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没敢一下子做太多新金疮药。
那几株用龙气催生的主药金贵得很,产量有限。
他小心翼翼地配比、研磨,最后只装满了十几个小瓷瓶。
这头一批,他谁也没给,径直拿到了卫生所。
苏婉正在给一个娃崽包扎膝盖上的擦伤,见王铁柱进来,手里还拿着些小瓶子,眼睛微微一亮。
“新药弄出来了?”她处理好娃崽的伤口,打发孩子走后,才走过来低声问道。
王铁柱把手里的小瓷瓶递过去:“嗯,就这些。
苏婉姐,你先拿着在卫生所试试看,用在那些需要的外伤病人身上,看看效果到底咋样。”
苏婉接过瓷瓶,拔开一个的软木塞,凑近闻了闻,一股清苦的药味。
她神色认真起来:“你放心,我会仔细记录。”
她找了个干净的小抽屉,把这些小瓷瓶单独放好,又拿出一个崭新的笔记本,准备专门用来记录这新药的使用情况。
接下来的几天,苏婉像是得了个新玩具,又像是进行一项严肃的科研。
卫生所里但凡有合适的外伤病人,她都征得对方同意后,谨慎地使用王铁柱送来的新药。
有个村民劈柴不小心砍伤了手背,伤口挺深,苏婉给他清洗缝合后,在伤口上薄薄撒了一层这淡绿色的药粉。
有个婆娘炒菜时热油溅出来,在手背上烫红了一片,起了几个水泡。
苏婉小心地挑破水泡,清理后,也涂上了这药膏。
还有个娃崽玩耍摔破了胳膊肘,伤口沾了泥沙,清理起来娃崽哭得撕心裂肺。
清理干净后,苏婉给他敷上这药粉,娃崽的哭声很快就小了,抽抽搭搭地说“凉凉的,不疼了”。
苏婉每天都会查看这些病人的情况,在本子上详细记下:伤口大小、用药时间、疼痛缓解程度、红肿消退情况、结痂速度、是否有分泌物……
越是记录,她心里的惊讶就越积越多。
那个手背砍伤的,原本预计至少要七八天才能拆线,结果第五天来看,伤口愈合得非常好,线拆得毫不费力,而且伤口位置只留下一条细细的粉红色嫩肉,几乎看不到明显的疤痕!
那个烫伤的婆娘,第三天过来,手背上那片红就消了大半,水泡破掉的地方已经长了新皮,颜色跟周围皮肤差不多。
最明显的是那个摔破胳膊肘的娃崽,第二天他娘带着他来换药,苏婉揭开纱布一看,伤口居然已经收口结痂了!硬硬的痂壳覆盖在伤口上,周围一点红肿发炎都没有。
这效果……也太惊人了!
苏婉看着笔记本上记录的一个个病例,对比着她以往的经验,心里头像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这愈合速度,这几乎不留疤痕的效果,完全超出了她对现有外伤药物的认知!
她拿着那个记得密密麻麻的笔记本,手指因为激动都有些微微发抖。
她等不及王铁柱再来,直接去了他药圃那边找人。
王铁柱正在后院翻晒药材,满手都是泥。
看见苏婉急匆匆赶来,脸上还带着不同寻常的红晕,他有些意外。
“苏婉姐?咋了?”
“铁柱!走,去卫生所说!”苏婉一把拉住他的胳膊,也顾不上他手脏,拽着他就往卫生所走。
进了卫生所,苏婉直接把王铁柱拉进了里面的小治疗室,反手关上了门。
她把手里的笔记本“啪”地一下摊开在配药台上,手指点着上面的记录,声音因为兴奋而比平时高了不少:
“你看!你看这个砍伤的,五天!五天就愈合到可以拆线了!还有这个烫伤的,三天就开始长新皮!还有这个娃崽,第二天就结痂了!”她抬起头,眼睛亮得吓人,里面充满了难以置信和纯粹的喜悦,“铁柱!你这药效果太好了!这……这简直是奇迹!我从来没见过效果这么强的外伤药!”
她太激动了,一把抓住王铁柱沾着泥点子的手,紧紧握着:“你真是个天才!怎么能弄出这么好的药!”
王铁柱看着她因为激动而泛红的脸颊,听着她语无伦次的夸赞,心里也涌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药能得到苏婉这个专业人士如此高的评价,比卖出多少钱都让他高兴。
他反手握住苏婉微凉纤细的手,笑了笑:“有用就好。
主要还是苏婉姐你记录得详细。”
苏婉却用力摇头,眼神灼灼地看着他:“不!是这药本身太神奇了!铁柱,你知道吗?这药要是推广开来,能帮到多少人啊!”
她越说越激动,看着王铁柱那张带着笑、眼神沉稳的脸,看着他因为干活而显得有些凌乱的头发和沾了泥的手,一股混合着巨大惊喜、由衷钦佩和某种难以言喻的冲动,猛地涌上心头。
她忽然踮起脚尖,双手搂住王铁柱的脖子,不由分说地吻住了他的嘴唇。
这个吻,带着她尚未平息的激动情绪,热烈而直接,不像平时那样带着医生的矜持。
王铁柱先是一愣,随即感受到她唇瓣的柔软和传递过来的热情,也伸手揽住她的腰,回应了这个充满赞赏与兴奋的吻。
治疗室里安静下来,只有两人逐渐加重的呼吸声,和笔记本摊开在台上,默默展示着那令人惊叹的数据。
这个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吻,很快点燃了更多的火花。
苏婉难得地情绪如此外露,她主动而热情,仿佛要将所有的惊喜和赞赏都用这种方式表达出来。
事情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在这充满了消毒水气味、却见证了他新药奇迹的小小治疗室里,两人忘情地拥吻、探索,将连日来的忙碌、担忧,以及此刻巨大的成功喜悦,都融化在了这亲密无间的交融之中。
许久之后,苏婉才脸颊绯红地靠在王铁柱怀里,气息还未完全平复。
她看着台上那个笔记本,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药……一定会轰动。”她轻声说,语气笃定。
王铁柱搂着她,心里同样充满了信心。
金疮药的临床效果,得到了苏婉这位“权威”的亲自验证和肯定,这为他下一步扩大生产、正式推广,提供了最坚实、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他的事业,眼看就要迎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起点。