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风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计划:
第一. 外松内紧,麻痹敌人: 队里一切工作照常进行,秋收准备有条不紊,营造一切正常的假象,让王三麻子和李得财以为他们的行动未被察觉。
第二. 暗中布控,张网以待: 由孙大壮挑选绝对可靠、身手好的民兵骨干,组成几个暗哨小组,二十四小时轮流秘密监视王三麻子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夜间活动。同时,在粮仓、打谷场、以及村边大片成熟的庄稼地周围设下埋伏点,隐蔽待命。
第三. 巧妙放风,引蛇出洞: 凌风自己则利用去公社办事或与其他大队交流的机会,看似无意地、用抱怨的口吻向相熟的人透露:“唉,队里忙秋收,人手紧,看管粮仓的人晚上都得轮班去地里守夜,仓库那边后半夜有点顾不过来。”这种半真半假的消息,会通过某些渠道传到李得财耳朵里,给他造成可乘之机的错觉,诱使他尽快动手,不能千日防贼的应对,那样太费精力,所以需要一个诱饵,之所以是仓库,那是因为仓库粮食本就不多了,还可以将其中粮食暗中转移,而打谷场和田里的粮食却不能放松警惕,稍不注意可能就会损失惨重,所以不能冒险,更要加强守护!。
第四. 准备充分,一击必中: 准备好抓捕用的绳索、麻袋,以及灭火用的水桶、沙土等,确保万无一失。
王福满听完,连连点头:“好!就这么办!这次一定要把这个祸害连根拔起!”
计划迅速秘密实施。凌家坉表面波澜不惊,暗地里却已布下天罗地网。孙大壮亲自带队,几个精干的民兵如同黑夜里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潜伏在预定位置,眼睛紧紧盯着目标。凌风则按计划,在一次去公社农技站换良种的机会,与一位相熟的其他大队会计“闲聊”时,恰到好处地释放了那些经过设计的“信息”。
果不其然,对方的行动比预想的还要快!就在凌风放风后的第二个夜晚,农历八月十三,月亮被厚厚的乌云遮住,天地间一片漆黑,只有零星几声犬吠打破寂静。子夜时分,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贴着墙根,悄无声息地溜到了位于村子边缘、相对独立的粮仓后院墙下。正是王三麻子!他怀里鼓鼓囊囊的,显然揣着东西。他像只老鼠一样,左右张望,确认四周无人后,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一个用黑布包着的罐子——正是孙大壮之前看到的那个!他打开罐子,一股煤油味弥漫开来。他颤巍巍地将煤油泼洒在粮仓干燥的木门和墙根堆放的少量柴草上,然后摸出火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不许动!”一声暴喝如同惊雷炸响!孙大壮和几名埋伏在侧的民兵如同神兵天降,从黑暗的角落里猛扑出来,瞬间将王三麻子按倒在地,夺下他手中的火柴和煤油罐。人赃并获!王三麻子吓得魂飞魄散,裤裆瞬间湿了一片,瘫软如泥,没等审问,就带着哭腔一股脑全招了:“是李得财!是县农机厂李采购员指使我干的!他……他给了我十块钱和五斤粮票,说事成之后还有重谢!他……他现在就在镇口那棵老槐树下等着接应我呢!饶命啊!各位爷饶命啊!”
消息立刻传到凌风和王福满那里。两人二话不说,立刻带领一队手持棍棒、火把的民兵,押着魂不附体的王三麻子,直奔镇口。远远地,就看见老槐树下果然有个人影,正倚在自行车旁,焦躁地踱步张望,正是李得财!
看到凌风、王福满带着大队人马和被抓的王三麻子气势汹汹地赶来,李得财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转身就想推车逃跑。“站住!李得财!你往哪跑!”王福满一声怒吼,声震四野。民兵们迅速冲上前,将李得财团团围住。
李得财强作镇定,还想狡辩:“王……王队长,凌风同志,这……这是误会!我……我就是路过……”
“误会?”凌风走上前,目光如炬,声音冰冷得像腊月的寒风,他指着瘫在地上的王三麻子和民兵手中提着的煤油罐,“人赃并获,王三麻子也指认了你!你还敢说是误会?李得财,你身为国家工厂的干部,竟然勾结地痞流氓,深夜纵火,企图烧毁集体粮仓!你知道这是什么性质吗?这是蓄意破坏社会主义建设!是反革命行为!罪大恶极!”
王福满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得财的鼻子怒斥:“李得财!你这个黑了心肝的东西!我们凌家坉跟你有什么深仇大恨?你要下这种毒手!你想让咱们全村老小都饿死吗?这次绝对饶不了你!”
面对铁证如山和凌风、王福满的厉声斥责,李得财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坐在地上,面如死灰,嘴唇哆嗦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凌风对孙大壮下令:“大壮,把这两个犯罪分子看好!福满叔,事不宜迟,我们连夜就把人和赃物押送到公社和县公安局!必须让这种破坏分子受到法律的严惩!”
次日清晨,王福满和凌风亲自押解着垂头丧气的李得财、王三麻子,带着那罐作为关键物证的煤油,以及王三麻子的口供记录,直奔县城。公安机关对此案高度重视,立即受理并展开详细调查。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李得财对教唆王三麻子纵火(未遂)以破坏集体财产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其行为严重触犯了国家法律,性质恶劣。经司法机关审理,李得财最终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王三麻子作为从犯,也受到了相应的法律制裁。县农机厂闻讯后,也立即召开会议,决定开除李得财的公职,并通报全厂,以儆效尤。
消息传回凌家坉,全村沸腾!社员们无不拍手称快,对凌风敏锐的洞察力、果决的判断力和王福满坚定的立场敬佩不已。大家更加认识到,必须紧紧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任何来自外部的恶意和破坏。经过这场惊心动魄的风波,全队上下的凝聚力、警惕性和保卫劳动成果的决心空前高涨,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大战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凌风站在田埂上,望着眼前这片在危机中得以保全、即将迎来收获的田野,金灿灿的稻浪在阳光下翻滚,他的眼神无比坚定而清澈。他知道,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路漫漫,但只要心怀正义,坚守原则,运用智慧,团结一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秋收的硬仗即将开始,而他,已经做好了带领凌家坉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