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抚掌大笑,朗声道:“王爱卿所言甚是!灵珊也该寻个良人托付终身了。”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掀起一阵骚动,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话音未落,一位身着月白锦袍的公子越众而出,身姿挺拔如青松,抱拳行礼道:“臣斗胆,愿以余生护公主周全,恳请陛下赐婚!”紧接着,十数位世家子弟鱼贯而出,皆是家世显赫、风度翩翩之辈,他们言辞恳切,争相表露求娶之意,一时之间,大殿内热闹非凡。
皇上环视众人,笑意更深:“灵珊,你且瞧瞧,这些青年才俊之中,可有合你心意之人?若都不合意,朕自会为你细细挑选。”
看似慈父为女择婿的关怀之语,实则暗藏机锋——这桩婚事,本就是精心谋划的连环计。白灵珊既已接受皇室赏赐,便算踏入了这盘棋局;此刻为她安排婚事,便是第二步妙棋。待公主嫁为人妇,影响力自然削弱,即便日后再生波澜,皇室也能更从容应对。这场看似热闹的择婿闹剧,实则是权力博弈中的又一步狠棋。
起初,白灵珊并不明白皇上的用意,可随着事情发展,此刻却在头脑中逐渐拼凑出森冷的真相——皇上看似关怀备至的每一步,实则都是将她推向权力深渊的枷锁。她的指节在袖中攥得发白,进退维谷的困局如同蛛网,将她死死缠住。
一方面,皇上大权在握,大义名分在手,若无林清尘这位隐世高手相助,白灵珊手中的势力不过是螳臂当车;另一方面,皇上以“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为由,一事更似软刀子,借人伦纲常之名,行禁锢之实。即便白灵珊想要拒绝,也必须想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白灵珊深知,今日她可以寻理由搪塞,明日还会有新的陷阱。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看似温情的催婚,实则是斩断她谋权之路的利刃。
白灵珊猛然起身,语气坚定地说道:“父皇,儿臣不想出嫁。”这声斩钉截铁的拒绝,惊得众人手中酒盏都微微一颤。
皇上的脸色瞬间阴沉:灵珊,男婚女嫁乃天经地义,你年岁渐长,你已经过了出阁的年龄了,早点嫁人才是正理。他的声音裹挟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试图以传统礼教、人伦纲常来压制她。
白灵珊却不退半步,凤目直视龙椅上的皇上:父皇,九冥渊仍盘踞着大量幽冥鬼族,儿臣愿与张将军共守边关,荡平余孽!白灵珊试图以国家大义为由,转移皇上的注意力,同时也为自己争取时间。
皇上周身气息骤然冷冽,青筋在额角微微跳动。他好不容易才把白灵珊和张将军一行分开,现在再让白灵珊跟张将军混到一起,那以后张将军的这支队伍到底是听白灵珊的还是听皇上的?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皇上都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于是,皇上一拍龙椅:灵珊,幽冥女王已经伏诛,剩下的幽冥鬼族,朕自会派人处理,你不用担心。你还是先搞定自己的终身大事再说吧。这番话看似关切,实则暗藏杀意,大殿内的温度仿佛也随着这声怒喝骤降。
白灵珊如困兽般死死盯着龙椅上的皇上,周身散发着近乎偏执的倔强。双方争执愈发激烈时,王丞相不动声色地朝皇上递了个眼色,那眼神交汇的瞬间,君臣二人已达成默契——既定的计划早已备好两套剧本:若白灵珊甘愿入局,便以怀柔之策慢慢肢解她的势力;如今她公然抗拒,那便祭出皇权这柄利剑,以不可违逆的大势将她彻底碾碎。这就是阳谋,这就是大势。
灵珊!莫要任性!朕为你操劳婚事,也是你母亲的心愿!皇上突然放软声调,刻意在二字上加重语气,试图用亲情撕开她的防线。然而话音未落,白灵珊眼中腾起滔天怒火,仿佛被点燃的烈焰。
休拿母亲说事!她猛地踏前一步,珠串相撞发出杂乱声响,当年她不过是你稳固皇权的祭品!如今见我诛杀了幽冥女王,光复了云州城,援救了三教七派,又想故技重施?篡夺我的功劳,让我成为牺牲品。告诉你,我白灵珊绝不会重蹈覆辙!我命由我不由天。
终于,白灵珊还是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怒气,也压制不了自己心中的委屈,对着皇上说出了大逆不道的话。她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显得格外刺耳。
满殿文武表面惊骇失色,心底却暗暗狂喜——他们苦心设计,终于逼得白灵珊露出破绽。这番大逆不道之语,足以成功将她推入深渊了。
放肆!王丞相抢先一步出列,蟒袍翻飞如黑蛇,陛下为帝国殚精竭虑,为公主操碎了心!婚嫁乃天道伦常,你竟敢将圣意曲解为阴谋?此等忤逆之言,当真罪该万死!
他声如洪钟,配合着夸张的肢体动作,将白灵珊逼入不忠不孝的绝境。皇上端坐龙椅,阴鸷的目光扫过众人,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这场精心策划的权力围剿,终于到了收网时刻。
王丞相话音落地,宛若掷下一枚定音骰。他旋即冷喝:公主酒意上头,还不速速扶下去歇息!两名小太监得了令,垂首弓背便要近身。这老狐狸深谙皇上心思——若由九五之尊亲自处置,难免损了父慈女孝的体面,由他出面当这恶人,既能卸去皇上杀局中的脏污,又能将局势牢牢攥在掌心。
白灵珊冷笑一声,清微门多年苦修的内力骤然迸发,一掌击出,两个小太监踉跄跌出丈外。她青丝飞扬,红衣烈烈如焰,直指高台上的皇上:皇上!你这么快就图穷匕见,这不好吧?就算我功高震主,你也用不着这么对付我!
殿内顿时死寂如坟。群臣面面相觑,额间渗出冷汗——那些平日里藏在阴影里的权谋算计,竟被这女子撕开遮羞布,赤裸裸暴露在众人眼前。这般直戳命脉的质问,让在场众人如坐针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