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国一个百里县衙的组织架构中官职最高的是知县(七品);然后是县丞(八品),主簿(九品)、教谕(九品)、县尉(从九品)。
其余就是没有品级的佐杂官员和吏员。例如典史、巡检、驿丞等杂职官,以及负责税收、仓储、医疗、治安等事务的专职人员。
具体人数不等,小县或许只有三五十人,大县也不过百人。
在工作职责上,知县大人负责整个县区域内发生的一切事情。
县丞主要是佐理知县,分掌税收、户籍等。
主簿主管一个县城的户籍档案,也帮助县令处理行政事务(小县也通常不设此职位)。
县尉分掌缉捕拿奸、抵御盗匪、守卫县城等军事事务。
教谕就是管理县内的文化教育、学子考评等事务。
其中知县虽然品级最高,权利最大,但一般只在一个地方任职三年,不得连任,而县丞与主簿反而几乎是终身待在一个地方,没有升迁的希望。
所以对彭家这种只扎根于本地的富商财主来说,搞好县丞与主簿的关系才是重中之重。
顶着瓢泼大雨前往县城的并不是只有丁承平一个人。
身为彭府女婿,这是主人待遇,出门必乘轿。
几个挑夫挑着担子,里头是银两以及送人的礼品。
与丁承平关系不错的展护卫等四人则负责这一群人的安全。
还有一人也跟随在大部队之中,丁承平曾经对其非常戒备,但自从他成亲之后,就放下了戒心。
他就是原账房彭先生的儿子,也一直在跟随彭老爷办事的彭先文。
彭先文年龄与丁承平相仿,仔细看的话长得不算丑,个头也不差,只比丁承平略矮,可惜肤色比较黑,或许是经常日晒雨淋在外办事的原因。
自从丁承平开始接手一部分彭家生意,跟他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彭先文。
或许彭老爷也是有意识的在让两名年轻人更多的接触。
“姑爷,这会雨下的太大,要不咱们在前面亭子里生个火,休息会,否则这样下去大伙都会生病。”彭先文掀开了丁承平的轿幔(遮挡轿子的那道帘子)汇报说。
丁承平一看轿外,漫天的雨水简直就是在往地上砸,虽然众人都戴着斗笠披着蓑衣,但早已全身湿透,就连坐在轿子里的丁承平自己身上也都沾染上不少雨水。
“行,大家也都辛苦,就前方的亭子里休息一会,生火烘烤下衣服。”丁承平没有拒绝。
如今才四月,本就还是比较冷的季节,如果这一路三十里地都要淋雨走过去,势必不少人感冒发烧,甚至引发肺炎。
有人在亭子中升起了一堆火,然后彭家这十几号人就围着火堆挤在一起,得亏路上并没有其他行人,刚好挤得下众人都不被雨淋到。
一般来说大夏国的暴雨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如果是那种绵绵细雨,或许能下整日甚至连续三五天,但这样的暴雨从还未天亮到此刻已经几个时辰过去了,丝毫没有变小,甚至一度下的更猛烈,没人知道这鬼天气是如何造成的。
反正目之所及皆被雨水覆盖,根本看不清数米远之外的景象,这是被雨水包裹之后朦朦胧胧的世界。
“姑爷,这雨啥时候是个头啊。”蹲在身边的彭先文叹着气问。
“我也不知,看样子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丁承平抬头看看天空。
“那咱们怎么办?”
“不能回去,今日是肯定要去县城的,得去县衙交银子,但时间还早,等等再说,大家继续休息。”
在亭子里休息了有一个多时辰。
早上九点多出的彭府,此时已过晌午,才走了不到十里地,再耗下去哪怕赶到县衙,也已经天黑。
虽然不情愿,丁承平也只能号召大家起身赶路,并且承诺会拿些银两出来犒劳大家。
无论是护卫还是轿夫本质上都是彭家花钱买的奴仆,彭老爷手上是拽着卖身契的。
所以主人家说冒雨上路,大家只能遵从,但如今姑爷还同意拿些银两出来分给大家喝茶吃酒,那自然是情绪高涨,心底不会有任何怨言。
一路无话。
彭家上下十几号人冒着大雨,花了两个时辰,临近下午四点终于赶到县城。
原本想着先去县衙把银子交付妥当,也算了却一桩大事,没曾想县衙无人。
一打听,县城附近一处河堤被冲垮了,知县大人带着衙门所有人都去了事故现场。
彭家一行人只能抬着行李前往客栈,也让淋了一天雨的众位下人好好休息。
丁承平非常贴心的去药房叫了大夫来给大家检查身体,每人都开了些预防风寒感冒的药,就在客栈煎服。
还花钱让所有人去澡堂子洗澡,可以说这个姑爷在对待下人方面让人无可挑剔,各个都说他的好。
丁承平自己也去澡堂子洗了个澡,然后回到客栈房间独自吃着晚餐。
今日没能见到县丞大人,丁承平打算明日一大早再去县衙。
只有先将这事给办妥了,心里才能踏实。
其实今日一整天,丁承平也隐隐约约感觉哪里不对劲,左眼总是跳,心里也有一股说不出的压抑,总是需要深呼吸才能稍微放松。
哪怕如今已经来到县城,待在五间楼的客栈房间里,心里那股不舒服的感觉依然存在,总感觉要发生些什么。
或许这是生灵在面对危险时的一种本能。
推开窗户往街市一看。
此时的雨已经比白日小了很多,但依然淅淅沥沥的下着。
夜晚的古代城市非常安详,到处都是黑漆漆的一片,偶尔一两盏灯光。
远处飘来的几句狗叫声,反而为这安宁的城市带来一丝生机。
嗅着窗外的冷风,感受着整个城市的宁静,原本应该是舒畅而放松,但心底的那一丝压抑依然存在。
此时,
远处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
这真是:
一上高城万里愁,
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
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
故国东来渭水流。
——唐 许浑 《咸阳城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