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紧不慢地过着,后宫之中平静无波,唯有纯妃苏绿筠再度传出遇喜的消息,让这沉寂的氛围添了几分波澜。
说起来,她还真是不愧入宫前“善生养”的评价,这已是她怀上的第三个孩子,消息传开,曦滢和乾隆自然大把赏赐,连深居简出的太后都特意遣人送来补品,叮嘱她安心养胎。
她一怀孕,最紧张的居然是阿箬,毕竟两人资历相当,如今都在妃位上铆着劲往前冲,眼瞅着对家都要怀第三个孩子了,自己却连个动静都没有,她怎能不心急如焚。
后宫之中,贵妃的位置还空着一个,到了这个份上,谁不想奋力一搏占了那个位置呢?于是阿箬愈发卯足了劲争宠,每日精心打扮,变着花样讨乾隆欢心。
她心里暗自盘算着:若是自己能再度怀孕,她如今可是正经满军旗出身的妃嫔,生下的孩子怎么也比苏绿筠这个江南乡绅家的汉女生的孩子金贵些,到时候晋封贵妃的胜算也能大上几分。
可天不遂人愿,她如此这般的努力了许久,前后侍寝了好几次,肚子却始终没有动静,急得她嘴上都起了燎泡,却也只能暗自憋着火。
求子无望,阿箬只好将所有目光重新放回了自己唯一的希望——四阿哥永珹身上,心里想着,既然生不了新的,那就把现有的培养好,总能闯出一条路来。
如今永珹也已经进尚书房两年了,在书房里读书写字倒也有些天赋,先生教的内容一点就通,偶尔还能对出几句不错的诗句。可阿箬偏不是个知足的性子,她不敢有赶超永琏的心思,但超越永璋,比肩大哥永璜还是可以梦一下的吧。
毕竟永璜这孩子一等一的佛,根本不想当卷王,兴趣也在琴棋书画而非四书五经,平日里对功课只求完成不求精进,弟弟们要超越他,他都会温柔让开。
主打一个你们要卷就卷吧,哥哥写完作业就要早睡早起了。
活得那叫一个通透自在。
永璜是个闲云野鹤的咸鱼性子。
永琏没喝孟婆汤,是带着满脑子知识阅历来的,并且曦滢也不是个虎妈,也是个功课做完就行的,至于储君要学习的那一部分,自然有乾隆操心。
永璋有纯妃这个溺爱他的额娘在,学习全靠乾隆这个“虎爸”偶尔想起时恐吓几句,才会临时抱佛脚好好学习一段时间,可他的确没什么读书的悟性,没多久连乾隆都接受了自己有个资质平平的傻儿子,渐渐不再对他强求。
于是撷芳殿只剩下四阿哥永珹着一个被虎妈和虎爸双重夹击的小苦瓜。
差点忘了,还有一个暗搓搓鸡娃的海兰,这一世她没黑化,也没有主人,于是把自己骨子里那点固执都投射到了永琪身上,每天都变着法儿地督促永琪读书练字,生怕儿子落于人后。
天资聪颖都不行,还必须得天道酬勤,总之一个卷字了得。
曦滢偶尔去撷芳殿看看,眼见着永珹和永琪这两个不足十岁的小孩儿,天天晚睡早起,伏在案头笔耕不辍地“卷”,原本虎头虎脑的小苦瓜都成了蔫巴的小苦瓜,有些看不下去。
她当即做主叫停了这场由阿箬和海兰发起的“鸡娃战争”,语气严肃地告诫两人:“孩子们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哪能这么折腾。”
再这么无节制的鸡下去,就别说长不长得高这个事儿了,长不长得大都是个问题。
本来按照宫里的规矩,皇子们的功课教养都有专门的师傅负责,别说读书了,就是生活,生母们都是不许插手干预的,曦滢之前让她们自己管着孩子,已经算是格外宽宏了。
但既然她们这般乱管,不顾及孩子的身体,那她这个皇后就得出手干预了。
至少要保证小孩子的充足睡眠。
阿箬和海兰都有些不甘心,一副“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的架势,但看永琏一向早睡早起,看着就气血很足的样子,知道曦滢不是那种自己鸡娃不许别人鸡娃的人,难道是自己不鸡娃,也不许别人鸡娃?二人心里蛐蛐,但也不敢说什么,只敢照做。
倒是乾隆得知此事后不以为然,还笑着对曦滢说:“朕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多吃点苦才能成器。”
在他看来,皇子就该勤勉刻苦,这点程度的内卷根本不算什么。
曦滢的目光放在乾隆的矮子乐上,意思显而易见,但她也不明着嘲笑乾隆的个子,甚至都不想跟他争论,反正她的责任已经尽到了,若质疑不听,后果自负就是。
于是转移了话题:“说起来,许久不见春和进来了,也不知道他书读得怎么样了。”
“咱们富察家的小秀才,好着呢,如今做的文章拿给张廷玉他们几个看,都觉得中个二甲没问题,若是发挥得好了,朕亲自点他当探花。”提起傅恒,乾隆那叫一个与有荣焉。
众所周不知,古代人考科举是要拜山头的——每逢大比之年,大批举子恨不得削尖了脑袋赶在考试之前前往大儒和考官面前投卷,就为了混个眼熟,毕竟考官看多了某人的文章,批卷子的时候若是遇上,心里自然会多几分留意,打分也会宽松些。
这不算作弊,比起找枪手、带小抄、买考题那些下三滥的手段,这就是光明正大的阳谋。
清流圈子的水深着呢。
但傅恒却不必这么辛苦。
他自幼在尚书房读书,那些举子费尽心思想拜的山头,早就是他的山头了,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根本用不着刻意投卷。
自从乾隆知道他励志要靠自己的本事考科举,每隔几天就拿傅恒的文章去给张廷玉还有翰林院那群大儒看,特意叮嘱他们“抽时间好好批一批,多指点指点这孩子”。
有了皇帝的亲自背书,那些老臣们自然不敢怠慢,每次都仔仔细细地批改,还会当面给傅恒讲解不足之处,这就是强行收了学生。
连曦滢都忍不住感叹,傅恒汤姆苏的人生,简直易如反掌。
提起傅恒,乾隆可就不困了,夸奖起来那叫一个滔滔不绝。
而且听不得曦滢说他万一取不中的预防针,坚信他的亲亲小舅子能一举夺魁。
行行行,那是你的乾大宝,自己好好爱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