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周末,七玥搞完自己的事情后就开始了刷视频,这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视频。
标题是:#这辈子一定要知道的名人全集!
(*′I`*)你看博主的这个引人入胜的引导流量的标题,七玥也忍不住点进去一观。
开篇暴击:
“他是一个中国人,更是人类有史以来,科学界无所不能的大神,他比“牛顿”早了600年,比“达芬奇全才”十倍,但很多人连他的名字都不知道。
如果你去网上搜他的名字,他的后面会跟着一连串的头衔,比如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医学家,音乐家,军事家,文学家等等等等…~~~
就这么说吧,只要你能想到的带家的词儿,都能安在他的身上,一点都不会违和,因为他真的就这么强~(???)
他在一千多年前就命名了“石油”这个词,更是全球第一个把“石油”用到实用领域的人,他写出来的?《梦溪笔谈》至今都是世界科学史上绕都绕不开的神作,他就是———“沈括”。
“哇,是沈括呀,我只知道他是科学家,写了《梦溪笔谈》非常有用~非常具有实用性,其他的都不知道,看来要好好学习一下。”
七玥嘟嘟喃喃。
各朝各代同步观看天幕的老祖宗们更是一个个都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一个人怎么能有这么多头衔?
这合理吗?\(`Δ’)/
一个人的一生有限,真的能在那么多领域都出色吗?(??????)?*
这该不会是天幕夸大了吧?若是真有这么一个人,那怕是说为“圣人”也不为过吧?!!
再说了,之前不是天幕偶尔评论区里有提及什么“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吗?
还有咱们文人学子心目中最熟悉的“孔圣人”。
难不成这些人都比不上一个他?这沈括到底是哪个朝代的?
………
尽管各朝各代的老祖宗们都在内心疑惑不解,但视频并不会随着他们的疑虑而停下,而是缓缓的播放着。
这很多古人就聚精会神的听着想看看这位什么什么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你知道中国有自己的“牛顿”吗?
你敢相信在1000年前中国就有一位跟“牛顿”一样全面的“奇才”吗?
他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最卓越的人~
“石油”这个叫法就是由他命名的。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他在两项中都有重要作用。
他不仅发明了当时“最先进”的“指南针”,还是“活字印刷术”总结和推广的第一人~
他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球偏磁角”的人,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他还系统研究了“彩虹是怎么形成的?”;
“声音的共振是怎么发生的?”;
他简直像是从未来穿越到1000年前的奇人~
今天咱们就来讲讲这位千年一遇的奇才,他叫————沈括。
他是浙江杭州人,即使生活在群星璀璨的宋朝,他还是被称为“宋朝最强大脑”~
沈括14岁就把家里几代人留下的书全读完了~
但是跟别人读书、考科举做官不同,沈括不太一样~
少年“沈括”有一次读到“白居易”的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都4月了,桃花怎么刚盛开?(*′I`*)
沈括认为非常荒谬,换其他人,有点疑问,可能随便想想也就放过了~
但是沈括竟然第二年4月专门到山上求证,他吃惊的看到4月山中桃花确实刚盛开……
沈括发现:原来气温会随着山的高度增加而降低,这就造成了花期的不同~
“求真务实,追求真知识”,像沈括这样的,可是太少见了~
1054年,23岁沈括初入官场,但是求真务实的追求一直没有变~
他通过实验发现:磁针能指南,然长为偏东,即地磁的南北极,与地理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这个就是磁偏角。
沈括是世界上有记录“最早”发现“磁偏角”的人,这比哥伦布早了400多年~
1080年,沈括受命到陕西延安一带守边防,他发现当地老百姓常用一种“黑色油状液体”点燃照明~
因是从石头中出来的,又像油脂。
沈括第一次提出“石油”这个科学命名,并且预言“石油”在未来经济中将有重大作用~
我们都知道“活字印刷术”发明人是毕昇,但毕昇只是民间工匠,一个无名小卒是不可能写入正史的。
那么,毕昇是怎么被记载下来的?
还是幸亏有沈括,他把“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详细过程写了下来,这才让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有了确凿证据,铁证如山,比西方早了400年~
作为一名科学家,沈括很重视野外考察,常有重要发现。
他研究了雁荡山的地形和成因,认定是由流水侵蚀冲刷所致~比英国人提出类似学说要早700年~
是“世界地质学史”上“最早”关于“流水侵蚀”的论断~
沈括奉命出使河北,沿太行山北上,看到山里有海蚌、海螺等海洋生物化石…
沈括仔细考察,推断出太行山原来应该是大海,并得出结论:
华北平原是由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
这些都被现代科学一一证实。
不仅如此,沈括还是一位出色的“数学家”,他首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等,大大推动了中国代数和几何学的发展~
在水利方面,沈括也颇有建树。
在开封汴河,沈括独创“分层筑堰”,短短几年,就取得“引水淤田” 17,000 多顷的显着成绩。
在江苏沭阳,沈括开百渠、立九堰,新得良田7000顷,造福一方百姓~
沈括更是位文武全才,在军事上,他改造了“神臂弓”和“火药武器”,还绘制了“立体军事地图”,这比瑞士做出“地理模型图”早了约700年~
晚年的沈括还是闲不住,他潜心完成了巨着?《梦溪笔谈》,这可真是一本千古奇书~
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学科,全面反映了沈括丰富精彩的一生,价值非凡————
被称为“11世纪的科学坐标”,“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沈括的故事?
讲的既是沈括,也不是沈括,更是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来留下来的“求真务实”精神~
有真才有美,有真知识才有真价值,这种精神在从前和现在都极为少见,该倍加珍惜。
1979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沈括星”,以此让沈括与天体相连,为中华增辉~
2018年,中国最先进的科考船之一“沈括号”下水起航,开始探索茫茫大海的未知领域。
点赞转发,让沈括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小视频结束(?ˉ??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