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穿越以后,即便你知道历史进程,偶尔也会需要一些事情才会触发你的某些记忆。
比如你穿越到东汉末年,经过多年奋斗,终于当上了将军。主公派你镇守一个很重要的关卡,你每天兢兢业业,不敢怠慢。突然有一天,有一个穿绿衣服骑红马拎着大刀的赤面长须将军,带着一辆马车要通过你镇守的关卡。这个时候,你才突然想起来,原来你叫王植,你镇守的地方叫荥阳,对面那个人形高达叫关羽。
拿贺奔来举例子,曹操要打徐州?哦,打吧。
首先进兵琅琊?哦,进呗。
琅琊拿下了?挺好,鼓掌。
等到曹操说他收服了孙策,贺奔这才想到,连孙策都能收服,要是能收服诸葛亮不就更好了?
然后……
一些前世的记忆碎片被贺奔再度捡起。
前世小时候,家人带他去武侯祠,说是背诵《出师表》就能免费。别人是从正文“先帝创业未半”开始背,贺奔那会让小,特老实,他是从引言里的“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开始背的。
嘶……等会儿!
琅琊?阳都?
徐州的琅琊阳都?
突然想到这一点的贺奔,当时都顾不上穿鞋,光着脚跑到墙边看地图,在徐州琅琊国境内果然找到了一个叫阳都县的地方。
然后,他就开始高一声、低一声、窝巢窝巢的怪叫,因为他实在是太兴奋了。
诸葛亮啊!那可是诸葛亮啊!
根据贺奔的记忆,诸葛亮的简介里写的他是琅琊阳都人,是后来才跟着叔父诸葛什么来着去的荆州,然后在那里定居。
那就是说……
诸葛亮现在有可能还在琅琊国的阳都县!
看到曹昂进来之后,贺奔也顾不得解释那么多了,马上让曹昂给曹操送信,派人去这个琅琊国的阳都县找诸葛亮。
皇叔,先跟您道个歉。
您麾下大将黄汉升,我截胡了。
您的金主糜家,现在投资曹操了。
您的军师,我也惦记上了!
也就是贺奔还不知道糜家小妹已经倾心孙策这件事,不然他会觉得刘备更惨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就一定要派人去阳都去找一找诸葛亮!
……
深夜,昌邑城门缓缓打开,一队骑兵星夜出城,带队的是曹休,也就是曹操口中说的“吾家千里驹”。
曹休出发之前,贺奔亲自告诉他,一定要当面告诉曹操,就说贺奔夜观星象,发现琅琊阳都有大才现世,其光华直冲斗牛,此子关乎主公未来数十年基业,务必寻得!
两天后,曹休赶到开阳,正好撞见孙策带着兵马出城,曹操在城外送行。
回到城中之后,曹休把贺奔话原封不动的转达给了曹操。
曹操闻言,顿时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我这贤弟果然不是凡人,竟懂得观星占卜之术!
曹操身旁的郭嘉开口说道:“主公,疾之绝非信口开河之人,应派人去阳都,寻访此人。”
荀彧、程昱等人也纷纷附和。
曹操点点头:“理当如此。”然后看向曹休,“你星夜赶路,定已劳累。你先去休息,我这就派人……”
“主公!”曹休双手抱拳,“末将不累!休离昌邑之前,疾之先生再三叮嘱,此事关乎主公数十年基业,休必要亲眼见到那位大才方能安心。请主公准我即刻前往阳都!”
曹操看着曹休布满血丝却目光坚定的双眼,不禁动容。
他拍了拍曹休的肩膀:“好!既然疾之如此看重,文烈又这般坚持……乐进李典!”
二将出列:“末将在!”
“你二人领精骑五百,跟随曹休前去阳都寻访那大才!”曹操一脸严肃的看向乐进和李典二人,“切记,到了阳都,务必以礼相待,不可惊扰百姓。”
“末将领命!”曹休、乐进、李典三人抱拳行礼,转身就要离去。
“且慢!”曹操忽然叫住他们三人,从怀中取出一枚令箭,“持我令箭,可调动阳都县一切资源。若真寻得那位大才……就说我曹孟德,虚位以待。”
三人领命而去,又是一路急行军,当晚便抵达阳都县。
此刻黄忠已经离开阳都县,留在这里的代理县令是原本的阳都县丞。他见到曹休三人,不敢怠慢,急忙询问有什么事需要他效劳。
……
“找人!”曹休亮出令箭,“一个叫诸葛亮的人!”
“朱……葛亮?”代理县令犹豫片刻,“这阳都县里姓朱的人……”
“不是姓朱!”曹休粗暴打断,拿出离开昌邑前贺奔交给他的一小块绢布,上边清清楚楚的写着“诸葛亮”三个字。
“看好了,复姓诸葛,单名一个亮字!”曹休将绢布在代理县令面前抖了抖。
“诸葛?”代理县令突然想了起来,“下官记起来了!前任兖州泰山郡丞诸葛珪早年病逝,他的三个儿子,长子唤作诸葛瑾,次子唤作诸葛亮,幼子唤作诸葛均,跟随诸葛珪之弟诸葛玄,居于本县多年!”
曹休注视着代理县令:“你竟记得如此清楚?”
代理县令连忙躬身解释:“将军有所不知,这诸葛氏,乃是琅琊名门。其先祖诸葛丰,曾在孝元皇帝时官至司隶校尉,以刚直着称。诸葛珪曾任泰山郡丞,清名在外,可惜早逝。在这阳都县内,如此门第的世家本就不多,下官在此为吏十余载,自然记得清楚。”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只是诸葛玄先生性情淡泊,不喜交际,平日深居简出,专心教导子侄学业……”
曹休直接粗暴打断:“他们住在哪儿?”
代理县令思索片刻:“就住在城西的诸葛老宅之中。”
“未曾离开阳都?”
“呃……应该是未曾离开。前几日广场放粮的时候,下官还见过那诸葛亮一面呢。”
曹休闻言立即转身就要带人前往,刚迈出两步却突然停下,回头问那代理县令:“那诸葛亮……今年多大年纪?”
代理县令略一思索,答道:“若下官没记错的话,诸葛珪次子诸葛亮,今年当是……十三岁,或者十四岁。”
“十三四岁?”曹休、乐进、李典三人同时失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