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起床,小丫就感觉浑身轻松,兴冲冲的来到东厢房磕头谢恩,感谢小姐与姑爷的救治,感谢姑爷对其使用了珍贵的酒精。
丁承平解释:小丫能这么快痊愈并不仅仅是酒精的涂抹散热,主要还是吃了两天汤药的原因,彭家准备的这个治疗风寒的药方对症才是根本。
近日彭家下人中感冒发烧的有好几人,但能这么快恢复的可没几个,更多人还躺在床上呻吟呢,所以大家都觉得是姑爷这神奇的酒精才使小丫能这么快痊愈。
丁承平并不是一个心细的人,虽然他也知道彭家似乎还有几名下人也感染了风寒躺在床上。
但一来觉得彭家的药方没有问题,你只要按时服药没几日自然能痊愈,其次,自己的酒精作用其实也没这么大,物理降温的方式除了用酒精,你用湿布去擦拭额头或者全身也是一样,所以没想过再用酒精去帮助其他下人物理降温,倒不是舍不得。
但这并没有让彭家下人们觉得姑爷吝啬或者不讲恩情,反而觉得是理所当然。
小丫是贴身伺候姑爷的,本身也是二等丫鬟。彭家下人的想法是,我应该更多卖点力气,努力干活,那么或许有一天我病重之时东家看在我勤勤恳恳辛苦多年的份上,会使用珍贵的药物相助。
这些想法丁承平并不知道,因为那些下人们不会将这些话说出口。
彭家上下都愈发尊重姑爷倒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丁承平自己也能感受到。
用屁股想都知道肯定是自己展露了这一手起死回生的医术有关,谈笑间治疗二夫人头疾,用神奇的酒精让小丫很快痊愈。
但丁承平还真想错了一点点。
展露了一手神奇的医术让彭家下人们惊讶是事实,但人家不是惊异于这手医术,而是读书人的身份;或者这么说,她们认为姑爷宛如仙法一般的治疗二夫人与小丫,或许是每一位读书人都会的本领。
对于医生本身?大家并没有从心底的敬畏或者尊敬。
这个时代会把社会上的人群分为三教九流。
其中上九流是:一流佛祖二流仙,三流皇帝四流官,五流烧锅六流当,七商八客九种田。
中九流是:一流举子二流医,三流风水四流批,五流丹青六流相,七僧八道九琴棋。
这里很明确地可以看到,医生是和算命的沦为中九流的人,其实就是不入流。
古书中曾记载,有个叫楼护的人,“诵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可说是精通医术,为时人所重,但大家也为他从医感到遗憾。众人都对他说:“以君卿之材,何不宦学平?”建议他去当官,不要让医学阻挡了自己的大好前途。后来他真的弃医改学经传,出仕为官。
某位大儒也曾经说过:“从医乐师百下之人,君子不齿。”而当世的一位神医在《医学源流自序》中的一句话可以说是道出了当时医生的心酸:“医,小道也,精义也,重任也,贱也。”正统的医生虽然身担重任都依旧被看作“贱”作。
还就是在本朝(大夏朝)皇帝继位之后,医生的地位才略微高一些。
宫廷里的御医地位在前朝,最高级别的太医也才正六品,普通太医更是只有八品,而本朝提拔到了正五品。
医者不仅仅是在官职上升了一品,而在于皇帝曾强调过:“百工皆圣作,惟医有书传。”也包括“凡为医师,当先读书。凡欲读书,当先识字。字者,文之始也。不识字义,宁解文理?文理不通,动成窒碍。”
表达的含义是“医生”这个职位与其他技术行业的类型有不同之处,必须是读书人。擅长医术的人,必须先阅读神农之书,方能识得天下草药。因此,当朝的很多医者都是儒学出身。
正是因为读书人成为了医者,才提高了医生本身的地位,这也是彭家上下敬重姑爷的主因。
丁承平并不知道这些,每日写字吟诗散步喂鱼的他也不在乎。
近日通过彭家下人采集了不少黄花蒿,他的心思都在鼓捣青蒿素提纯上。
有了大量的高浓度酒精,但丁承平在提纯青蒿素一事上依旧困难重重,实验的难度远超他的想象。
青蒿素在高温下会失活,如果你有乙醚,那可以像屠院士一样使用低温萃取的方式提纯青蒿素,但在这个时空丁承平无法自己鼓捣出乙醚,能得到浓度高一些的酒精都已经勉为其难。
虽然理论上采用高浓度酒精浸泡青蒿枝叶干粉,通过搅拌浸提能获得提取液,再经减压干燥、溶剂萃取等步骤,最终可以获得青蒿素粗品。
但在实际中,丁承平好不容易提纯出的这些青蒿素根本没有什么用,也就是说得到的这些青蒿素都是已经失去了活性的无用品。
这个冬天有些冷。
对穿越者丁承平来说,这个冬天的冷不仅仅是天气还有自己的内心。
因为自己鼓捣了几个月之久的青蒿素提纯并没有意义,根本帮助不了那些身患疾病的穷人。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近些日子流浪到上坪镇的乞丐、流浪者越来越多,其中不乏一些感染上疟疾的病人,丁承平也尝试着用自己鼓捣出的青蒿素想去帮助那些人,遗憾的是几日下来没有一个活口,全部都去世了。
“姑爷,或许这些人是因为其他病症去世,又或者是身子弱被冻死的,您不用太往心里去。”陪伴丁承平的展护卫安慰道。
“展护卫,动员人手将这些去世的人都埋了,就这样死在义庄没人管的话哪怕是冬季也会传染瘟疫。”丁承平小声的说道。
“是,姑爷,我这就去。也是怪了,近些日子来到镇上的乞丐比往年多出不少,这义庄都快容纳不下了。”展护卫在自言自语。
丁承平倒是没有意识到乞丐增多的问题,他的全副心思都放在自己提取的青蒿素没有实际效果,无法帮助到病人身上,到底该如何做才能让青蒿素不失去活性呢?
丁承平并没有办法。
这真是: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秋瑾 《对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