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同伟始终端坐在椅子上,身姿挺拔如松,面对秦舞阳拍桌怒吼、怒目圆睁的模样,
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仿佛对方的愤怒只是无关紧要的空气流动。
他缓缓转头,目光精准落在居中而坐的张为民身上,语气平稳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像是在汇报常规工作般从容:“张常务,我可以继续汇报吗?”
张为民指尖在桌沿轻轻一点,微微颔首。
随即,他抬眼看向秦舞阳 , 那眼神里没有怒火,没有指责,只有一种久居上位者特有的沉静,却像无形的威压,如潮水般涌向秦舞阳。
前一秒还拍着桌子、吼声震得会议室窗户嗡嗡作响的秦舞阳,瞬间像被掐住了喉咙的野兽,到了嘴边的狠话硬生生卡在喉咙里。
他能清晰感受到那股自上而下的压力,仿佛泰山压顶,让他连呼吸都变得沉重,整个人如坠冰窟,
双手下意识地攥紧了桌布,只剩下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木质桌沿,泄露着内心翻涌的慌乱。
祁同伟用余光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嘴角勾起一丝微不可查的冷笑 ,
在官场,所谓的嚣张从来都是建立在权力的基础上,一旦失去权力的庇护,再凶的 “纸老虎” 也会瞬间蔫掉。
他收回目光,重新看向班子成员,继续汇报道:
“秦副书记是咱们政阁纪委的领导,更是我分管七处的顶头上司,论职级、论资历,我都该敬重他。
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我比谁都懂‘下级服从上级’的规矩,
今天在这里,我以自己的人格和党性作担保,绝无半分有意污蔑秦副书记的意思。”
他顿了顿,语气里多了几分恳切:
“退一万步说,我打心底里希望咱们纪委的每一位领导,都是风清气正的好榜样 ,
年轻人进体制,图的就是能跟着好领导学本事、干实事,有个值得追随的方向。可偏偏秦舞阳副书记…… 哎……”
说到 “哎” 字时,祁同伟突然变了神态:眉头紧紧皱起,眼角微微下垂,连声音都带上了几分沉重,
活脱脱一副 “恨铁不成钢” 的老干部模样,那痛心疾首的神态浑然天成,仿佛真的为秦舞阳的 “失足” 感到惋惜。
秦舞阳坐在对面,看着祁同伟这副 “演戏” 的模样,恨得牙根发痒,
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可一想到张为民刚才那记警告的眼神,
只能硬生生把怒火憋回去,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像打翻了的调色盘,难看至极。
会议室里的其他班子成员,此刻也都交换着眼神 ,
有组织部孙振国带着探究的审视,有分管后勤的副书记带着疑惑的皱眉,还有几位常委低头小声议论着什么。
显然,祁同伟这番 “先捧后抑” 的话,已经在他们心里种下了怀疑的种子,
看向秦舞阳的眼神里,多了几分 “是不是真有问题” 的探究。
祁同伟见火候已到,话锋陡然一转,语气瞬间变得坚定,像一把出鞘的利剑:
“但正因为我是纪检干部,肩扛着‘监督执纪’的责任,面对腐败就绝对不能退缩!坚守原则、维护党纪国法,这是不可践踏的红线!
哪怕秦副书记是我的直属领导,哪怕我一直敬重他,可…… 当铁一般的罪证摆在面前时,
党性告诉我,必须挺身而出,指认他的犯罪事实!”
说到最后,他刻意放缓语速,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虽然直到此刻,我心里依然隐隐作痛 ,谁也不想亲手把自己的领导送进去,可我没得选。”
不得不说,祁同伟的演讲天赋堪称 “官场一绝”。
面对满屋子厅级、处级的纪委大佬,他没有丝毫怯场,精准拿捏着每一句话的节奏:
先表敬重显规矩,再露痛心博同情,最后亮原则显担当。
明明是当众指控上级、堪称 “官场背叛” 的激烈行为,明明是拿着 “证据” 给秦舞阳公开处刑,
可从他嘴里说出来,却满是 “无辜” 与 “无奈”,仿佛自己才是这场风波里最委屈的人。
这就是官场 “会说话” 的厉害之处 ,
嘴笨的人,就算有背景,干这种 “背刺上级” 的事,也只会把自己摆在 “以下犯上” 的位置,别说博得同情,
能把意思说清楚就不错了,还很可能被秦舞阳这种牙尖嘴利的人倒打一耙,
扣上 “野心勃勃”“目无尊长” 的帽子。
可祁同伟不一样,他天生就是 “演说家”,几句话就把自己塑造成了 “坚守原则的受害者”,
连秦舞阳都恍惚了一瞬,差点跟着产生了 “他是不是真的迫不得已” 的共情。
张为民坐在主位,看着祁同伟这波 “操作”,眼底闪过一丝欣慰,
这年轻人不仅有胆识,还懂 “人心”,把官场的 “话术” 玩得透透的。
他清了清嗓子,拿起桌上的搪瓷杯喝了一口水,开口说道:
“同伟同志,你说有证据证明秦舞阳副书记参与犯罪活动,那就把证据拿出来,让各位领导都审阅一下。”
说到这里,他放下杯子,语气陡然变得严肃,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
“我们纪检部门的办案原则,从来都是‘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
不管是谁,只要违反了党纪国法,哪怕他权势再大、地位再高、身份再特殊,也必须绳之以法,接受法律的制裁!”
这番话像惊雷般在会议室里回荡,瞬间震慑了所有人。
几位原本还在小声议论的常委,立刻停下了话头,坐直了身子;
孙振国也收起了之前的探究,眼神变得严肃起来。秦舞阳更是被吓得浑身一哆嗦,脸色瞬间惨白如纸,
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落,后背的衬衫很快就被冷汗浸透,紧紧贴在身上,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他最害怕的就是 “证据”,
祁同伟到底握了什么把柄?是张宏远的笔记本,还是其他他不知道的线索?
祁同伟本就擅长 “借力打力”,
听到张为民这话,立刻起身,伸手就要去拿放在脚边的公文包:“张常务,证据我现在就呈上来给您过目!”
“不必。” 张为民抬手摆了摆,目光扫过在场众人,语气里带着几分刻意的 “谦逊”,
“这里坐着的都是纪委的老领导、老纪检,办了几十年的案子,个个都是办案高手,经验比我丰富多了。
相比之下,我才是纪检系统的‘新手’,之前一直在地方工作,没怎么接触过中央纪委的办案业务。”
他话锋一转,看向秦舞阳,语气带着 “公允”:
“我看,证据还是先给秦舞阳副书记看吧 ,
毕竟他分管一线办案部门十年了,什么案子没见过?
经验最丰富。而且这事牵涉到他本人,让当事人先看,也显得咱们办事公允。
万一证据里有什么纰漏,或者有误会,秦副书记肯定最能看出来端倪,是不是?”
说到最后,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调侃,眼神里带着玩味:
“秦副书记,你可是咱们纪委的‘老办案人’了,现在第一个给你看证据,可得把握好机会,展示一下老纪检的风采啊!”
这话听着是给足了秦舞阳 “面子”,让他当 “第一个审阅者”,实则是把他架到了火上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