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良的手指还指着后院角落那根露出来的黑色管状物,指尖发僵。他没动,也不敢眨眼,生怕一松劲儿敌人就摸上来了。雷淞然蹲在前门缝边,手里攥着削尖的木棍,胳膊肘压着顶门杠,听见自己心跳一声比一声响。蒋龙耳朵贴在侧墙木板上,鼻尖都快蹭到灰了,还在听地底下有没有挖土的动静。史策左手握着竹哨,右手插在布袋里捏着算盘珠,眼睛盯着王皓。
王皓正用洛阳铲轻轻刮开墙根的浮土,动作慢得像怕惊醒睡着的蛇。他看了两眼,又把土原样盖回去,低声道:“埋进去了,炸药包就在下面。”
没人接话。
屋里静得能听见屋外风刮草叶的声音。雷淞然咽了口唾沫,喉咙干得发疼。他想说句什么缓和气氛,可张了张嘴,只蹦出一句:“这回真要炸成肉饼了。”
“你闭嘴。”蒋龙头也不抬,“这时候讲丧气话,回头杨师长来了第一个毙你。”
“我是实话实说!”雷淞然小声顶嘴,“咱们五个人,三十发子弹,对面六十多个带机枪的,这不是送死是啥?”
“送死也得站着送。”史策冷冷道,“趴下的人连骨头都捡不回来。”
李治良忽然抖了一下,不是吓的,是冷的。夜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他后脖颈子直冒凉气。他把图册往怀里收了收,油布蹭着胸口,有点扎人,但踏实。
就在这时候,远处传来三声短促的鸟叫——咕、咕、咕。
王皓猛地抬头。
蒋龙立刻反应过来:“杨部暗号!”
雷淞然差点跳起来:“真来了?”
“别出声。”王皓压手示意,慢慢挪到门边,耳朵贴上去听外面动静。
几秒后,有人轻轻敲了三下门板,声音轻得像是猫爪挠地。
“王老师!杨师长密令!”是个年轻兵嗓音,压得很低。
王皓冲雷淞然点头。雷淞然咬牙,拉开一条门缝。黑影一闪,一个油纸包塞了进来,随即脚步声远去,悄无声息。
王皓捡起油纸包,借着月光翻了翻,手指划过封口火漆印——没错,是杨雨光部队的标记。他撕开油纸,抽出信纸,眯着眼读了几行。
屋里四双眼睛全盯着他。
他看完,没立刻说话,而是把信折好,放进怀里,才开口:“杨雨光截了佐藤的调动令。”
雷淞然屏住呼吸:“然后呢?”
“六十人分三路,主攻正门,两翼佯攻。他们已经出发,天亮前必到。”
“真的?”雷淞然一拍大腿,差点喊出来,“我就知道杨师长不会不管咱们!”
蒋龙咧嘴笑了,肩膀一松:“我还琢磨今晚要不要拿红腰带绑脑袋当敢死队呢。”
“现在不用了。”王皓声音沉下来,“我们等援军,打配合战。”
史策立刻问:“怎么打?”
“原计划不变。”王皓扫视一圈,“陷阱不动,岗哨不撤。等杨部枪声响起,我们从侧窗突围,反夹佐藤主力。”
“我守前门。”雷淞然主动举手,“谁破门我先敲晕他。”
“你还想抢功劳?”蒋龙笑骂,“上次忍者都爬房顶了你才发现。”
“那是因为你挡我视线!”
“你俩闭嘴。”史策打断,“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
她重新掏出算盘,手指拨了几下,低声念:“主攻方向在正门,敌方推进速度按每分钟八十步算,距离此处两公里,预计四十分钟后接触防线。杨部若准时抵达,交火时间应在凌晨三点二十分左右。”
王皓点头:“来得及。”
李治良一直没说话,这时却低头把图册外层油布又缠了一圈,还用绳子打了结。他抬头看王皓:“我……我能守住。”
王皓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只是伸手拍了拍他肩膀。
这一拍,李治良背脊挺直了些。
蒋龙活动了下手腕脚踝,把红腰带重新系紧,顺手从袖口抖出几枚算盘珠子,塞进掌心。他咧嘴:“等会儿见了活人,可得让他们知道咱戏班出身也不是好惹的。”
雷淞然检查了下木棍尖头,又摸了摸藏在后腰的短刀:“你说杨师长会不会带重机枪?”
“带了也得省着用。”王皓靠在墙边,盯着门外,“他们不知道我们有援军,所以还会按原计划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撑到枪响。”
“那要是他们提前炸墙呢?”雷淞然问。
“那就拼快。”王皓说,“他们点火,我们冲出去。人在炸药前头跑,总比在屋里等塌强。”
屋内沉默了一瞬。
然后史策开口:“我会在爆炸前十秒吹哨,三长两短,所有人立刻扑地翻滚,躲梁柱死角。”
“记住了。”蒋龙应声。
“我也记住了。”雷淞然点头。
李治良抱着图册,站在后窗边,目光再次投向那根黑色管状物。它还露在外面,像条毒蛇吐出的信子。但他不再抖了。他知道,只要再撑几个小时,天就会亮。
王皓走到屋子中央,环视一圈:“咱们不是孤军。”
“从来都不是。”史策接了一句。
“杨师长靠谱。”雷淞然嘿嘿笑,“上次他救我们,连军装都没穿,拎着枪就冲进来了。”
“这次更不会差。”蒋龙说,“妈了个巴子的佐藤,让他知道什么叫中国军人不玩阴的也能赢。”
王皓没笑,但眼神稳了。他掏出烟斗,发现受潮点不着,干脆塞回口袋。他靠着墙坐下,手搭在洛阳铲柄上,眼睛盯着门缝外的黑暗。
时间一点点过去。
雷淞然趴在门缝边,耳朵贴木板。蒋龙守侧窗,手握算盘珠。史策站在中间,随时准备吹哨。李治良盯着后院,手指抠着窗台边缘。
突然,后院那根黑色管状物动了一下。
李治良立刻出声:“它……它在动!”
王皓瞬间起身,蹲到他身边。
只见那管子被慢慢往下拽,像是有人在土里拉它。
“他们在接引信。”史策低声道。
“准备战斗。”王皓声音沉到底,“等杨部枪声,我们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