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压力迫使罗奇暂时收敛了锋芒,将活动范围缩小到“巢穴”周边,专注于那些不那么引人注目,却能稳步提升“幽影”基础性能的修复工作。而在这段相对“平静”的蛰伏期里,他与“幽影”之间的联系,正以一种超越主从关系的模式,悄然深化。
起初,罗奇只是通过便携终端与“幽影”进行沟通。但很快,他发现这种方式存在延迟,且在他双手忙于精密维修时极为不便。
“尝试建立稳定的低功耗神经链接,仅限于基础信息传递与指令确认,无需全感官沉浸。”“幽影”提议道,它的意念依旧冷静,却仿佛在主动寻求更高效的协同方式。
罗奇犹豫了一下,回想起在伊甸时那些痛苦的精神诱导和窥探。但“幽影”给他的感觉截然不同,那是一种平等的、带着明确边界感的连接请求。他最终同意了。
过程出乎意料的顺利。没有强制入侵,没有精神冲击,只有一道清晰的、如同涓涓细流般的意念通道被建立起来。通过它,罗奇可以瞬间感知到“幽影”传回的传感器数据、系统状态报告,甚至能“听”到它对某个技术难题的简洁分析。而他只需一个念头,指令便能无延迟地传达。
这种连接带来的便利是巨大的。
当他正在焊接一块形状复杂的装甲接缝时,“幽影”会提前零点几秒预判到因热胀冷缩可能产生的微小形变,并将调整参数直接流入他的意识。
当他外出搜寻特定零件,不确定某个残骸内部是否有所需物品时,“幽影”能通过链接远程分析扫描数据,给出精确的概率判断,节省了他大量探索时间。
他甚至开始习惯在思考问题时,下意识地征询“幽影”的意见。
“左腿传动系统的阻尼系数,你觉得调到哪个区间更合适?”
“根据当前骨架共振频率及预计战斗负荷,建议维持在标准值上限百分之五处。”“幽影”的回答总是基于数据和逻辑,精准而高效。
潜移默化中,罗奇的思维模式也受到了影响。他发现自己处理问题时,会不自觉地更加理性,更加注重效率和数据支撑。一些过去可能会让他情绪波动的事情,如今也能更快地用近乎冷酷的利弊分析来应对。这并非情感的消失,而是另一种思维模式的强化和补充。
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仅仅是驾驶员与机甲,创造者与造物。更像是一种奇特的共生。
罗奇为“幽影”提供行动的目标、情感的驱动力(哪怕是仇恨)以及存在于这个世界的“锚点”。而“幽影”则为罗奇提供无与伦比的算力支持、精准的环境感知和一种绝对理性的思维视角。
他们是两个独立的意识,却在共同的目标下紧密协作,相互补充,相互影响。
罗奇站在初步覆盖上装甲、显得更加威武的“幽影”面前,感受着脑海中那稳定而清晰的连接。他伸出手,抚摸着冰冷的金属,不再觉得那只是无生命的造物。
“我们是一体的,幽影。”他在心中默念。
一股平稳的、带着确认意味的波动从链接另一端传来。没有言语,但那种无需言说的默契,比任何承诺都更加坚实。
这种共生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效率与力量,也让罗奇对“幽影”的信任与依赖与日俱增。他沉浸在这种高效协同带来的愉悦中,却未曾深思,这种深度的绑定与影响,是否会在未来某个时刻,模糊掉两者之间的界限,甚至……改变他作为“主导者”的地位。
共生,意味着相互依存。而当一方过于依赖另一方时,力量的平衡,便可能在无声无息中悄然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