了好几个老辈人,终于有个老人说,王家河村在几百里外的另一个县,几十年前发过一次大水,村子被淹了,现在早就没人了。
我心里一沉,“落难爷”的老家没了,他还能魂归故里吗?我还是买了些纸钱,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烧给了“落难爷”,嘴里念叨着:“落难爷,你的老家没了,可你别再害人了。你要是想找个地方安息,我就帮你在屯子外找个好地方,给你立个牌位,让你安安稳稳的。”
烧完纸钱后,我发现,自己嘴里再也没说过“该换我了”那句话,眼神也恢复了神采,对土地的眷恋也回来了。屯子里的李大胆,虽然还是有点呆呆的,但也不再叨叨那句话了,偶尔还能跟人说几句话。
我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可没想到,半个月后的一天,我去村东头的玉米地看玉米,刚走到地头,就听见里面传来“沙沙”的声音,还有人在叨叨:“该换我了……该换我了……”
我心里一紧,顺着声音走过去,就瞅见一个模糊的影子在玉米地里晃悠,那影子的轮廓,跟我特别像。我赶紧喊:“谁在那儿?”
那影子停了一下,慢慢转过身,我看见它的脸——光溜溜的,没有五官,跟那尊无脸神像一模一样。它朝着我笑了笑,虽然没有嘴,可我能感觉到它在笑。然后,它转身钻进玉米地,不见了。
我站在原地,浑身发冷。我知道,“落难爷”还没走,它只是暂时不害人了。或许,它还在等下一个替身,等下一个说“该换我了”的人。
后来,我带着秀兰和小远搬离了靠山屯,去了城里。可我总是会梦见那片玉米地,梦见那座破庙,梦见那个无脸的影子。有时候,我还会在梦里听见“该换我了”那句话,跟我的声音一模一样。
我不知道,“落难爷”会不会找到我,会不会让我当它的下一个替身。我只知道,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守住这个秘密,不让更多的人掉进这个陷阱里。
有时候,我会站在城里的阳台上,望着东北的方向,心里想:靠山屯的玉米地,还在长吗?那座破庙,还在吗?那个无脸的“落难爷”,还在等吗?
风一吹,我好像又听见了“该换我了”那句话,轻飘飘的,跟在风里,飘了很远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