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苏馨宁知道,能得这个收获,很大关键是她家的肥料,她们一家子天天吃喝有灵乳稀释过的饮食,那自然拉出来的粪粪也是多少还含有灵乳的功效的。
毕竟在这个没有科技狠活的时代,即使是肥料也是最原始的,如果没有她家肥料的加持,只是普通的肥料或者沤出来的肥料,可能会减少个三四百斤左右。
就比如大伯公二伯公四叔公有时肥料不够,用的她家的粪池水,产量应该不会相差太大,像里正家的没用过她家的粪池水,应该会少三四百斤。
华晨更是被这个数字惊得目瞪口呆,今夕不知是何夕,如果北离国能有这个产量的粮食,他父皇何故会愁得头发白了好多,如果北离国有这个产量的粮食,老百姓们何愁吃不饱?如果北离国有这个产量的粮食,镇守边关的将士们何愁常常饿肚子?边关本环境恶化,几乎种不出什么粮食,都是靠国内运送过去的,但是境内的粮食也经常收成不好,老百姓们经常吃不饱,哪会有太多的粮食给边关?如果北离国有这个产量的粮食……几乎解决了所有的问题。
国公夫人听到这个数字,也惊呆了,北离国开国这么多年,不,应该是往前几百年,从未出现过产量如此高的粮食,如果全国推广开来,何愁北离国不兴旺不强大?边关的将士们何愁会再饿肚子?
“馨宝妹妹……”华晨想开口,又有点不知该怎么开口。
苏馨宁猜到他想说什么。
“晨哥哥,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是不是想说这些土豆卖给朝廷来种植,推广至全北离国?但是种子就这么点,没种植经验的来种植,我怕把这些种子都造了,也种植不出来个名堂,你看看这样行不行,今年还能再种植一趟,到时种子更多了,再慢慢推广开来。”
“而且,下一趟种植的时候,从发芽到收获,你都可以安排人来学习,毕竟种植庄稼可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说说两句,听听两下,就能种植好的。”
“晨哥哥,你有没庄子或者一大片的地,借我今年,保证给你种植出更多的土豆种子。”她家现在这个经济实力,想买个上千亩的庄子,还是挺难的,借来用用就不同啦,她家只需要花请短工的银钱,那负担小很多,等种植完这一趟,她种子一卖给朝廷,她就有银子买个大庄子,种她想种的东西啦。
“小馨宝,你是不是忘记姥姥啦?是不是忘记你娘亲是国公府的郡主啦?是不是忘记你还有个国公姥爷啦?”国公夫人看苏馨宁有事第一个想到华晨那去,有点,不,很吃醋,于是委婉的提示道。
苏馨宁一听这酸溜溜的话,一拍额头,哎呀,她忘记这事儿了,晨哥哥刚好问她,她就想到晨哥哥是小皇子,肯定有不少庄子和田地。
“姥姥,我怎么会忘记你呢?瞧我,这不脑袋突然晕了那么一下,把最重要的事儿给忘记了。”苏馨宁边搞怪边说道。
大家听她这蹩脚的借口,纷纷转过身捂嘴偷笑,也不敢笑出声来,怕小馨宝爱面子,恼羞成怒*^o^*
“那,我亲爱的姥姥,那咱们国公府有多大的庄子啊,离咱们家这里近不近?”苏馨宁边摇晃国公夫人的手,边问道。
“这个,我记得府城或者县城附近就有?我问问桂嬷嬷,我不太记得了。”国公夫人有点迟疑道,她记得好像有,又不确定,毕竟她很多年不管家了,都是三个儿媳妇管的。
“桂嬷嬷……”
国公夫人话还没说完就被桂嬷嬷打断了。
“老夫人,在县城与府城的大约三分之一的位置有一处庄子,那个庄子是三少奶奶的陪嫁庄子,有上千亩,水田旱地都有。如果是我们国公府原本自已的庄子,那最近的都在府城还要往上,这有点远了,我担心小小姐经常往来,会吃不消。不过,老夫人,我们可以先用三少奶奶的陪嫁庄子,再去信告知三少奶奶,我相信通情达理的三少奶奶会支持小小姐的。”
桂嬷嬷这些年跟着国公夫人虽然差不多处于半享福的状态,但是,国公府的基本产业,她是牢记于心的,万一哪一天用得上呢?这不,今天就用上了。
“对对对,馨宝,可以用你三舅妈的陪嫁庄子,我这就去信告知她一声,你有什么需要提前的,我们先用着,种植庄稼时间可不等人。”国公夫人说着就风风火火的回房写信,写好就交给小厮去安排。
国公夫人安排好又风风火火的回来。
“姥姥,我写个沤肥的方法,你可以提前安排庄子里的人去沤肥,沤肥时间越久,肥料的效果越好,对了,姥姥,庄子里有人能识字吗?”
“有识字的,你放心去写,写好给姥姥去安排。”国公府的庄子大多数用的是因为各种身体原因退役的将士,比如战场上伤了手或者脚之类的,从而遭到家里嫌弃甚至赶出来的兵,她国公府知道了就会招进庄子里,让他们有一处安身之所和田地种植庄稼,当然了,她国公府也不是什么烂鱼坏虾都收,确认过品行没问题的才会收。
“好嘞,姥姥,我先回房间写了。”苏馨宁说完就哒哒的跑房间里去。
一回房间就从里面锁上门,然后进空间里,开始用意念控制毛笔开始写沤肥的方法。
因为她手小,手腕力气还不够,在外面是写不出来字的,就算写出来也是毛毛虫乱爬样式的,在外面用意念控制毛笔写字还是比在空间里费劲儿的,所以干脆点,直接进空间里写,省事儿。
不多会,就写好了,出了空间打开房门就拿下去给国公夫人。
国公夫人一看这字就夸她,“小馨宝,你这小小个儿的,写的字比很多从小就练字的半大孩子写的还好,果然是随了姥姥,聪慧。”
“嘿嘿……”苏馨宁不好意思的笑笑,这个夸赞她受之有愧,别说她现在这小小个的,就是前世25岁年龄她也写不出好看的毛笔字。可能她的手天生就是拿手术刀的,那毛笔怎么也不听她使唤,想让它稍微只弯一点点,它却偏偏转一个大弯。
“那姥姥先安排人去安排一下。”说完她就把纸张递给桂麽麽去安排。桂嬷嬷拿过来就出去安排。
……
又过了几天
苏家大房二房四房以及里正家的土豆也可以收获了,这一天苏家四房的人除了留下去出摊的以及做卤味零嘴的,都去田里帮忙了,连小小的苏馨宁都去帮忙捡土豆了。
先从大房的开始收,大家来到大房的田里,忍不住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虽然在苏大根家已经见识过了土豆的产量,再见识一次他们的激动心情丝毫不减。
即使激动,大家的手脚却是不停的,挖土的挖土,锄土的锄土,捡土豆的捡土豆,大家分工合作,大家感觉这活没干多久呢,就午时了。
今天是大房的收获,所以午饭也是大房的做好,到了午时,大房的儿媳妇们就安排吃午饭,因为跟着自家弟弟干,日子也好过了不少,所以午饭做得还算丰盛。
有肉包子、鸡蛋烙饼子、咸菜、以及李氏带来的米饼,因为大房几家的小孩子都来了,所以李氏还带了一些零嘴来,一顿饭吃得又饱又开心。
吃饱了,又接着干活,在这种再一次见证奇迹,激动人心的日子,哪还顾得着累不累?休息不休息的事儿?大家只想快点收完,好扛回去打秤。
大房几家种的比苏大根家少,各自只种了一亩地,所以不到傍晚就收完了,大家手脚麻利的收拾好,每个男人扛着一筐土豆回大房家,女人就两个人抬一筐。
等把所有土豆扛回家,都还没天黑,里正便回家把秤扛过来给土豆打秤,一亩,比苏大根家的少了二百多斤,这主要还得归功于用了苏大根的粪池水,以及严格按照苏馨宁说的方法用心思打理的结果。
接着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便是收二房四房里正家的,除了里正家的没用苏大根家的粪池水,少了差不多四百斤,大房二房四房的都差不多,比苏大根家的少了二百至三百斤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