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散朝后,曹操与贺奔同乘马车离开。

马车上,贺奔揉着脚面,跪坐时间太久了,他脚疼。

曹操则是还在回味朝会之上,他的疾之贤弟回怼那赵彦时的风采。

然后不动声色的询问,贤弟在昌邑养病的时候,怎么会知道许都朝堂推行的安抚关中流民的各项举措呢?

贺奔从曹操的话里听出来一件事儿,夏侯惇要倒霉了。

贺奔在昌邑养病期间,曹操是再三嘱咐,不许贺奔接触到任何政务,目的就是让贺奔好好静养。

曹操了解他的疾之贤弟,嘴上说的比谁都懒,可责任心比谁都强。他就是怕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搅的贺奔无法好好休息。

结果贺奔在朝堂之上一发言,曹操都懵了。

贺奔笑了笑:“别怪元让,是我主动去了解的。”

顿了顿,贺奔又补充了一句:“你知道的,我要什么,他不敢不给。我要多少,他就得给。”

“他给了?”

“我非要。”

“你要他就给?”

“他不敢不给。”

曹操微微眯眼:“贤弟,你……”

“我要替志才兄做很多事情,他想做的,他来不及做的,我都要去做。”贺奔一脸淡定的回答道。

曹操有些动容,想说什么,话到嘴边儿却又堵了回去,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果然,能催动贺奔去主动做一些事情的,不是高官厚禄,不是名声显赫,而是那份他放在心里,轻易不与人言说的情义。

就如同之前在己吾,在东武阳,在昌邑,贺奔为他的孟德兄谋划桩桩件件事宜之时,那副殚精竭虑的模样。

“孟德兄……”贺奔再度开口。

曹操猜到贺奔想说什么:“疾之,你的身体……”

“不碍事。”贺奔一边说,还一边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秦、张二位神医每日伴我左右,昭姬、德叔对我的也极好,我只要不是发疯,大半夜洗冷水澡,冬天跳河水中游泳,不乱吃东西,想生病都难。”

曹操沉思片刻,还是摇了一摇头:“不可,你才刚刚养好身体,还是要多休息才是。”

贺奔嘿嘿一笑,身体往前一凑:“孟德兄,给点儿差事做做?”

“不行!”曹操这次摇头比方才更坚决了,“你……你要是闲的发慌,便多陪陪昭姬,或是寻文若、奉孝他们饮茶论道。至于政务……”他刻意板起脸,摆出司空和义兄的威严来,“……政务自有文若他们操持,还轮不到你一个病人来操心。”

眼看贺奔脸色又垮了,曹操赶紧安慰道:“你安心做你的清贵大夫多好?这不是你往日最想做的事情么?”

曹操一锤定音,语气不容置疑。

贺奔微微抬眼:“原来孟德兄也知道我往日最想做什么呀,那是谁每次出征,都要我替他代理政务来着?”

曹操一脸平静:“定是……定是文若!那为兄要替你好好说说他,怎么能让你这个病人劳神劳力呢?”

这说来也奇怪了,以前是曹操做梦都想贺奔多担些事务,贺奔是一脸嫌弃、能不沾手就不沾手。之前曹操领东郡太守的时候,想让贺奔替自己代领政务,还用了荀彧的计谋,这才让贺奔勉强接下一个东郡郡丞的职务。

现在贺奔主动要差事做了,曹操反而不愿意了。

其实曹操现在的心理,很复杂。

之前他千方百计让贺奔出山、履职,甚至不惜用计,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的霸业。

贺奔那次重病昏厥,曹操才第一次体会到了失去贺奔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那次贺奔病愈后,曹操就给了贺奔放了长假。

后来,戏志才病故,曹操亲眼目睹这位贤弟的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崩溃,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可能会失去贺奔的痛楚。

曹操自己很清楚,贺奔从来不是他的下属,而是视为一个需要他保护和珍惜的家人。

之前的过度索取,在此时已经转化为强烈的补偿心理。

况且,如今曹操麾下人才济济,虽然戏志才病故,可还有荀彧、荀攸、郭嘉、陈群等颍川大才的辅佐,确实不再像当初那般,事事都需要贺奔亲力亲为。

贺奔何等聪明,看着曹操闪烁的眼神和紧抿的嘴唇,略一思索,便将曹操这番复杂心绪猜了个七七八八。

不行,看来得换个方式。

贺奔假装不再坚持,而是顺着曹操的话,懒洋洋地重新靠回软垫上:“孟德兄对小弟的爱护,小弟感念于心。既然如此,我便安心偷懒,做我的富贵闲人好了。”

曹操见他终于“放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刚要开口称赞他懂事,却听贺奔继续说道:“百年之后,在地下见到志才兄,他问我,疾之贤弟啊,我故去之后,主公可还安好?霸业可曾成就?我便答他……”

曹操微微皱眉,他察觉到不对劲儿了。

“……我便答他,志才兄,放心,主公待我极好,从不让我过问政务。我每日饮茶赏花,陪昭姬读书,清闲自在得很呐。至于主公霸业如何……呃,这个,我倒是不太清楚……”

啧啧,阴阳怪气。

曹操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

他仿佛看到戏志才那双总是充满智慧与热忱的眼睛,带着疑惑与失望看着他,仿佛在问:“主公,您就让我等最看重的疾之,整天喝茶赏花?”

贺奔又邪魅一笑:“孟德兄,你不给我差事做,我就自己找差事做。大不了……明天上朝,记得来接我……”

马车恰好到了贺奔的光禄大夫府门口,曹操贴心,让马车停在贺奔家门口,自己再横跨街道回到司空府。

没等曹操回答,贺奔已经掀开马车门帘下车了。

德叔和昭姬在门口迎候。

曹操坐在那儿,还在嘀咕贺奔刚才说的“我自己找差事做”是什么意思,突然想起贺奔刚才说让他明天上朝的时候再来接他……

他要上朝?

曹操猛的掀开车帘,朝着贺奔的背影喊道:“疾之!你方才说什么?明日你要上朝?”

站在光禄大夫府邸门口的贺奔微微点头,脸上挂着那人畜无害的笑容:“是啊孟德兄,陛下赐我秩比二千石,我总该尽些臣子本分。明日开始,我决定每日上朝,为陛下分忧。”

“你……”曹操一时语塞,犹豫片刻,“你身体方才好转,岂能日日早起?朝会劳神,此事断然不可!”

贺奔故作惊讶:“孟德兄,上朝参政,正是为人臣子的本分啊。况且……”

“好好好!”曹操无奈,打断贺奔的话,叹气,摇头,指着贺奔,斟酌了半天,“明日……不,后日,后日上午朝会之后,你来司空府议事,可好?”

最后这个“可好”,曹操几乎是在讨好似的恳求了。

某个扑街写手没写“哀求”,是给曹操面子。

贺奔满意的点点头,故作夸张的朝着曹操拱手作揖:“多谢主公!属下明日上午一定准时到司空府报到!”

曹操瞪大眼睛:“少来这套!是后日!不是明日!”

“晓得晓得。”贺奔笑嘻嘻的应着,转身揽过蔡琰,又朝德叔点点头,一家三口便慢悠悠地往府里走去。

曹操看着他们的背影,这才放下车帘,重新坐回车内。

马车缓缓启动,横穿街道,驶向对面的司空府。

回到司空府,进门之前,曹操叮嘱典韦,让他派人给兖州的夏侯惇送去一根军棍。

“军棍?”典韦不解,“是……是军中执法时用的军棍?”

这算什么?千里送根棍,礼轻情意重?

曹操点点头:“正是,你亲自挑选,找最粗的!”

(本章完)

爱看读书推荐阅读:重生之桃李满天下刺刀1937我成了大明勋戚隋唐之乱世召唤夺宋:水浒也称王无敌疯皇子,父皇跪求我登基!极品大昏君我在三国用九年义务教育打天下三国:我张角只玩法术镇国少将军三国:杨卓来了演武令生死狙杀三国:穿越我是东乡公主曹绫异界华夏之召唤名将重生之傲仕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公子上朝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校花的贴身狂少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沙雕网友援北伐三国:开局打跑刘备,强抢糜贞带着骑砍系统在中世纪创建帝国素手倾天,邪君的宠妃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奥特曼之成为光后就无敌了携手狐仙共修真医妃火辣辣千山记开局当兵发媳妇,我激活了斩首系统最强炊事兵大秦:开局成为始皇亲弟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寒门崛起全军列阵我在洪武开商铺乱世枭臣穿越之温僖贵妃南明:炮火开局,我要反清复明铁血大明调教大宋汉末召虎我在大唐开当铺大唐一品特种兵之王三国:白毦陈到红楼之我有东西两厂你想怎样
爱看读书搜藏榜:海贼之无上剑豪全面战争:从三国开始签到风起大浩我娘子天下第一跟着小说看历史大秦:蒙府赘婿富可敌国乱说天国赵公子重生岳飞之还我河山大秦:公子长青的逆天之路从净身房开始权倾天下三国主播大传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爆笑家斗:庶妃不好惹大夏十三太保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落榜后招兵买马,女帝跪求我别反大唐:刚造反,被武则天偷听心声拯救大秦朝残阳起风雷晋乱嗜血猎杀红楼之庶子无双大明流匪师士传说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我和房车回古代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我家医馆通古代,朱标上门求医三国先弄个不死之身再开局宋桓帝玲珑嫡女之谋嫁太子妃万灵之域重生之在古代翻云覆雨三国:我吕布,白门楼开局明末第四天灾谋明天下一世婚宠:总裁娇妻太撩人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隐龙圣手:痴傻三年,苏醒即无敌华兴传坏人笔记被刘备赶走后,曹操拜我首席军师我,杨丰智:乱世雄主!边关渔猎,开局捡到小娇妻在他心头放肆我的大明新帝国明朝好女婿三国之绝望皇帝路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
爱看读书最新小说: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