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徐州府衙的兵士便分成两队行动。一队由周显带领,前往府库清查私兵兵器;另一队则在沈策的暗卫协助下,挨户排查城内与镇国公党羽有牵连的商户,高铭远则坐镇府衙,处理昨夜审讯的后续事宜。
没过多久,周显便急匆匆赶回府衙,脸色凝重地禀报:“高大人,府库西侧的暗格里,藏着三百副铠甲、五百把长刀,还有十箱箭矢!看兵器的磨损程度,像是刚运过来没多久。”
高铭远闻言,起身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在徐州城外的官道上:“这些兵器定是镇国公通过秘密渠道运来的,若不是咱们及时控制局面,等他的私兵抵达,徐州怕是要落入他手。”沈策恰好从外归来,听到这话补充道:“方才排查商户时,发现城南的‘福顺粮行’竟是镇国公的粮草中转站,咱们搜出了二十车未开封的粮草,已派人看管起来。”
正说着,一名暗卫手持密信快步闯入,单膝跪地:“沈统领,京城传来密信,是王公公亲笔所书。”沈策接过密信,迅速展开,越看眉头皱得越紧。高铭远见状,连忙问道:“京城出了何事?”
“镇国公察觉到徐州这边失势,竟在京城散布谣言,说咱们勾结匪患,意图谋反,还说要亲自领兵前来‘平叛’。”沈策将密信递给他,语气冰冷,“王公公在信中说,圣上虽不信谣言,但朝中不少官员依附镇国公,已开始联名上奏,请求圣上派镇国公出征。”
高铭远看完密信,指尖微微发凉:“镇国公这是想借‘平叛’之名,率军掌控徐州,进而要挟圣上!咱们必须尽快找到他谋逆的铁证,才能粉碎他的阴谋。”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时,府衙外传来一阵喧哗,一名兵士进来禀报:“大人,城门口抓了个形迹可疑的人,他说有要事求见高大人,还拿出了这个信物。”兵士递上一枚铜制的虎符碎片,高铭远看到碎片,眼中一亮:“快把他带进来!”
片刻后,一名穿着粗布衣衫的男子被带了进来,他脸上带着伤痕,显然是历经波折才抵达徐州。男子见到高铭远,立刻跪地:“高大人,小人是镇国公府的护院,因不满国公谋逆,特来投诚。小人知道镇国公藏在城外的秘密据点,还知道他与北狄勾结的证据!”
高铭远与沈策对视一眼,沈策上前一步问道:“你说的是真是假?若敢编造谎言,休怪我们不客气。”男子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卷布帛,双手奉上:“这是小人偷偷抄录的账本,上面记载了镇国公与北狄通商的明细,他们以粮草、兵器换取北狄的战马,约定等镇国公掌控徐州后,北狄便出兵南下,双方里应外合,夺取大胤江山!”
沈策接过布帛,仔细查看,发现账本上的字迹与之前从李巡查官处搜出的信件字迹一致,不由得点头:“这账本确实是真的!有了它,便是镇国公谋逆的铁证。”
高铭远扶起男子,沉声道:“你立了大功,圣上定会重赏。你说的秘密据点在何处?”男子起身,指着地图上的一处山谷:“就在徐州西北的黑风谷,那里藏着镇国公的两百名私兵,还有北狄派来的使者,他们约定三日后在谷中会面,商议出兵事宜。”
高铭远立刻下令:“周显,你带三百兵士,随这位壮士前往黑风谷,务必生擒北狄使者,剿灭私兵!沈统领,咱们则整顿徐州防务,防备镇国公的兵马突袭。”
周显领命,带着男子和兵士迅速出发。高铭远站在府衙门口,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对沈策道:“三日后的黑风谷之战,是咱们扳倒镇国公的关键。只要拿到北狄使者的供词,就算他在京城舌灿莲花,也无法抵赖谋逆之罪!”
沈策点头,眼中满是决心:“放心,咱们定能守住徐州,等着圣上看清镇国公的真面目,还大胤一个太平!”
此时,徐州城外的官道上,一队骑兵正疾驰而来,为首之人正是镇国公的亲信将领。他们奉镇国公之命,要在三日内抵达徐州,抢先控制城门,为镇国公的大军开路。一场关乎家国存亡的较量,已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