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踏过官道,一路向南。越是远离京城,王大柱心中那份近乡情怯之感便越发清晰。沿途景色从北方的苍茫辽阔,逐渐变为熟悉的田畴阡陌,虽已是深秋,万物凋零,但那山那水的轮廓,却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数日后,王家沟那熟悉的村口已然在望。几株老槐树叶子落尽,枝干虬劲地指向天空,树下似乎还有几个老人在晒太阳。村舍依旧,炊烟袅袅,一切都仿佛和他离开时没什么两样,却又似乎隔了一层薄纱,带着一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恍惚感。
“是……是柱少爷回来了?”村口一个眼尖的老汉眯着眼看了半晌,不确定地喊道。王大柱离家日久,又经历了许多,气质身形都有了些变化。
王大柱勒住马,翻身下来,笑着迎上去:“三叔公,是我,明柱回来了。”
“哎呀!真是柱少爷!”那老汉激动起来,围着王大柱打量,“长高了,也结实了!像个当家人了!快回家,你爹前两日还念叨你呢!”
辞别热情的三叔公,王大柱牵着马,带着赵干三人,缓步向村中那座最气派的青砖大院走去。一路上,不断有相熟的村民认出他,纷纷打招呼,言语间充满了淳朴的问候和好奇。
王家老宅门前,得到消息的王老抠早已拄着拐杖,由两个小厮搀扶着等在门口。老爷子穿着厚厚的棉袍,头上戴着暖帽,虽然看起来比之前清瘦了些,但精神头似乎不错,一双眼睛依旧精明地打量着由远及近的儿子。
“爹!我回来了!”王大柱快步上前,躬身行礼。
王老抠上下下将儿子仔细看了个遍,哼了一声,拐杖顿了顿地:“还知道回来?老子还以为你在京城花花世界乐不思蜀了呢!瞧瞧你这穿戴,这马……得花多少银子?!”开口依旧是熟悉的抠门和关切。
王大柱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温暖,连忙道:“爹,您身子骨还好吧?这些都是必要的开销,京城生意需要撑场面。婉娘和几位妹妹在京城都安顿好了,特地让我回来接您和秋菊过去享福。”
“享福?”王老抠吹胡子瞪眼,“京城米贵居不易!哪有在自家老宅舒坦?再说了,这一大家子都跑去京城,这老宅,这田庄,谁管?”
父子俩一边说着,一边往院里走。宅子还是那个宅子,一草一木都透着熟悉的气息,只是比起京城的宅院,显得古朴甚至有些陈旧了。
“父亲,京城的宅子已经备好,比这里宽敞舒适,还有专门伺候的人。田庄和老家产业,婉娘都已安排了可靠的老人打理,定期会有账目送来,您放心便是。”王大柱耐心解释。
这时,一个穿着素净青衣、身形纤细的女子从后院闻声走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个小药锄,正是五太太秋菊。她看到王大柱,清丽的脸上露出一丝浅笑,敛衽一礼:“相公,你回来了。”
“秋菊。”王大柱看着她,点了点头,“在忙什么呢?”
“在后山移栽的几株‘冰魄草’似乎适应了,我去看看。”秋菊声音轻柔,带着她特有的恬静,“听说京城的姐妹们一切都好?”
“都好,梅香还念叨着你发现的药材呢。”王大柱笑道,“这次回来,就是接你和爹一起去京城团聚。”
秋菊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但更多的是对这片土地和手中药材的不舍,她轻声道:“全凭相公和父亲做主。”
安顿好赵干三人,王大柱陪着王老抠在堂屋说话,将京城的情况,尤其是布行开业、与永昌布行的较量,以及和内务府若有若无的接触,拣能说的,大致说了一遍。当然,朔风原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他略过不提,只说是处理了一桩棘手的麻烦。
王老抠虽然抠门,但并非没有见识,听着儿子的讲述,时而皱眉,时而点头,最后叹了口气:“京城是非之地,不易立足啊。你能有今日,也算……唉,就是这花钱如流水,老子心疼!”
王大柱哭笑不得,只好保证日后一定勤俭持家。
晚饭是熟悉的家乡味道,虽然不如京城精致,却让王大柱吃得格外舒心。席间,王老抠虽然依旧念叨着花费,但眉宇间对儿子在京城闯出的局面,还是隐隐有着一丝自豪。
饭后,秋菊将王大柱请到她的药庐。这里摆满了各种药材和瓶瓶罐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
“相公,你看,这就是‘冰魄草’。”秋菊指着一个特制的、散发着丝丝寒气的陶盆,里面几株叶片呈银蓝色、形状奇特的药草正顽强生长着,“它们似乎很喜欢这里的阴湿环境,长势比预想的要好。我试着炮制了一些,药性极寒,或许真如古籍所言,对调理某些火毒或内息躁动有奇效。”她拿出一个小玉瓶,递给王大柱,“这是初步提炼的药露,药性猛烈,需慎用。带给六妹,她或许能研究出更稳妥的用法。”
王大柱接过那冰凉的小瓶,心中感动。秋菊看似不问世事,只沉浸在她的药材世界里,实则心思细腻,一直记挂着京城的姐妹和他的身体(他内力恢复缓慢的情况,虽未明说,但梅香或许与她有书信交流)。
“辛苦你了,秋菊。”王大柱真诚道。
秋菊微微摇头,目光落在那些药材上,轻声道:“这里的一草一木,我都熟悉。去了京城,不知还能否找到这样的地方……”
王大柱明白她的不舍,承诺道:“京城宅子后院也辟了药圃,虽不及这里天然,但胜在安全方便。你若想念这里,日后我们时常回来看看便是。”
秋菊这才展颜一笑,如冰雪初融。
接下来的两天,王大柱忙着处理老宅和田庄的交接事宜,见了几个老管事,将后续安排一一落实。王老抠虽然嘴上说着不走,但身体却很诚实,已经开始指挥下人收拾他那些“舍不得扔”的老物件了。
故土难离,但家人的团聚,未来的发展,终究是更大的吸引力。
第三天清晨,一切准备就绪。两辆马车载着王老抠、秋菊以及一些必要的行李细软,在王大柱和赵干等人的护送下,缓缓驶离了王家沟。
王老抠掀开车帘,久久回望着那座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秋菊也默默看着窗外熟悉的山水草木,将这份故乡的记忆深藏心底。
王大柱骑在马上,走在车队最前。他回头望了一眼逐渐远去的村庄,心中亦是感慨万千。这里是他穿越后的起点,有他最初的迷茫、奋斗和温情。如今,他即将带着最后的家人离开,奔赴更广阔的天地。
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家人在侧,他便无所畏惧。
车轮滚滚,载着游子与归人,也载着一个家族新的希望,向着北方那座巨大的城池,坚定前行。京城,王家即将真正全员齐聚,开启全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