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方纠结“非牛顿流体”术语时,林丕稼正好拎着修了一半的摩托车进院,顺口插话:“就是藕粉羹嘛!搅得快就稀,搅得慢就稠!”
林凛把这个翻译成“Shear-thinning fluid”时,硅谷团队集体沉默三秒——他们刚花半年建立的数学模型,被一碗闽都甜点概括了。
会议结束前,凯文偷偷问林凛:“贵团队是否考虑过开发中医诊断AI?”
镜头外传来依公中气十足的闽都话:“AI哪会拔罐?先来食一碗线面暖暖胃!”
月光下,林凛看着美方发来的合作意向书轻笑——原来最高级的技术壁垒,是藏在奶奶线面汤里的文化密码。
半年后的上海国际医疗展,辰曜科技的展台活像被施了魔法——林凛那篇顶着《自然》子刊光环的论文被做成烫金易拉宝,设备周围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举着手机的老外。金发碧眼的采购商操着各国口音英语追问:“这仪器真能通过能量场促进细胞修复?”
林岽穿着紧绷的西装,头发抹得油光锃亮,正用中英文混杂语介绍:“根据我们双盲实验数据,特定参数辰力场可使成纤维细胞迁移速度提升23%……”话音未落,展台灯光突然抽风般狂闪,仪器发出“嘀嘀”报警声,屏幕弹出红色警告:电压异常!
“完犊子!展馆电路老化!”林岽额头瞬间沁出冷汗,手忙脚乱翻找备用电源。
13岁的林埥突然蹿向品鉴区,抓起篮子里赠品光饼就往电源箱塞。德国工程师目瞪口呆:“小朋友,我们在讨论精密仪器……”
“这就是精密稳压器!”林埥把光饼卡进设备缝隙,电压示数竟真的稳住了!他得意地拍掉手上饼屑:“看!光饼密度0.98g\/cm3,正好当阻尼器!”
混乱中,林漺带着艺校学员闪亮登场。姑娘们穿着改良的闽都功夫装,随着辰力场频率变化即兴起舞——设备低频振动时如白鹤亮翅,高频波动时似鼓山松涛。
意大利经销商激动地拍视频:“这比VR演示直观多了!我要订200台带舞蹈课程的版本!”
韩国客商追着问:“能不能编套K-pop版辰力舞?”
最绝的是美国客户,他指着正在跳拍胸舞的学员问:“这个动作对胸大肌康复是否有数据支持?”
林漺现场编论文:“拍胸频率1.2hz,恰与心肺共振频率吻合!”(其实是她昨天吃太饱在助消化)
展会第三天,林丕稼突然扛着麻袋现身。他掏出老宅阁楼的石英钟摆、周师傅的太极剑、甚至郑美娇依嫲腌酸菜的压缸石,现场办起“辰力原理土法展”:“这钟摆调频原理和我们仪器一样!这石头压菜的力量控制就像压力传感!”
结果压缸石被日本企业代表当非遗艺术品买走,还非要签“技术文化交流协议”。林岽偷偷吐槽:“他们不会真拿这石头做康复仪吧?”
庆功宴上,林凛看着订单报表恍惚:“所以咱们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光饼阻尼器和拍胸舞?”
赵国维教授越洋发来贺电:“记住!最高级的创新,是让技术长在生活的土壤里。”
窗外黄埔江货轮鸣笛,林凛咬开蟹壳黄烧饼,突然笑了——酥皮簌簌落下的轨迹,竟和辰力场数据波动曲线谜之相似。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林家老宅的厨房活像开了挂的科创孵化器——
灶台左边,李维对着笔记本电脑抓耳挠腮,屏幕上《辰力场生物效应机制研究》的博士论文被导师标满红痕。这位加州理工的高材生,此刻正被郑美娇依嫲投喂第九个芝麻汤圆:“依维,食饱才有力气改文章!”
灶台右边,15岁的林岽拿烧火棍在水泥地上演算傅里叶变换,突然跳起来撞到晾衣竿:“依姐!我发现用腌菜坛子的共振频率能优化辰力场波形!”刚写完作业的林埥幽幽吐槽:“依哥,你脚边那坛是依嫲泡了半年的酸笋。”
林丕稼蹲在灶洞前用火钳当教鞭,在炭灰上画生产线草图:“德国人要的定制版,得把周师傅打太极的视频刻进芯片!”手机突然炸响越洋电话,他开免提夹在耳朵和肩膀间,手上还忙着给灶膛添柴:“hello!赵教授!对,论文接收了……啥?mIt想合作?等会儿,我先把这锅佛跳墙端下来……”
潘辉偷偷把林岽的电路板接上老式收音机,调频旋钮拧到《闽剧》频道时,辰力仪突然节奏爆表!林漺养的芦荟在窗台上以肉眼可见速度抽新芽。全家目瞪口呆时,林敬波悠悠点评:“早说过,十八板《紫玉钗》舒筋活络最管用。”
林凛捧着碗太平燕出神。肉燕在清汤里浮沉,薄如纸的皮子透出粉嫩馅料,像极了她跌宕的前世今生——上辈子在实验室孤军奋战,发顶刊不如抢经费重要;如今论文数据来自灶台边的头脑风暴,千万订单诞生于依嫲的汤圆投喂间。
“依姐食懵啦?”林漺塞来蘸碟,姜醋香劈开思绪,“现在知道全家躺平奋斗的好了吧?你搞科研,依岽仔搞发明,我搞艺术,依埥仔搞破坏——各司其职嘛!”
窗外,春风卷着炮仗红纸掠过老榕树,新芽在月夜里闪着油光。林凛咬开q弹的肉燕,鲜汁在舌尖炸开的瞬间,忽然笑出眼泪——
这哪是重生金手指?分明是投胎时氪金买了“全家科研大礼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