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发生的重大事件,给即将到来的国庆节蒙上了一层更为庄重肃穆的色彩。
往年的欢庆锣鼓变成了深沉有力的合唱,缅怀与歌颂成为主题。
白河公社要求各大队组织节目,秀山屯上报的是百人合唱《黄河大合唱》选段。
最后排练就在打谷场上进行,前边是还在晾晒的“苞米山”……
老支书亲自督阵,陈卫东负责组织协调。
陈卫红被推选为女声领唱,她嗓音清亮中带着一股难得的坚韧,极为契合歌曲的要求!
国庆那天,公社干部下来检查。
当秀山屯的百人合唱团站定,陈卫红站在前排,随着刘爱苗指挥棒一起,她开口领唱的瞬间,仿佛有一种力量穿透了时空。
社员们或许不懂太多技巧,但那歌声仿佛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历经磨难却依旧不屈的坚定力量,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表演获得巨大成功。公社领导哪里见过这种合唱的方式,当场拍板,秀山屯的合唱节目将作为白河公社的代表,去县里参加汇演。
陈卫红作为领唱,受到了特别表扬。
她站在人群中,脸颊因激动而泛红,眼神却比以往更加坚定明亮。
这次经历,让她在未来的生活中重新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方向,接下来的人生路似乎也更加清晰了……
进入十月初,地里的秋收已近尾声。
最后一场会战是收割大豆!
社员们挥舞着连枷,敲打着晒干的豆荚,金黄的豆粒欢快地蹦跳出来,空气中弥漫着豆秸的清香和丰收的喜悦。
这也意味着,一年中最繁忙的田间劳作基本结束,只剩下些零散的秋菜还未收获。
陈卫东立刻抓住山林馈赠的最后黄金时节,组织大部分劳力和知青,兵分两路:一路由李春梅带领,大规模进山采摘最后的山货——榛蘑、猴头菇、晚熟的蕨菜,以及各种应季的药材!
另一路由他亲自带领,以民兵为骨干,进行秋季围猎,目标是膘肥体壮的傻狍子和大野猪,抓紧一切时间给屯子里创造收入。
今年的秋天的长白山格外慷慨。
采摘队收获满满,筐篓里堆满了各种山珍。
狩猎队也战果辉煌,打到了十几头膘肥体壮的野猪和傻狍子。
沈清如和沈玉茹也跟着采摘队进了山,她们身边跟着那只已经养得油光水滑,还有点黏人的小紫貂。
一次休息时,小紫貂突然变得异常兴奋,不再是平时懒洋洋撒娇的样子,而是咬住沈清如的裤脚,使劲往一片人迹罕至的陡坡拉扯。
姐妹俩好奇地跟过去,在小紫貂不停用爪子刨挖的地方,她们竟然发现了两株茎秆粗壮、芦碗密布的老山参!
小心翼翼地挖出来,竟是两株足有三四十年的老参!
陈卫东得知后,仔细查看了这两株老参,又看了看重新蜷回沈清如怀里邀功的小紫貂,心中惊异不已。
他第一次察觉到这只紫貂的不同寻常。
它似乎融合了沈清如的安静温顺和沈玉茹的活泼聪敏,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灵性……
李向阳负责销售,这次他从军区带回来的除了钱款,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好消息。
他通过赵刚参谋长的关系网,打听到内蒙古兴安盟那边有大量牧民赶在越冬前出售羔羊和半大羊羔!
“东哥!机会啊!赵参谋长还说,如果能成,他可以帮忙协调铁路运输,申请几节车皮!”李向阳兴奋地报告。
陈卫东立刻意识到这是天赐良机。
他马上召集老支书、赵大队长和其他干部开会。
“机会是好,可这买羊的钱,不是小数目……”
赵大队长有些犹豫。
虽然今年副业收入大增,但一下子拿出太多钱,心里没底。
陈卫东早已算过账,“咱们这今天的围猎和山货收入不错,加上那两根老参,我估摸着能卖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
“两百?不止吧!”老支书问。
“两千!那两根参,品相极好,年份足,遇到识货的,一千块一根都有可能!最少两根也能卖一千五!”陈卫东语出惊人。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最终,经过激烈讨论,队里决定!
冒险一搏!先买一百只羊羔!动用集体资金。
陈卫东又提出一个意见,“知青点那边,日子也紧巴……”
“我看,可以让他们自己也认养几只,钱从他们以后的工分和分红里预支。这样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个提议得到了支持。
消息公布后,屯子里的社员们对于集体养羊一致通过。
知青点则出现了分化。
老知青如刘爱苗、孙胖子等人积极响应,新知青则大多犹豫,既没本钱也持观望态度。
最终方案定为每个知青最多认领两只,愿意认领又实在困难的新知青,陈卫东做主,由大队先借支部分款项!
散会后,李春梅找到陈卫东,“卫东,我想养两只母羊,听说羊奶可香了,妞妞和小石头正在长身体,我想以后让她们喝点羊奶补身体,你说队里能同意吗?”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集体干啥都没事,一旦牵扯到个人就有被批判的风险……
不过现在是1976年,加上这里地处偏僻,没人举报的话……问题也不大!
“这个事儿我再好好想想!你放心,春梅姐,我一定让孩子吃上奶!”
陈卫东说者无心,李春梅听者有意。
她的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两座粮仓,“呸”了陈卫东一下。
“唉?我不是那意思……”
陈卫东忙着解释。
“是那意思也没事儿!俺也不会怪你,就算你想……俺的……也愿给你吃!”
李春梅羞涩的打断陈卫东的话。
好家伙,这话现在都能大白天当面说了?
陈卫东心里一阵感叹,还是少妇更贴心……
李春梅用手拍了拍发烫的脸颊,又把胸前的衣服整理了一下,白了陈卫东一眼,这才离开陈卫东的小院……
陈卫东一阵无语,这怎么跟自己干啥了似的?!
一片议论声中……秀山屯的又一个大规模副业计划,在一片忙碌和期待中,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