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婶子宽宽心,这也怪不得木叔。”于天赐安慰道:“就前几年那个风气,木叔小心一些也是应该的。”
“天赐呀,你是不知道他现在有多过分,他自己怕不干就算了,村子里有那个胆大的年轻人想做生意,结果他跑过去苦口婆心一顿劝,弄的人家父母寻死觅活的拦着人家小伙子做生意。”
木母说着就气不打一处来继续吐槽:“别的村子的村长带着村民种黄豆榨油给村子创收,剩下的渣子做饲料,他屁颠屁颠地凑过去劝村长,你作为村长不想着做好带头作用,还带头投机倒把。
真是越老越固执,说话越来越不顾场合,成天拉着张老脸,这回我非得做出点成绩好好打打他的脸。”
“娘,夸张了,我爹他再固执也不会那么过分。”
“他还不过分?自打分完地他眼睛里只有那一亩三分地,一年下来全靠老天爷赏饭吃,还说做生意不稳定。”
“娘,其实我每个月工资不少,养你们老两口完全没问题,你们完全没必要这么拼。”
木母:……我是干不动的那种人吗?
赵青青见婆婆神情不对,还没等开口就听见木母埋怨:“是是是,你每个月工资多,那正好,你妹子眼看着就要开学交学费,毕业后相亲还准备嫁妆,你准备不出来别怪我跟你急。
别跟我说你工资高,你家俩孩子眼瞅着就要上学,你媳妇也要上学,你一个月省吃俭用还能剩下几个钱,不得趁着能干多干点。”
木成被木母怼得尴尬不已,邱林晚解围道:“婶子,青青姐那个小店铺四周都是居民区,不如开个小卖部,一来没有竞争,二来也方便您照顾孩子。”
“娘,晚晚这个主意不错,平时卖点酱油糖醋,也方便邻里邻居的,附近孩子也不少,还能卖点小零食,活也不累。”赵青青思索说着问道:“只是需要算账。”
“青青,这可不是妈跟你吹,你公公没当上村长前,我可是全生产队唯一的记分员,要不是为了影响,咳,说多了都是泪。”
于天赐说道:“我们在旱冰场开了个小商店,进货的地点都摸清楚了,您直接过去进货就行。”
“天赐真是太麻烦你们了。”
“婶子,您跟我们客气什么。”
木母开始向于天赐二人求教生意经,于天赐二人也把自己的经验尽数传授。
“哎呦,真没想到开个小卖部还有这么多讲究。”木母一副打开新世界的样子惊叹道。
“嗯,现在大部分人还在观望,越早入场越容易站稳脚跟,要是等其他人纷纷入场,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稳住。”
“对对。”木母点头附和道:“明天我就开小卖部,等夏天我高低挣出一台冰柜卖冰饮料冰棍。”
“其实不用那么麻烦。”邱林晚笑着步入正题:“这次我们过来一是拜年,二是来找青青姐有些事情。”
“晚晚,怎么了?”赵青青疑惑地问道。
于天赐缓缓地说道:“我舅舅帮我运过来几件港城流行的衣服,总感觉有哪里不太适合,但我们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这方面不是太精通,希望青青姐能帮忙参谋参谋,这事晚晚之前跟青青姐你说过的。”
“这事交给我就行,小意思啦。”赵青青拍着胸脯说道:“等你们服装厂开业前,我肯定能把服装图纸给你们。”
“至于辛苦费,我跟晚晚商量过,给青青姐你服装厂百分之五的股份,你看行不行。”
“这怎么好意思呢,就稍微动动手的事,我怎么能拿你们这么多钱。”
“就是,就是,小天你们服装厂刚开业,要用钱的地方多,我们就帮个忙,怎么还能要你们的钱。”木成拒绝道。
“青青姐,成哥,实不相瞒,我们给百分之五的股份其实是有自己的私心。”邱林晚解释道:
“我们实在是不擅长服装设计,我们给青青姐你服装厂百分之五的股份,是希望你以后也能帮帮我们。”
于天赐附和道:“不只这一次,以后也需要劳烦青青姐出手,偶尔抽出点时间设计几张服装设计图。”
见于天赐和邱林晚一唱一和的,赵青青也不好拒绝,笑着道:“你们都这样说了,我再拒绝就显得我不礼貌了。”
见赵青青答应下来,二人便不再谈有关服装厂的事,转而唠起家常。
聊了一会,天色渐晚,于天赐二人起身告别。
“对了小天,什么时候我去你家看港城的衣服,我得趁早修改一下,不然赶不上服装厂开业。”
邱林晚笑着说:“不用这么着急,先按照原来的衣服做,等其他服装厂出了我们的款式后,我们再按照原来的款式出新款式。”
赵青青懵懵地点点头:“哦。”
等于天赐二人走后,木母才问向木成:“小天两口子开了个服装厂?多大的厂子?我滴个乖乖,那他们一个月得挣多少钱。”
“行了行了,我滴老娘,你就别羡慕别人了,人家开服装厂是人家的本事,一个厂子得先投入多少?”木成推着木母的后背:“咱们先吃饭,我都饿了。”
木母没理木成,自顾自地摆弄着手指:“百分之五的利润,那一个月得有五十吧。”
“妈,先别算了,明天咱们先去进下货,还不如先盘算一下需要进些什么?”赵青青说道。
“哦对对,青青说的对。”木母说完嘱咐赵青青道:“小天俩口子有本事,青青你做事时可得尽点心。”
“你就放心吧,妈。”
……
初七,经过好几天的准备,秋鱼服装厂正式开业,邱林晚二人可谓是忙得团团转。
等到厂子步入正轨,又用高薪挖来几位有着丰富管理经验的人,二人才有时间拿上样品去推销衣服。
自家服装厂的款式是从港城来的新品,自然没费多少力气就获得大量订单,服装厂也加班加点地赶制。
而二人却没有洋洋得意,待交付完订单后,国营服装厂才反应过来,不急不慢地按照港城的款式制作服装,但于天赐二人又推出了由赵青青改进的更新颖的款式,因此大赚特赚。
赚到钱的第一时间,于天赐和邱林晚就把沈瑞仁补贴电器的钱汇了过去。
忙碌的日子不知不觉地过去,又到了二人开学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