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天,大宝不停的问着二宝考试怎么怎么样。
他看二宝考得这么轻松,也想去试试。
二宝无奈的看着大宝:“大哥,这童生你可能考得上,你想试试就去试试吧,明年不是还有机会吗?
这考试每年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看县令大人怎么出题。
不过前面两道都差不多,考经义和诗词歌赋。
最后一道题是考策论,前两道大家的见解都不会相差很大,只有策论才能看得出。
这考试也不用准备什么,就是填一下户籍和身份特征。”
“身份特征?填这个干嘛?难不成我是王麻子,我还得写着我满脸的麻子啊?”
“大哥,填身份特征是为了防止有人顶替考生考试。
你想想啊,那些寒窗苦读十多年的书生,好不容易一朝得了机会,却被人顶替了,这该有多难受。”
“原来如此,那我明年也去试试看。”
三日时间,一晃而过。
晨曦微露,县衙门前却早已人声鼎沸。
沈砚安一家也早早地来到了这里,满心期待地等着放榜。
二宝则是淡定自如的坐在家里,凌兰芝在家里陪着他。
人群将县衙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沈砚安把四宝抱到自己脖子上骑着,四宝兴奋地拍着小手,嚷着:“爹爹,我要看,我要看。”
沈砚安稳住四宝:“别急,县衙的人还没出来呢。”
大宝使劲地往人群里挤。
“让一让,让一让。”大宝一边挤,一边喊道。
“哎哟,你这孩子,急什么。”一位老者被挤得晃了一下身子,不满地说着着。
“老爷爷,对不住啦,我家兄弟参加了考试,我着急看榜呢。”大宝连忙道歉。
此时,县衙的大门缓缓打开,几个官差抬着一块巨大的榜单走了出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榜单挂在县衙门口的墙上,然后退到一旁。
“都别挤,别挤。一个一个看。”陈大山大声喊道。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眼睛紧紧地盯着榜单。
“这第一名究竟是谁呀?”有人迫不及待地问道。
“别急别急,慢慢看就知道了。”另一个人回应道。
“哎呀,我这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是不是我们大河村的?”一个中年男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水。
有的人身子前倾,努力向前挤去。
有的人踮起脚尖,脖子伸得老长。
还有的人被挤得东倒西歪,嘴里不停地抱怨着,却又不甘心退出。
人群中,一位身材瘦弱的书生,被前后左右的人挤压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的脸色涨得通红,手中的折扇也被挤得变了形,却仍紧紧地护在胸前,生怕被挤坏。
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扯着嗓子喊道:“别挤啦,再挤我都要被挤扁啦。”
可他的声音瞬间就被周围嘈杂的人声淹没。
大宝终于挤到了榜单前,他的目光快速地在榜单上扫过。
突然,他兴奋地大喊起来:“爹,娘, 二宝考了第一名。”
这一嗓子喊出去,周围的人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
刚才被大宝挤到的老者看向大宝:“这沈清辞是你的弟弟啊,这么有出息。
真是厉害啊,考了第一。”
大宝得意洋洋的笑着:“是呀,老爷爷,多谢您的夸奖。”
沈砚安听到大宝的呼喊,朝他挥了挥手。
苏寻衣更是激动得眼眶泛红。
四宝在沈砚安的脖子上欢快地拍着手:“二哥哥最棒啦。”
三宝和司言轩司言锦被王婉婉拉着站在最外面,也是激动的不得了。
人群中,赞叹声、羡慕声交织在一起。
“走,咱们去买点好吃的, 回去给二宝庆祝。”
一家人买完东西回了杏花村,二宝还在树下继续看书。
一大清早,章涯骑着快马,急匆匆地朝着杏花村赶来。
一路上尘土飞扬,引得村民纷纷侧目。
“官爷这是咋了?这般匆忙。”村口的大牛爹好奇地问道。
章涯一边赶路,一边大声喊道:“沈清辞在县试中得了第一名,成了榜首,我来给苏夫人报喜啦。”
这一消息瞬间在杏花村炸开了锅,人们纷纷奔走相告。
此时,二宝的家中,苏寻衣和沈砚安正在屋内坐着喝茶。
“沈砚安,我真是太开心了。”苏寻衣端起茶杯,轻呷了一口。
沈砚安放下手中的茶杯:“二宝很聪慧的,县试而已。”
两人正说着话呢,门口就传来一阵喧闹声。
“苏夫人,苏夫人,你在家吗?大喜啊。”章涯的声音传来。
苏寻衣和沈砚安连忙迎了出去。
“章大哥,你怎么来了?快请屋里坐。”苏寻衣热情地招呼着。
“恭喜苏夫人,你儿子沈清辞在县试中得了第一名,成了榜首。”章涯大声说道。
苏寻衣和沈砚安听到这个消息,相视一笑。
凌兰芝听到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问道:“这是怎么了,这么热闹?”
苏寻衣连忙拉过凌兰芝:“娘,二宝县试得了第一名,是榜首呢。
这不,章大哥亲自来报喜了。”
凌兰芝一听,眼眶瞬间湿润了:“好,好,咱们沈家终于出了个读书人。”
章涯笑着说:“苏夫人,那我这就回去了,就不多留了。”
苏寻衣连忙说道:“章大哥,吃过早饭再走吧。”
章涯摆摆手:“不了不了,公务在身。”
说完,转身就要走。
苏寻衣还沉浸在喜悦中,完全忘了给赏钱这回事。
凌兰芝见状,轻轻拉了拉苏寻衣的衣角,低声说:“寻衣,快给官爷赏钱。”
苏寻衣这才反应过来:“章大哥,请稍等。”
苏寻衣连忙去了楼上,从房间拿出一锭银子,平时章涯也挺照顾他们一家的。
苏寻衣下了楼将银子塞到章涯手里:“章大哥,辛苦你跑一趟了。”
章涯推辞道:“这可使不得,能来报这个喜,我也高兴。”
沈砚安说道:“官爷,你就别客气了,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章涯推辞不过,这才收下,道谢后离开了沈家。
消息很快在杏花村传开了,村民们纷纷来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